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

2022-10-31 09:09邓盛木张桂萍蒋京宏赵文珮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1期
关键词:孔孟生涯孔子

邓盛木,张桂萍,蒋京宏,张 玺,赵文珮

(西南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引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使命。在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大学生生涯发展要顺应形势变化,适应国家社会需求。大学生的生涯教育是破解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形势变化、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都需求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提出要求。在当今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冲击、中外文化碰撞,铸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的职业生涯理论思想体系就显得尤其必要。在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拔节孕穗”期,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生涯教育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是实现本土化生涯教育思想体系建立的重要一环。孔孟思想是我国儒家文化的代表,挖掘和提炼孔孟思想中有关生涯发展教育的观点,将其与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又一发展方向。

一、大学生生涯教育中国化是生涯理论发展的需求

中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带来了大学生生涯教育中国化的需求。生涯发展理论由西方近现代工业革命发展孕育而生。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提出“人职”匹配理论并首次提出关于职业指导的概念;1957年,舒伯重新定义了职业指导,提出生涯发展理论;1978年,施恩提出职业锚理论。此后,随着心理咨询与心理量表技术的不断成熟,将其运用于职业生涯发展之中,又出现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等,对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选择就业方向影响深远。随着西方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理论思想不断发展,理论内容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洽的理论体系,对当今大学生就业与择业仍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成才与未来发展和就业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现代有关生涯发展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相较于西方生涯理论发展明显不足,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开展生涯教育,但大都以借鉴西方生涯教育理论为主,其价值取向个人主义特征明显。中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背景具有差异性,盲目将带有浓烈西方价值观色彩的理论思想嫁接到我国,往往会南橘北枳;一味地注重个人发展,反而招致自我主义盛行,与我国社会脱节。从个人层面来讲,部分大学生自我生涯意识薄弱,不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未来职业方向概念模糊,生涯规划知识不足,对投身祖国发展建设事业的参与度、关注度需要培养;在社会层面,对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的联系研究不足,生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可能导致学生在自我摸索中方向不明;在国家层面,当前生涯教育大都以西方生涯理论为基础,局限性明显,我国本土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涯教育治理结构与评估体系。

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生涯发展观的培养,需要基于文化自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依托,因此,将具有强烈中华本土文化符号的孔孟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孔孟教育思想中的生涯教育思想渊源与影响

孔孟思想是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代表,其中不乏人生智慧,在生存、道德、发展层面都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孔孟教育思想中基本的生涯发展观

1.“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礼记·儒行篇》:“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样“道义”“气节”“仁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孔孟人生观的重要思想之一。

2.“忠恕为方,导德齐礼”的传统道德观。《论语·雍也》中解释忠恕一词,忠意为“忠诚厚道”,而“恕”便意为宽厚待人、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忠恕”二字是实践仁道的方法。做到了忠恕,便是一步步向真正的“道”靠近,从而真正达到“正心、修身”“立人、达人”。这种思想包括对他人独立人格、爱好、性情及选择的高度尊重与理解,同时也包括对其他不同文化的接纳与包容。

3.“仁者爱人,成仁取义”的朴素幸福观。孔子的仁学中,“仁”即众德之大集合,是各种良好品德的汇总与顶点。孟子沿袭了“仁”的理论,尤其强调“仁”与“义”并驾齐驱,即“言仁必称义”。《孟子·告子下》有言:连圣人尧舜的道义也不过是孝悌二字罢了;《孟子·尽心上》中亦是论述了孟子认为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恪守仁义之道的观点。孔孟均主张“仁”是执政之道,坚持爱人、敬人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参透了幸福的真谛,才能在“爱人”中尽享人生的快乐与满足。孔孟思想中的仁者爱人思想,表达了以爱他人来获得自身满足的幸福观。

孔孟思想内涵丰富,通过挖掘与梳理,可以发现其中体现的儒家的处事和修身哲学,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孔孟生涯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影响

1.人生价值观影响。在个人层面,孔孟思想倡导的“仁义”价值取向,利他情怀,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从传承文化,强化人文素质修养的角度开展以孔孟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正确导向。在社会层面,孔孟思想引导人们追求仁义,其仁爱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础。在社会治理的角度,坚持以德为政,为政顺应民意,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建设和谐社会。通过对孔孟思想的学习,可以引导大学生基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来进行生涯发展规划,主动进行自我价值观的完善。在国家层面,通过对孔孟思想中优秀文化元素的提炼,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接,对引导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道德观影响。孔子主张“忠恕”的待人原则。个人层面,孔子主张按照忠恕原则去约束个人言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大学生生涯教育中,以孔子的“忠恕”思想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内在品质,进行行为管理。社会层面,大学生可以借鉴“忠恕”原则,作为与朋辈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的参考原则。而在国家层面,“忠恕”原则的实现,则有利于在兼顾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秩序。

3.成就与幸福观影响。大学生生涯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成长成熟,最终实现其追求的成就和人生的幸福。而个体对于成就与幸福的定义,是基于其自身兴趣、性格、价值观与现实的匹配和实现程度。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是孔子所主张的成就与幸福的实现,将这一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可以不断发展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内心涵养,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健康的心理素质及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孔孟教育思想与生涯教育的联系

从目标、内容与实践方面来梳理孔孟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好地将孔孟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

(一)二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以孔孟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有助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培养人才。孔子明确提出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而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通过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明人伦”是孟子主张的学校教育目的,“人伦”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也被后世称为“五伦”。对大学生开展孔孟思想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孔孟思想的教育目标对当今个体的发展完善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激发自我意识,确立目标,促成大学生学业发展、人格发展和职业发展,达到大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孔孟思想教育与生涯教育具有一致性,这也是孔孟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前提。

(二)二者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

孔子主张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孔子从文学、行为、忠实和诚信这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2)孔子教授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艺;(3)孔子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4)立志追求道义,坚持提升品德修养,崇尚仁义,熟练掌握六艺。概括起来就是品德道义的培养、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升。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包括获得高超技艺、激发自主思考、有规律有组织地开展教学、专心致志富有恒心和因材施教五个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主要探究如何正确规划大学生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以及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终身性等问题。就教育内容而言,二者都指向价值观层面的塑造、个人内在品质和特质的培养、生活和生存基本技能的学习等。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在内容上一脉相传,孔孟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生涯教育在内容上具有高度关联性,这也为孔孟思想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三)二者在生涯教育实践上有相通性

孔孟思想中对教育历程有阶段性划分。《礼记·曲礼上》中“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论语·为政篇》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以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来划分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生涯教育在实践方面与孔孟教育有相似之处,也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生涯阶段,在明确各阶段生涯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生涯活动。从实践层面,孔孟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生涯教育具有相通性,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孔孟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可行性。

四、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构建生涯教育本土理论

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是生涯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渊源,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本土生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建。

(一)崇德向善,强化生涯发展价值引领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这里的德,即人的品德修养;孔孟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都崇尚人性品德思想的培养,强调要崇德向善,在孔子“仁”说,孟子“性善论”中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些思想也正是本土生涯理论体系中自我构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二)刻苦钻研,提升生涯技能素养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强调人们不应关注个人的社会职位,而应关注自己的学问与本领;不应关注自己的知名度,而应关注自身的才干实力。这些都是关于生涯发展中个人技能的态度与意义。大学是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今后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石。孔孟思想为大学生生涯教育中技能素养的教育培养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化生涯教育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鲜明主张,孔门十哲七十二贤各有特点,流传后世。孔子基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开展不同教育模式,实现了门下弟子的个性化发展。现今的大学生生涯教育同样具有个性化特点。大学生处于个性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期,根据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一方面可以开设常规生涯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讲座、生涯体验活动等宣传本土生涯思想和发展理念。此外,设立生涯规划指导咨询中心、运用信息化咨询平台和小程序等手段,建设专业化的生涯规划师和生涯规划团队,也是构建本土生涯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明晰生涯发展规划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孔孟生涯孔子
更 正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蓝天白云映照孔孟大道——记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治理公路扬尘助推环境改善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有联大家改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