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北方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以央视《传承的力量》节目组为例

2022-10-30 08:49袁子宁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
关键词:辽西木偶戏木偶

袁子宁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发展至今,种类繁多,包括“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木偶表演内容多以喜剧为主,受众范围可囊括所有年龄段观众,在20世纪一直是被大众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当下,面对新文化、新技术的冲击,木偶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就有包括辽西木偶戏等一批优秀剧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央视纪录片《传承的力量》剧组来到东北大学,为辽西木偶戏开展为期三天的纪录片拍摄。

一、木偶戏的前世今生

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关于木偶戏的非遗项目大概31个,其中北方地区仅占6个,数量和规模与南方地区都相差甚远。传承人谱系信息缺失、传统剧目大量遗失都为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存的几种剧目虽仍有传承人在进行演绎,但依旧抵挡不住颓败之势。

(一)古老的源起

据史料记载,西周周穆王时期就已经出现关于木偶人的描述,虽经后人考证其杜撰的可能性极大,但也显示出在古代木偶戏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影响力和流传度。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偶来看,早期汉代木偶多用于丧葬、祭祀,因其本身四肢不能活动,并不具备表演的功能,所以推测大多是用于陪葬和仪式。直至1979年,山东莱西发掘出土的汉墓中有一具与真人等高的木偶,全身关节可灵活调节,木偶旁边有一根银线,极有可能是用来操作四肢,可以说是最早的提线木偶。

(二)曾经的辉煌

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化与经济全面繁荣,木偶戏在这一时期也随之获得了较大发展。五代的孙光宪《北梦琐言》写道唐崔侍中安潜镇守西川时:“频于宅使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由此可见,木偶戏已随着军队流入全国各地,就连唐玄宗也曾作诗《傀儡吟》表达对木偶戏的赞美之情。

经历了唐朝末年的混乱统治,宋代迎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政权,重文轻武的集权特点使得文化艺术在这段历史时期达到鼎盛,城市化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兴起,更是促成了傀儡戏的高速发展期,仅傀儡戏的种类就有四五种之多。这种艺术形式虽然为当时正统文人所鄙夷,但是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以说傀儡戏是宋代的居民市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惨淡的现状

总体来说,木偶戏整个行业都在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做着抗争,而北方木偶戏的保护力度远远低于南方各省。

面对当前的大环境,辽西木偶剧也面临同样的困惑,尽管木偶传承人在积极为木偶戏寻找出路,但是资金的短缺、人才的匮乏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都为古老戏剧的发扬光大增添了阻碍。长久以来,辽西木偶都处于一个无人问津或鲜为人知的境地,动画、影视的发展使木偶戏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挤压,年轻人的目光更多地被新潮的流行文化所吸引,浮躁的社会让越来越少的人沉下心来潜心创作,种种原因限制了木偶戏的发展。

二、作为古老艺术的存在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作为古老艺术,木偶戏有着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从它的一板一眼中透露出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与民族精神,了解古老艺术在当今时代存在的价值,有助于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更有助于我们寻找有效路径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一)纯粹艺术价值

通过央视拍摄的前期准备,以及在拍摄的过程中对木偶戏的深入了解,能够发现其中的艺术内涵和魅力。

一个小小的木偶分为两部分:头部和衣服。头部可以说是整个木偶的核心,仅头部的制作就需要二十多个步骤,这不只是单纯熟练技巧的问题,偶头虽小,但其中融合了人物的形与神,在原人物的形态基础上,运用夸张、变形的技术手法,将人物的神态、气韵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考验制作者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方寸之间将世间百态囊括其中。衣服的制作则更讲究身份、风格的符合,如王公贵族或富人多采用色彩鲜艳的亮面绸缎制作衣服,而平民则多用灰色布料。

除木偶本身的艺术价值外,木偶戏的艺术价值也是其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木偶戏剧目中除一部分改编经典外,其余都来自民众的日常生活,取之于民则用之于民,民俗性是木偶戏被大众接受的一个重要特点。 木偶戏的民俗性就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娱乐和生动特性,夸张的演绎技巧,在嬉笑怒骂中表现出广大人民生生不息、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品质,这是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也是普通民众生活的缩影。

(二)社会娱乐价值

尽管木偶戏的空间在不断被压缩,但是其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却是不可小觑的。

东北大学木偶戏文化传承基地自成立以来多次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带领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感受木偶戏的独特魅力。2019年艺术学院及木偶传承人吴梦君老师于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木偶交流活动,邀请附近外国友人,向他们展示木偶的表演过程,并让孩子们动手体验木偶表演方式,收获了在场家长和儿童的一致好评。2020年12月东大师生带着木偶走进东北博才中学,通过木偶表演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木偶的表演,木偶的制作活动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扩大了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通过多次观察这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反应,我们可以发现,木偶戏文化依旧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更多的是快乐、愉悦、轻松,观众脸上的笑容是她们内心最真实的体会。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木偶戏的诙谐幽默无疑给受众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不一样的点缀,由此可见,木偶戏的群众基础依旧十分牢固,它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三)文化传承价值

以辽西木偶为例,1953年,辉煌时期的辽西木偶剧团主创团队被调入北京,成为中国木偶剧团的前身,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剧目,影响力不言而喻。

辽西木偶戏区别于其他地区木偶戏的魅力在于,多重文化的结合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辽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业文化与关外游牧、狩猎文化的冲撞地带, 尤其是明朝末年以来, 更是成为中原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走廊。内敛、细腻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的游牧文化在辽西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东北的地域限制,辽西木偶戏的创作不会有广泛的题材可以选择,大多取自民间流传的经典剧目,或当地已有的故事,根据民众的喜好进行再创作,如《苏三起解》《孙悟空》《白毛女》等。这其中承载的不仅是历史传承的厚重感与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这种将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与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能使木偶戏艺术流传得更远。

三、焕发新生机活力的策略

木偶剧发展所面临的阻碍是多方面的,尽管传承人都极力提高木偶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但想要在信息社会有所突破,需要从自身以及社会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提升。

(一)自我革新

木偶戏想要被现代人接纳,除了传承和保护经典剧目之外,更重要的是跟随时代潮流,主要体现在新剧本的再创作与人物形象的更新。时代在变,剧本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必须明确认识到任何戏曲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保持活态的传承模式,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探索全新发展方向,才能对戏曲艺术形式生命进行合理化的延续,突出综合发展成效。

在央视拍摄前的三个月时间内,东北大学木偶戏社团在木偶戏传承人的帮助下已完成两部木偶戏的创作,从剧本到配乐再到演出,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在重阳节剧本创作的过程中,社团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根据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社会问题以及平日素材的积累,如:老人在信息时代遇到的难题、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等,最终选定的故事是重阳节的由来,剧本以少年桓景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主线,反映的是古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并告诫世人尊老扶老的道理。

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看,过去的木偶形象并不美观,五官、衣服等配饰与当下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次制作木偶的过程中,除保留必要的古人风格外,对五官做了一定的更新,如放大双眼、抬高鼻梁,风格上为了使整个剧目老少皆宜,所以更偏向于卡通效果。配乐方面,由艺术学院师生再次创作,在专业录音棚里完成演奏和配音,取得了明显的优于以往的效果。

除木偶戏本身的革新之外,木偶相关的衍生品也是提升戏剧影响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创产品是帮助木偶戏打开市场,打造成熟的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偶戏基地是依托于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而建立的,有着丰厚的专业基础,可以借此资源创作出精美的文创产品,对每部剧的人物形象加以提炼,所提炼出的平面元素可以运用在多种产品贴图中,如:马克杯、文化衫、抱枕等。

(二)建立基地

长期以来木偶戏相关产业基地都处于空白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与艺术专业息息相关,艺术院系承担了重要的传承任务,联合高校建立长久传承基地,给木偶戏找到一个家,让它不至于无家可归。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随之成立木偶戏社团,招募以艺术学院学生为主的成员,作为传播发扬的主力军。通过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让社团成员在参与过程中开拓对文化艺术认知的视野,并收获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技能,相应的,对提高社团成员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两部木偶戏剧的完成,社团的总体规划已然清晰,多次在院校舞台中为师生进行表演,并在课余时间定期前往传承人家中学习木偶表演,精进演绎技巧。配合木偶戏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相关课程也逐步开展,木偶戏选修课面向全校开放,面向更广泛的群体,有助于提升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木偶戏基地与社团的建立是双赢的,对于木偶本身来说,大学校园的平台既让木偶戏的传承有了长久的支撑和根本性保障,同时借助专业的学术氛围来认识并发扬古老文化,年轻的学子更是为它增添了更多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是培养兴趣的唯一途径,与木偶戏结合可以达到美育的效果。

(三)广泛传播

数字化的媒体传播方式是重振木偶戏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想要扩大知名度,必须运用媒体提升传播影响力,对于其中的精品,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广泛传播。

近几年,文化类节目数量增长迅速,这不仅得益于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其中也有央视强大的观众基础支撑和观众对观看节目思想的转变。《传承的力量》节目组来东北大学进行为期三天的拍摄,拍摄内容包括采访部分(传承人、师生)、木偶戏表演部分、课程讲授部分等。从各个方面、角度再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木偶戏社团对其传承保护所作的工作。

除大型媒体外,学院与社团自身的宣传也要重视起来。诸如线下交流活动、央视节目组等大型活动,积极向更大的新闻媒体推广。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数字媒介平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建立一个长久的宣传体系,针对木偶戏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宣传,将会在年轻人群体中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政策扶持

自2003年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自上而下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

多年来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取得的重大成绩与“非遗”保护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息息相关,这些宏观性的指导制度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政策、机制、资金、人力等保障。但是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的情况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判断。

扶持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国家颁布的司法基础上,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细化补充,保护传承人权益,同时又要尊重戏剧本身,最大限度地放宽权限并给予最大支持。相应的可以有一些硬性要求,比如,规定每年必须下乡演出多少场次,尽量扩展传播的空间和范围。

人才方面,现阶段木偶戏传承人的谱系仍有不完善之处,传承人是保护非遗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除了完善资料外,为避免传承人制度流于形式,还应提升传承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对文化传承有着良好的效果。此外,也要加强对下一代传承人的培养,鼓励年轻人加入,从根本上扩大木偶戏文化群体。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北方木偶还是南方木偶,它们的生存空间都已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情况逐步好转,相较以前,市场渐渐被打开,观众群体数量上涨,这是几代人积累与努力的结果。但这远远不够,木偶戏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当代娱乐形式的变更,相关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多,以弥补过去的遗漏和空缺。

央视的到来无疑为辽西木偶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是一次良好的传播跳板,借此机会让更多人在更大平台上看到它的身影。相信在未来,辽西木偶戏将会在多方面的带动下有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辽西木偶戏木偶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辽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对策分析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戏
木偶复活记!
伊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