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音练声的实践研究

2022-10-30 08:49:12谢卫东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
关键词:咽腔声带演唱者

谢卫东

一、咽音分析

在大众认知中,咽音实际上是头部呼吸形成的高频共振,在头腔(鼻咽腔)前共振。在原则上,当我们的呼吸到达鼻咽腔形成共振时,声带可以更容易地调节成高频振动,从而减小高音时声带的压力。平时,如果我们想提高声音,只能增加声带上的呼吸强度,从而使声带的振动频率更快,并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音量达到一定的音调。我们可以想象弹拨一把尺子来发出声音,如果我们想让它振动得更快,弹拨的力就必须增加。我们可以把弹拨的力量视为呼吸,把尺子视为声带。因此,头腔共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它可以减轻声带的压力,使我们更容易发出高音。从这个角度来看,咽部高音的功能与头腔的功能相似,也就是说,它起到共鸣器的作用,比鼻腔更靠近我们的声带,这减少了声带调节的过程。从声音变化的角度来看,它优于基于头腔的歌唱方法,使咽音更容易实现稳定的声音和更少的声音变化。因为头部声音实际上需要声带改变发声体的大小,通过收缩或拉伸改善声音,从而与头部腔形成更多的声学共振。但咽音是不需要的,它可以使声带本身处于相对较宽或较厚的状态,从而发出坚实的声音。

以上是本文的简述部分,以下是应用部分。从上面可以看出,需要满足某些条件才能获得更多的头腔共振。

(一)咽音操作方式

在咽腔水平打开时,腔中的气柱相对较宽,这意味着呼吸更多地集中在会厌上,因此很难获得高比例的咽音。当它水平打开时,会厌实际上会稍微后退。所以,咽腔应该首先垂直打开。例如,我们有时会在互联网上看到“微笑提升肌肉”。事实上,很多人对“微笑提升肌肉”的表达都会咧嘴笑,这实际上会拓宽咽腔,让我们的声音更粗。它在美声唱法中非常有用,但不一定很流行。在这一点上,把笑容变成嘟嘟声可以立即改善。或者说林俊卿咽音练法中的成舌沟是一个使咽腔垂直伸展的过程,也可以使会厌直立起来。

(二)呼吸是咽音的支撑

呼吸需要细的空气柱,需要靠近咽后壁。声带的后端实际上靠近咽后壁,因此当第一步呼吸开始时,我们需要利用环甲肌的力量,即收紧力,使我们的呼吸更接近咽后壁。

(三)练习发音处理

这是一个相对容易忽视的问题。因为当我们在说话时,咽腔实际上被拉伸和变薄了。当咽腔变薄时,很容易发出咽音。当我们继续说话时,我们的咽腔会慢慢扩张。

(四)咽音注意事项

当下巴紧张时,舌根也容易紧张。此时,咽腔也容易扩大。对于咽音,咽腔有很大的空间,但不容易发出。通过伸出舌头发出声音,可以感觉到下巴的放松。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咽音的某些发声实际上与传统发声相反。例如,咽音会使喉咙变高,整个咽腔处于相对较薄的状态。这也决定了咽音的音色有一些共同点,如尖锐和明亮。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这种音色,但对于高音爱好者来说,咽音实际上意义重大。然而,上述咽后壁的张力不同于咽腔的垂直状态。这也可以看作是咽腔对声音的影响,让我们可以做更多的选择。

咽音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核心。它被历代美声唱法大师视为瑰宝。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发音功能,是判断美声发音方法“是”和“否”的标准试金石。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种发音方法几乎消失了。即使是对咽音有所了解的人,大多也只是围绕着咽音的核心,没有把握咽音理论的本质内涵和实践方法的核心关键。因此,要完全从歌曲本质层面上真正理解歌曲和真正掌握歌曲美声唱法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不用说产生影响广泛而深入的咽音理论的研究成果了。这些问题都曾经深刻地影响到和直接制约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向前发展,也无疑阻碍了当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咽音发声法的理论内涵

咽音发声法是一套以提高发音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系统,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其核心是训练咽部形成发音管,产生咽音,从而提高歌手的发音能力和耐力。

(一)咽音与呼吸

每个人要学点声乐,学会唱歌和呼吸发音的方法。唱歌发声必须先学会怎样运用一种正确和合理有效的声学的歌唱练习与发声呼吸的练习方法,训练整个发声呼吸发声器官在任何声学与发音训练环境条件下唱歌时,必须做到能正确快速地呼出一种稳定的准确有效的声音和呼吸,密切地注意并配合发音训练环境中的歌唱发声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养成一种正确有效的声音呼吸发声动作习惯和一种正确的发音唱歌呼吸的发音习惯。在此基础上,经常要反复去练习如何用一种音乐情感去驱动一种声音的呼吸和唱歌,使自己完成整个声音的发音唱歌的动作为“自动化”,而这种声音情感驱动的具体的应用与方法则更应当强调“机器按键”。只有这样灵活自如地去发挥其促进自然发音和声音自动呼吸完成的双重作用,才能实现“情有声”的真谛。林俊清从气流动力学原理研究中得到有益启发,即“空气流动时,有一种吸收力”,可以通过缓解人体喉部肌肉过分紧张而对声带造成的机械挤压,改变从自我控制演变为被动控制状态(即变主动为被动)原理,缩短时间和空间细化声带,提高发音的效率。同时,呼吸运动高度地集中,因此声带在正常歌唱发音过程中,无论歌声发音频率高低、弱强、亮暗,都一样可以完全利用自然呼吸流而使整个声带系统(处于喉肌松弛状态)的被动地吸收气流和声音闭合等功能运动,暂时阻挡外界空气流和声音,从而影响喉肌张力,对声带负荷过重的损害程度都降至最低,充分地发挥出声带自身的所有潜在保护功能,提高唱歌音质,同时这也最符合歌唱的要求。这种传统歌唱练习方法中的歌唱发音过程总是以气流的力量作为主要的推动力,所以称它为意大利或者传统中的一种“气流歌唱”方法。在掌握了这种美声唱法所用的这种传统声乐练习的方法之后,证明“气流歌唱”法是一种极为高超独特的传统歌唱技巧。如果“气流歌唱”没有正确反映出来,就意味着对“咽音”正确的发声方法还没有掌握。

(二)咽音与共振

声带发出的声音非常微弱,但如果共鸣,音量就会很大。声带上方的喉腔、咽腔、鼻腔和额腔、两颧骨内的蝶窦以及胸腔都是共振区。通过正确的培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共振可以从一个部分传播到其他区域,在合适的时候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音量可以加倍,音色优美而响亮。合理调整共振的方法是准确调整“音高”共振机构的各个部分,以满足“音高”共振的需要,并适当调整泛音共振部分,以满足音色的需要,从而获得良好的共振效果。

(三)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咽音发声练习法是指一套完全基于神经生理学、解剖学、声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有效的自然发声方法,它弥补了当前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实践工作中以单纯的模仿声像、模仿“理解”的歌唱表现技巧为主的现代声乐实践方法模式的不足。声乐基础实践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演唱者歌唱能力训练,二是进行艺术作品歌曲的欣赏演唱。对于各年龄段演唱者来说,他们接受的专业要求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专业歌唱及发音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演唱者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人体发声与生理学知识,具有良好敏锐的人体听觉以及辨别人体声音信息的语言能力,掌握各种有效的解决人类发声习惯不良问题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此外,从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现行普通声乐实践大纲设置的专业内容要求和课时要求安排来看,没有安排一门专门的基础歌唱技术、基础声乐生理学课程,这就造成演唱者对歌唱发声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规律和各种生理基础等缺乏科学正确深刻的全面认识。大多数专业演唱者采取的发声训练指导方法仍坚持以日常练习为主,很少单独涉及某些与正常歌唱与发音功能相关领域的专业生理基础和嗓音知识。演唱者主要是通过“模仿”来练习,通过“理解”而成长,因此他们很难使练习和发音都准确且有效。但是,一些专业演唱者对什么才是最正确有效的歌唱功能状态却持有似是而非的和模棱两可的态度对待;或者只是因为他们自己只想知道怎样在某一段时间范围内获得最明亮有效的歌唱音效,而又忽视掉了其保持和长期健康训练的必要性;或者就是为了更好保护演唱者的歌唱声音,他们并不敢直接要求太多,尤其是演唱者对于这种歌唱发声状态的不佳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纠正方式和训练手段。因此,演唱者歌唱时的状态又往往总是与一个良好、正确的歌唱功能状态截然相反:虽然要求唱歌“张开喉咙,放松喉咙”即可,但大多数演唱者唱歌的时候喉咙肌肉常常绷紧、抬高、卡住等;虽然要求“气流唱歌”等,但多数演唱者又总是要对着“肌肉”而唱歌等;虽然要求他们用“方法和技巧”等来唱歌,但演唱者只能用“资本”等来练习唱歌。由于上述几种原因和基本情况,演唱者在长期歌唱表演的实际过程中,不仅自身不能准确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发声表演方法,而且会反复出现如喉咙发炎不适、疲劳嗓子嘶哑、高音表达困难、声带黏膜充血肿胀甚至各种发声性器官疾病,影响和制约了他们自身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喉部练习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精髓,咽音是介于真与假之间的声音,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发声功能,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发声质量。咽部的声音也可以连接真假声音区域,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声音的情况下唱得很高。用下咽音将唱歌人的声音更集中与饱满,在唱歌的同时声音会更具穿透力,长时间也不感觉厌倦唱歌。掌握咽音可以帮助演唱者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音,而且轻松获得高音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和其他声音疾病。

三、咽音练习方式

(一)呼吸练习,也称为狗喘气

要求身体平衡站立,喉部肌肉和下巴肌肉完全放松,缓慢地吸气,胸部充分吸收。一方面,尽量要保持整个胸部圆润饱满;另一方面,利用胸横膈膜松弛和胸腹肌纤维的持续快速弹性收缩作用来完成吸气和快速呼气。在腹部练习刚刚开始进行时,速度也可以显得较慢,练习的时间就可以更短。熟练操作后,速度就可以更快,练习的时间也就可以更长。在整个锻炼的过程中,腹部可以感到更疲劳,而并不是喉咙(如果喉咙疲劳,那就错了)。练习蟾蜍气可以有助于解决歌唱活动中呼吸的控制问题。

(二)张开嘴练习

需要用手固定下巴,颈部略微向前倾斜,抬起头使口腔自然张开,用手触摸牙龈,看看它们是否张开(牙龈位于耳根下方,靠近太阳穴)。抬起头,抬起眼睛,自然地闭上嘴。一天可以练习几十次。张口练习可以解决高调演唱时口型与头腔共振不良的问题,增加音量,使音色更加圆润。

(三)练习气泡音

第一步是深吸气,放松下声带,发出一个类似于漂在水面上有无数个气泡的美妙声音。声音应该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外力挤压,呼吸时应该都是相对稳定的,气泡个数应该都从少到多再逐渐到变少。泡泡声的反复练习应该可以慢慢提高保护声带健康的能力,增强低音。

(四)舌骨退押练习

前一步主要是要微笑,张开嘴,用手的中指头和食指交替按压两侧舌骨(喉结上方的突出部分),然后再伸出舌头(舌头自然从嘴里伸出,本身不受力)即可。推挤舌头可以用于解决喉咙中的声带紧张等问题,使喉咙声音能更明亮。

(五)哼唱喉音练习

这项运动的公式是:小腹收缩,胸部丰满而充满活力,脸上带着微笑,露出牙齿。他的脖子很紧,没有放松。他的小腹大叫:打嗝,打嗝,打嗝。打嗝的声音有点像英语拼音EI的声音。感觉声音来自眉毛的中心,直接从鼻子后面到头顶。打嗝后,可以增加规模训练,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结语

科学的“咽音”歌唱练习方法,从发声学知识和嗓音生理学规律出发,为演唱者解决日常歌唱与声乐技巧训练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各种复杂的不良生理发声适应状态问题提供了一套最佳的实用的练习手段训练方法。通过一些具体形式的如“无声”训练和“有声”练习,对每个演唱者分别进行一系列有意识、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以做到快速又有效准确的语音训练,引导演唱者找到其正确的语言发音的功能。不同发声姿势进行的腭咽音功能练习同样可以进一步帮助每个演唱者充分了解中高音等发声的各种功能状态。运用掌握这些语音正确发音的发声功能状态不仅可以全面提高一个演唱者正常的说话发音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纠正和保护演唱者的语音。

猜你喜欢
咽腔声带演唱者
声带也会长“茧”?
保健与生活(2023年6期)2023-03-17 02:49:51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与声音的高位置
音乐世界(2020年3期)2020-09-10 14:33:05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浅析声乐演唱技巧中喉咽部的放松方法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发声中要求咽腔打开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13期)2017-01-28 08:11:16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