徐敢 马建校 田长根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 湖北武汉 430070)
在当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如何提高公安民警和司法警察的执法能力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警察技术培训则是执法人员职业培养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队伍整体的素质,加强对公安干警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训练,应对技术技能训练模式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并对其做进一步的创新和规范。
警察培训一般是指对警察在社会工作中,从事职责范围之内的职业技术的培训。训练中结合警务技术技能的难点、关键点、教训点问题,提升警务实战化能力,加强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训内容包括警察政治理论、警察实用法律法规、警察业务、指挥管理、警务技术与强化身体素质的培训。警务技能与体能是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现代警察技术和战术培训要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注重正确、恰当地激励学员。教员既要履行教师的职责,又要树立与学生和谐相处、民主优先的价值观念。
警务技术能力训练的突出特征是训练对象的针对性,训练任务的针对性,训练内容的实效性,训练手段的多样化。每一项训练都是以模拟实际情况进行演练,杜绝形式主义。警务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控制训练、射击训练和警务战术训练。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学、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强化和实战模拟演练。在贴近实战的基础训练中,训练学员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等。通过进行警务技术技能训练,可以增强体能;可以掌握并灵活使用控制技巧来压制敌人;能够掌握射击技术,熟练地使用枪支;能够善于组织战术,善于指挥。
警察技术能力培训包括3 个方面:一是训前测试警务技术能力;二是训中强化警务技术技能;三是训末评估。在训练前的测试中,管理者和训练人员可以看到学员素质的真实情况。训练前测试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引起各级司法行政领导和警务专业训练机构的关注与思考。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警察训练的实际操作,解决他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警察走上错误的训练道路。通过对每一期警务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指标的跟踪测试,可以更好地理解警务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警务技术技能合格率显著高于训前,这表明训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对基层民警的训练,能够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丰富经验,活跃思维,是提升民警整体素质和综合作战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能是警察体质、体能和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而身体健康是警察完成执法任务、保护自己、战胜敌人的重要保障。警察训练与民警的素质训练是提高民警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民警在工作和生活方面获益良多。
加强基层警员的训练,有助于司法警察战斗素养和执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全面推进司法干警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其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到目前为止,各级司法行政系统、司法院校在进行警务训练时,训练设计、内容、程序、控制等方面都严格按照“苦练基本功、贴近实战”的训练要求,每一项都紧贴强化、苦练、灵活、实用的要求,充分体现出职业化、警务化、实战化的强警练兵之道,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两种训练模式,一是实训实练;二是严训严练。
情景代入法是将案例的真实情况还原出来,在仿真的案例中,由指定的人物将案件的全部事实重现出来,并让学员参与到具体的案例中,观察学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员的战术素养。
情景代入法具有很高的真实性、针对性、安全性等特点。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情境,可以更迅速地激起学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学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使学员在思考、学习和探索中,充分发挥潜能,发展想象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成果检验的培训方式主要有检验与评估两种。检验包括日常检查和阶段检查,日常检查是指在培训期间,指导教官根据受训者的具体训练状况,对其进行纠正,并结合学员的岗位实际需求来进行培训。
考核分为两种,一种是场景模拟,一种是对抗赛。在场景模拟中,以法为本,循序渐进,立足实战,精讲多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考核。在对抗赛中,以分组对抗的方式,在设定情况诱导下,按警务实战发展进程进行对抗赛,分为预案准备阶段、快速反应阶段及任务的认领和后续控制阶段。
个案分析法是指通过实际操作中的特定个案,指导学员针对特定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达到教与学的交互效果。
案例分析是针对特定的典型的实务案例,以实际的故事为对象,以大量的案例素材为依据进行分析。首先,让学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由导师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典型案例进行细致的剖析,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总结,提高学员的警技和战术素养。还可以提供及时、高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体现了未来警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在警察实战培训期间所需要的应变技能。
近几年,在借鉴国外先进警察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民警实战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警务训练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一种与现实需要相结合、与警察事业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警察培训模式。目前,警察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从实际的警察训练课程设置来看,有些单位也从初、中、高3个层面设置了训练课程,制订了训练计划,编写了相关的教学材料,但培训课程设置、训练内容、训练方式等与警察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匹配,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效果不明显。精练实用的警务训练内容应成为司法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但目前大部分的体育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的徒手搏击技巧过于单一;射击训练缺少实战化,与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训练原则,缺什么补什么的训练目标相矛盾,不能充分满足基层干警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警察培训的质量与成效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最高检于2013 年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中,明确指出“以安全为重点,以人身为重点。要健全训练制度,严格训练纪律,严格军训,保证训练的安全性。要积极、稳健地开展体育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警械装备的管理和使用规程,在训练之前要掌握好操作要领,在训练中要主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训练损伤,坚决杜绝训练事故发生”。
当前,部分警技训练场地、器材和设备状况不容乐观。根据课程设置,应分区域配置实训场地,避免教学交叉和干扰。例如,体能、防卫与控制和警务战术模拟等都是在简单的环境中进行,设备供应不足,保障不到位,培训成效不明显。
当前,技能训练和体能测试训练的训练流程是以训练前、强化训练、训练后考核为主,而控制技能和警务战术训练则以强化训练为主,训练后考核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练战一体”的创新性。在教育方面,如果教员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培训或思维开发、知识导入或探究,很难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就训练来说,如果学员只注重个别训练项目的个别练习,很容易造成技巧的孤立,不利于在实战中将实际有效的技巧结合起来。
相关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理论建设,坚持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制度,引导和激励教育者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理论。
在新时期的警务技能训练的视角下,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司法警察在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方针、处理理念、警务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我国警察培训中的许多指导员普遍不能适应新形势,有些教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而言,警察培训中的教员大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应用能力却较差。他们缺乏交流、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致使知识更新缓慢。在实际工作中,警察培训资源配置不合理,培训管理体制运行不规范、不顺畅,致使实战性和实效性不强。
建立新的警务训练模式,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决策,而且将对司法系统警察教育的发展和警察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的指导下,应以提升实战能力为准绳,以提升警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描述、岗位需求和职业规范为基础,以适应警察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为目的进行训练模式改革,具体如下。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要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建设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专业课程。有效的教学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警察培训中,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这对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培训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在于教员本身的能力和教学能力,而在于培训的组织方式不当,或者说教员的教学方式不够严谨,无法进行各种活动的灵活安排。
根据警察培训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标准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年龄、素质和技能进行分组。小组教学不仅可以减少小组之间的训练差异,而且可以起到互相帮助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教学训练的分组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运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灵活的小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在各个学科中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
警察培训是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协调和控制机制,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警察教育培训要坚持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思想,在加强实训、严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研训、研战的训练模式,这将拓展司法行政系统各机关和司法民警的思维空间。
如何解决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现场的问题,对今后的警务实战培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有关部门、司法行政系统应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本职业的方针、政策,结合岗位实际,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司法警察教育训练规律的各类规章制度,并且要深入一线基层,持续不断地搞好调查研究,完善制度法规,及时调整与外部环境不相适应的制度环节和工作环节,推动警务训练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建警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共享警务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要进一步加强警察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优化警察培训教材;要贯彻科学的考评与奖励机制,使培训与考核激励措施得以切实实施。
司法院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也参与了多种形式的警务技能训练,但是他们的教学水平都很低,而警察教育所缺少的是技能全面的师资队伍,以及适合自己的训练场所。建立警察实训基地,促进教师参与非专业技能训练,是未来警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为学员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与条件,是司法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利用已有的射击训练场进行实弹训练和精准性测试之外,还应该加入一些模拟隐身靶场的射击练习,以增强学员的快速反应能力。警察战术培训,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模拟,以适应警察实战的要求。同时,要尽量增加必要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以充实民警的体育锻炼内容。
国外优秀技术技能训练的模式中,在系统地教授警察训练内容后,无论理论课、实践课、综合演练都着重强调了在执勤中能够应用到的特定警察技术,很少有好看不实用的表演性质的内容训练,要真正把培训内容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并不是单纯地传授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战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执勤中,训练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战,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警察培训的制度化、标准化。
为此,要通过各种讲座、辅导资料、聘请外籍教练、备赛参赛等方式,增强警务民警对国外警务训练的制度化、规范化认识,增强其规范化训练的观念。训练目标规划要综合考虑学员的实际水平、训练时间、训练环境等,强化训练的信心和动力。
当前,司法行政系统和各机关对警察培训的现实要求较高,警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现有训练模式大多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未能达到警察实战训练任务的目标,也不能满足司法干警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积极推进警务模式创新,强化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依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探索建立设计科学、流程合理、运行高效的司法警察培训体系,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推动警务技术技能训练模式的创新,既注重警察实战技术能力的训练,又重视警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司法警察历练精兵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司法警察最具可行性和价值的专业培训的基本理念和出路,也是司法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