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琴
自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司于2020年2月提出这个概念以来,以《在一起》《最美逆行者》为代表的抗疫主题剧和以《花繁叶茂》《我的金山银山》《遍地书香》《石头花开》《山海情》等为代表的系列扶贫剧所组成的“时代报告剧”就成为当下新的媒介景观。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时代的呼唤。作为新时代的典型文艺形态,时代报告剧不仅“为时而作”,成为时代之镜,塑造着时代记忆,而且升华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动因。
创作重纪实,为时代立传。作为视听媒介形态,时代报告剧以其反映时代主题、传递时代精神、讲述时代故事的纪实性特征,成为这个时代独具特色的媒介记忆,发挥着为时代立传的媒介功能。从社会场景看,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成为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创作源泉,而时代报告剧多以此为源展开。以《在一起》和《最美逆行者》为例,其以“抗疫”为主题聚焦疫情场景中平凡普通人和抗疫工作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的创举。这些人可能是快递员、医生、护士、军人、家庭主妇、社区工作者等。在镜头的记录下,报告剧为时代塑造了一群平凡普通而又崇高的人物形象群画,奉献出历史性事件中的人物肖像图谱,记录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而如何记录从“食不果腹”到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记录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扶贫为主题的时代报告剧给出了答案,通过以“精准扶贫”为表现主题,时代报告剧反映了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新时代、新农村风貌,创新叙事策略,成为“时代之镜”与当代农民的精神图谱。而剧中展现的各类扶贫措施,则正是新时代中国的“脱贫密码”。
导向重人民,为生民立言。文艺作品要为人民发声,为群众呐喊,以人民之所需为根本。时代报告剧中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就在于作品记录了人民的伟大实践,关注人民的情感,反映人民的呼声,为人民谋幸福。从作品表现主题上看,时代报告剧主体上以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主,通过巧妙平衡时代主题与个体视角,在影视媒介中塑造出了一批鲜活、立体的人物角色。故事讲述都是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入手,从个体视角出发,书写新时代下普通人的平凡壮举。这些“小人物”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个体的力量筑牢社会前线,他们的故事也在剧中得以呈现;从作品表现情感上看,展现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的几个横截面,展现建党100年以来中国越发自信、富强的新时代面貌,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甘于奉献、以集体利益为先、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在以扶贫主题的时代报告剧中,每位扶贫干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困难和意见,与扶贫对象友好沟通;扶贫对象也感受到他们的真诚,愿意积极配合,走出自己的“贫困圈”,走进一直心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他们彼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意义。真实人物和情感的共同在场,这些故事和精神内核都是“大国”和“小家”的情感汇聚,表达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以及同心同力的时代强音。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也是每一名中华儿女个人愿望的集中体现,充分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步入新时代的勇气。
立场重政论,为党立心。新时期新文艺形态如何记录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如何刻画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这是文艺创作者的使命。时代报告剧所选择记录的主题正是党的初心的体现。党成立之初就以革命的手段创建新中国,为穷苦老百姓谋幸福。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无产阶级谋幸福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不少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还面临着贫困的威胁,但党始终没有忘记他们。发起脱贫攻坚战,正是党初心使命的体现。而以扶贫为主题的时代报告剧正记录了祖国各地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一“国之工程”,也记录了一代代共产党员、干部为脱贫攻坚付出的努力。报告剧紧跟时代发展讲述脱贫路上的感人故事,让观众看到了党员干部心系人民群众,致力于群众利益所在的真实情况。时代报告剧正以其独有的时代性、纪实性和人民性让观众看到了党对初心和使命的坚持,以及对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为时代存像,引观众共鸣。时代报告剧与影视剧市场中的其他电视剧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用现实的“小叙事”建构了时代的“大历史”,打破了电视剧固定的叙事功能藩篱,引导了主流价值的传播,也在更大范围内为全社会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氛围。首先,在讲好时代故事的过程中,时代报告剧通过组织纪录片中多个空间角度和时间维度,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和记录时代进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将镜头聚焦在小人物的故事上,真正做到“为时代中国存像”;其次,在叙事方面,没有宏大叙事只有现实记录。时代记录者们通过不断去分析、打磨,合理组织叙事空间,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细节,以时代事件为引,向更深层次的意义拓展;最后,时代报告剧通过对时代事件中鲜活人物故事的讲述,打破以往只以特定英雄的丰功伟业为主要内容的剧作,激发出了观众内心强烈的家国情怀,使得作品内核与观众精神达到共振。
植根生活细节,赢得观众口碑。“审美”一词的源头就是从对人对事物的一般性的肯定评价中产生出来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艺术的初心。作品的故事和人物是电视剧赢得口碑、打动人心的关键。也就是说,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在于再现生活,文艺创作者就应该通过描写生活,让观众理解生活的美,从而与电视剧里的人物、故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不是为了追逐流量与热点,以脸谱化的人物、套路化的情节和假大空的叙事组织故事情节,让观众产生脱离现实的虚假感。时代报告剧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扎根人民生活,讲述最真诚、感人的时代故事,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对“美”的需求;艺术创作者也以崇高的政治站位,深入生活,脚下带泥,找寻现实题材与艺术规律之间的关系,将主题性创作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高度统一起来。通过打破特定的叙事模板,主旋律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走进观众内心,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也深入人心,从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融合主流价值,增强审美体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具有艺术真实的品格。艺术真实性是客观的真理和主观的感情的统一,也就是艺术描写的合情合理性质。电视剧作为最具大众影响力的流行艺术产品之一,是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主流价值观,电视节目将主流思想和价值体系融入其中,是讲好中国故事、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时代报告剧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指导的重点电视剧项目,兼顾“时代报告”与“电视剧”相结合的创作方式,秉承“以现实为蓝本”的创作思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创作。时代报告剧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能够引发人民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进而深刻影响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艺术创作者通过自己对故事原型加工理解之后,进一步明确电视剧的创作主题,采用深度下沉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依托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题材进行定位,实地取景,在叙事中融入普世价值,将其按照大众的审美进行解码,让观众与事件发生地产生真实的相遇。
与时代脉动,强化时代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时代报告剧由艺术家带头,以扎根人民的劲头探索出一种新的电视剧类型,它承接着新的时代任务,要帮助时代洪流中的群体形成新的文化惯习,理解这个新的时代。通过融合个体与群体的力量以及其所特有的观赏性,时代报告剧将国家政策理论自然地融入到时代故事的讲述中,在潜移默化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着人民的精神力量,为社会和国家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另一方面,中华儿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使得东方美学宝藏在全世界焕发光芒。
与时代接轨,弘扬核心价值。随着主流受众的年轻化,观众对电视剧的审美和喜好也与时俱进。时代报告剧,既要传递深刻的思想内涵,也要兼顾作品的艺术性与趣味性;既要深耕于时代,也要在创新艺术手法方面努力探索;既要保持影像纪实的真实性,也要平衡真实生活与艺术创作的距离,精益求精。通过创新电视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时代报告剧的创作者们采取更适应人民观看习惯的原则,以多线并行、详略得当、节奏紧凑的叙事格局讲述时代故事。时代报告剧在创作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影像纪实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将视角下沉,对现实事件进行广角度、无遮挡的观察,关注社会中的普通人,记录普通人的心路历程。同时,创新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还原现实中丰富的社会性和人性,谱写在平凡中崇高的新时代人民史诗,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情实感让观众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发挥优秀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与时代互动,实现伟大复兴。时代报告剧以全景呈现国家和社会发展历程为影视创作目标,以报告社会发展状况和引导主流价值为主要目标。之前对这类宏大主题事件的叙述,大多以大篇幅的长纪录片为媒介载体,近年来则越来越多地采取观众更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创作形式,将宏大叙事化整为零,以小巧轻盈的篇幅和见微知著的视角,个性化地书写国家历史。通过调动叙事技巧、形象塑造、视听手段等综合运作机制,把历史记忆、国家认同等较为复杂的问题编码成观众易于接受和把握的话语体系,让观众迸发出贴切、质朴、真实的情感,由此产生的民族国家认同也更为虔诚、庄重。时代报告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以经得住群众评价和时代检验的精品力作,完成了透露社会真实样貌、彰显时代精神、倡导正向能量的时代任务。此外,电视剧剧情与人民日常生活合二为一,唤醒观众的时代记忆,观众与剧中人物形成共情,不仅引导主流价值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也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更深层次上获得奋斗新时代的前进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合来看,时代报告剧追赶上了新媒体时代观众主体性日益增强的步伐,以崇高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以经得住群众评价和时代检验的精品力作,完成了透露社会真实样貌、彰显时代精神、倡导正向能量的时代任务,也从整个行业的高度上拓宽了更多纪实内容共同发展的路径。这样的影视“出圈”不仅实现了泛纪实内容的跨界,也为电视剧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产业可能性。此外,电视剧的剧情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合二为一,唤醒了观众对过去事件的时代记忆,观众不自觉地与荧屏上的现实形成一种共情状态,从而“以小见大”地精准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引发了全民的共鸣和共情。这样既有大格局又能接地气的时代故事,不仅引导主流价值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也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更深层次上获得奋斗新时代的前进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媒体背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视节目应该探索“娱乐”的深层内涵,这也是电视节目守正创新的重要一步。当视频“屏幕”成为观众了解中国的一面镜子,时代报告剧就要顺应时代浪潮,将中国故事呈现在影视剧的“屏幕”中,以生动鲜明的故事向荧屏前的观众讲述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这些直面当下社会现实、涉及公共领域话题的时代报告剧,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源头活水”般的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文艺作品应以“文化中国”为新时代中国的形象定位和核心叙事,坚定文化自信,平衡纪实手段和影视剧以及时代“真实”报告之间的关系,创作者要在剧情和素材方面下真功夫,深入挖掘故事情节,从合情合理的角度表现影视剧的内核思想,要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为影视剧迸发新的力量,这样才能赢得观众口碑并且经受得住时代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