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寓言化表达:论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
——以《幼儿园》为例

2022-10-30 08:49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
关键词:真实性主观纪录片

张 裕

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真实情况和已知事实的真实记录。真实性是纪录片的一个基本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随着影像纪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受到大众关注的程度也逐步上升,纪录片在启发社会思考、承担社会教化责任的同时,也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创新着纪录片的理论、叙事策略和艺术追求。纪录片的真实观也从传统的追求全知全能的客观真实逐渐转化为承认局部真实的多元和开放的真实观形态。

一、纪录片影像本身的真实性

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观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故事片影像的虚构性和表演性,而纪录片的影像则在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中带给观众其本身真实的信服印象。观众在通过影像和描述判断出影像的纪录片特性之后,往往会产生影像中的地点人物事件一定在真实的世界里、在摄影机前发生过的信念。这一特性也使纪录片本身的真实上升到一个伦理的层面,纪录片的非虚构特性不允许不被证实的影像和虚构的事件出现在其中。

纪录片作为一个纪实和叙事的手段,其创作过程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常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当一些纪录片的素材是由“重拍”“演绎”而来时,往往受到质疑。陆川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的雪豹片段,约翰·格里尔逊的《夜邮》中的重要片段都是通过“重演现场”的方式得到展现。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所展示的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也有许多刻意为之的内容。这个时候,舆论便会谴责制作者对真实的“人为设计”的成分,争论这样带有虚构成分的纪录片是否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不能称之为纪录片。

那么,影像完全实拍且不加虚构重演,就是丈量一个纪录片真实性的尺度和对其的评判标准吗?其实不然,即使是完全不加干预和重演的单纯记录,想要达到所谓最客观的真实也是很难的。

二、纪录片创作过程对真实性的影响

纪录片的创作并非对客观世界的机械记录,准确地说,任何有人参与的对客观世界的记录都会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而“人”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也因为带有目的和主观倾向而不再“完全真实”。完全真实在当下来看是一个伪命题,或许只有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超越文字和影像的记录方式出现后才有可能实现。

首先,纪录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纪录片要求创作者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承前启后的反思习惯。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倾注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则不可避免地受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意识的强烈影响。

其次,大部分不加干预的“实拍”也无法被完全称之为真实,因为有了摄影机、拍摄者的介入。在拍摄者和摄影机注视的情况下,被拍摄者的行为、语言是失去了最原始不被注视下的真实性的。但是,如果没有摄影机和拍摄者的参与,纪录片便无法完成“记录”这个行为。完全不加摄影机和创作者干预的实拍,与纪录片本身的创作过程是相悖的。

显然,要求纪录片通过完全客观的拍摄去展现完全的真实,是一个空中楼阁般的伪命题。我们无法追求纪录片达到理想的“绝对真实”。美国真实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怀斯曼就曾坦言:“我无法表现总体真实。”“捕捉到局部真实不等于抓住了主体真实。”那么,纪录片的真实应该如何定义呢?

三、纪录片叙述有选择的真实

纪录片当然应当叙述真实,但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是,纪录片所叙述的真实是一种有选择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创作者主观追求的,最大程度避免摄影机影响的真实再现,也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表达时,对真实片段有选择的展现。

(一)创作者对真实的追求

和许多滥用解说词和音乐来传达感情和观点的纪录片不同,张以庆的《幼儿园》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对画面内容进行强加主观认知的解说。在音乐的选择上,整部《幼儿园》也只选择了《茉莉花》作为唯一的背景音乐。他就像书写散文一样,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睡觉、吃饭、独自穿衣等景象进行一一展现。

为了最大程度捕捉到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真实状况,在正式拍摄开始之前, 张以庆将机器架在幼儿园里,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让孩子们适应摄影机的存在, 把摄影机当作和老师、桌椅板凳一样本身存在于幼儿园的事物,最大程度减少摄影机对孩子们原始的语言、行为的影响。

我们可以在很多鲜活而富有思考的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找到类似的途径,在纪录片《高三》中,导演周浩兼任摄影、策划、剪辑,他用了一年时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所县城中学一个高三班的生活。这种情况下,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在长期相处中达成了创作者本身的自我消解,他将自我腾空,竭力地隐藏起来,用一年的时间只做这一件事,使导演与拍摄对象达成了融合的境界,这大大减少了采访对象的不适感,成功地让学生和老师以一种十分放松的情绪出现在镜头前。

这样的介入形式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导演和摄影师对影像的真实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周浩记录的这个班级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一个人在镜头前都无比自在,学生们翻墙逃学从不避讳导演,在老师办公室里撒泼也不加修饰,甚至学生和老师、家长不愿谈起的想法却愿意在导演的镜头下娓娓道来。

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当全身心与被拍摄者共处,掌握了足够多的记录素材,故事的线索、结构、细节就会慢慢浮现,故事就会生长成它天性里预设的样子。

(二)创作者对真实的选择

张以庆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虽然不知道我要拍什么,但是很多时候我知道不拍什么。”“不拍什么”便是张以庆在《幼儿园》里对真实做出的选择。

《幼儿园》记录了武汉一所全托寄宿制幼儿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 14 个月里的生活。但是与人们对幼儿园最普遍的童真、欢乐的印象不同的是,在张以庆的镜头里的幼儿园充满了和家人离别的悲伤、初入陌生环境的疏离、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就连在这 14 个月里最为特别的六一儿童节,也并不像想象中的充满节日的欢乐,小朋友们卖力地进行儿童节汇报演出的排练,排练场面是热闹的,但是张以庆选择了将镜头对准不能参与排演的个别孩子,他们是孤单的,甚至是呆滞和无措的。他们和前景里热闹排演的小朋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镜头里的小孩子总是这样,孤零零的,在空旷的教室里或者发呆,或者哭泣。

当然,人们印象里的幼儿园的欢乐、天真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在最终的素材筛选里没有被选择。张以庆镜头下的并不美好、天真的幼儿园,也并非对真实进行了虚构。影片里的一切片段,既不是通过拼凑而改变事实的剪辑,也没有要求孩子们进行虚构的“演绎”。只是张以庆选择了平时鲜少有人关注的现实,将其集中展示给了观众。

在《幼儿园》里最后的剪辑里,张以庆对真实进行了有选择的展示,他在长达 14 个月的拍摄里,在 5000分钟以上的素材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构思和选择,才最终剪出来 100 分钟的版本,最终将《幼儿园》精简为 69 分25 秒的成片。他这样的精心雕琢和选择,放在以“真实”为最本质特征的纪录片的语境下,其实并未出现对真实的真正逾越。

四、有选择的真实是纪录片的寓言

张以庆的纪录片极具个人风格,以强烈的主观表达为特点,因此也不乏许多对于他的纪录片“真实性”的讨论。认为他过于强烈的主观表达与纪录片本身的非虚构性相悖。

但是,他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唤起人们的思考,也正因为通过他对真实的选择性展现传达了他对成人世界诸多问题的思考。霍尔认为“现实事件在变为可传播事件之前,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如果影片仅仅只是对日常琐事事无巨细地展现和机械地刻录,是简单地对生活的再现,那么即使做到了将真实最大限度地、去除主观性地展现,这样的影像也失去了引发思考的功能,从而失去了被记录的意义。张以庆的艺术表达和对现实的反思无疑才是他作品的意义和精华所在。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通过纪录片这样的形式记录和叙述出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故事片中,没有了真实影像的冲击,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也只会被当作编导的虚构,同样无法引发与这部《幼儿园》 相同程度的思考。正是这种渗透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生命体验的“真实再现”所折射出的在客观事实中不被注意和思考的角落,为纪录片的观众提供了一个面对真实的“自我关照”的意义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的“镜像”。

与之类似的,以引发观众思考为目的的纪录片中,大多数都在走向这种有选择的真实。以《人间世》为例,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主要场景,在真实的医院环境中,每一秒都处于突发状态,无法进行故事、人物和问题的预设。拍摄团队选择的是先铺开来拍,24小时不间断地在医院进行大范围的拍摄和记录,然后在拍摄进行了三个月结束后,先把素材过一遍,感受它们的品质、味道,然后再从素材中提炼出每一期的主题。

这些纪录片以真实的素材为基础,选择性地展示事物的某一面,目的并不是以偏概全地误导他人,而是通过这样的集中展示,以类似寓言的方式,引发观众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反思。这个时候,纪录片的教化意义则大于其作为“档案”的意义了。

五、真实性寓言的边界

纪录片的这种建立在真实事件上的主观性表达是观众不易识别的,它能够很容易地将创作者的主观表达植入毫无防备且具有信服心理的观众的意识之中。这需要大众逐步打破对“纪录片完全等于客观真实”的刻板印象,学会辩证地思考和看待任何媒介给予人的信息。

所以,在真正打破这样的刻板印象之前,我们既不应该要求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去除赋予其活力的主观表达,也不应该利用大众对纪录片的信服感进行违背现实的表达和非理性的教化。

在真实性和艺术的寓言化表达之间,存在一个边界问题,需要创作者在拍摄的过程中消解和隐藏自我,在介入的同时控制自我介入的程度,做好保持影像真实性的工作。让纪录片所摄制的内容是客观世界实际发生的事实,并且在寓言表达的过程中,保持一种中立的特质和清醒,去还原事物本身的样貌,处理真实性与故事性的边界,在纪实的土壤上浇灌出艺术创造之花。

同样,这也要求创作者避免一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一旦纪录片的创作在一开始就确认了主题走向,往往走入主观“臆造”现实的歧途。另外,也需要避免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对外部世界带来的影响,避免商业化的考量以及为了迎合某一部分观众而刻意地捏造和对某些事实放大和夸张化的展现。

六、结语

通过对《幼儿园》的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与创作者的主观表达是可以协同出现的。纪录片是纪实的、非虚构的艺术,但是纪录片纪实的手段和风格,不是呆板的机械记录,而是创造性的选择利用。一部好的纪录片之所以称为艺术,也正是因为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倾注。纪录片这种主观表达特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平衡和辩证关系则是一部纪录片的处理中需要创作者去平衡、去选择的部分。

如今,纪录片在多元化的媒介传播环境下,不断衍生发展出了不同的形式和样态。但是无论是前几年火热的私纪录片还是新媒体语境下衍生的微纪录片等,究其根本它们仍是在主观表达与机械真实的融合与统一中还原事物的样貌,不断探索纪录片新的形式和可能性,完成对真实的寓言化的表达。

猜你喜欢
真实性主观纪录片
Rough Cut
后印象
等待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超级蚁穴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对立与存在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