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文 遇秋橙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 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1]。十九届六中全会中进一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美好期盼。但我国区域辽阔,区域间由于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交通区位等因素存在差异,因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各区域必然存在着非均衡状态。为反映各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趋势变动和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距,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区域共同富裕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以便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方世南(2021)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重大价值和主要路径[2];周波与李国英(2021)基于财政视角探讨了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3];刘培林等人(2021)认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共同推进,并据此其构建了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4];王芳(2021)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分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5];李海舰与杜爽(2021)认为推进共同富裕要立足十大政策建设、重点辨析五大理论问题[6];覃成林(2017)通过构建模型分析认为,先富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是其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7]。
现以十九大报告以及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在科学界定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一定原则,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均衡平等、和谐发展等五个维度构建区域共同富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 法,对2010—2019 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揭示其变动趋势;利用Moran's I 法,揭示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分布特征,以期为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进程提供依据。
共同富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共同富裕既不是贫富差距过大的两极化,也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征作出了科学论述和界定,“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既包括经济发展方面、和谐发展方面,又包括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生活方面,同时,还需要兼顾均等平衡方面。因此,共同富裕的内涵具有多样化、多维度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原则。测度指标要反映共同富裕内涵特征,指标名称规范,核算方法合理,功能相互独立。
2.系统性原则。测度指标既要从不同侧面、层次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反映,又要对区域共同富裕的整体水平进行度量,以满足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不同的测度目的和要求。
3.可比性原则。测度指标要尽可能采用相对或平均指标形式,便于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合理反映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空间差异。
4.可操作性原则。测度指标数据要容易获取,且真实可靠、代表性强,能够客观反映区域共同富裕水平。
根据上述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指标构建原则,现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谐发展和均等平衡五个维度设计相应的指标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其中,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活力;物质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体现,人民的衣食住行必须得到根本保障;精神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和产业、加快推动移动互联应用等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撑;均等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缩小社区服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阶层间的差异,是今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点所在;和谐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与生态环境改善协调一致。
具体构建的区域共同富裕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共同富裕统计测度指标体系
上述五大类、27 项指标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度量区域共同富裕水平,但要测度区域共同富裕的整体水平,必须采用恰当的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将其进行综合,并且在综合过程中还要考虑每类或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目前,较为常用的统计综合测度方法主要有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为了能使所选指标最大程度地提供信息,现采用熵值法与TOPSIS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9]。基本步骤为: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选取的各个指标间存在量纲和量级的差异,为了统一使各个指标的数值表现为越大越好,在实证分析前对各个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8]。
2.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根据指标信息熵值确定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法,指标的信息熵值越小,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就越大。
第三步,计算出指标j 的权重Wj。计算公式为
3.利用TOPSIS 法计算综合评价值
TOPSIS 法是多目标决策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根据有限个测度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对目标进行优劣排序。
第一步,计算权重规范化决策矩阵。
4.计算变异系数
1.全局Moran's I 指数
全局Moran's I 指数用于反映空间邻近的区域的观测值整体的相关性或差异程度,其取值一般介于-1 到1 之间,大于0 表示正自相关,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小于0 表示负自相关,即高值与低值相邻;若接近于0,表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
2.局域Moran's I 指数
利用全局Moran's I 指数仅能反映区域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空间相关程度,要反映区域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则必须计算局域Moran's I 指数,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同前。利用局部Moran's I 可以将空间个体分为高-高(H-H)、低-高(L-H)、低-低(LL)、高-低(H-L)四种聚集模式。
选取了2010—2019 年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数据库、EPS 全球统计数据库等。对于部分地区的个别指标缺失数据采用同类均值插补法进行修补。对于基尼系数指标的计算,参考了田卫民的《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的计算方法[10]。
1.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趋势变动分析
2010—2019 年我国各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综合得分如表2 所示。数据来源为根据综合测度方法计算所得。
表2 共同富裕综合得分
由表2 可知,我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10—2019 年,全国共同富裕水平平均得分由0.333 升至0.365,年均增长1.02%;从增长较快的前五个省份看,海南、青海、四川、内蒙古、宁夏共同富裕水平分别由2010 年的0.244、0.246、0.246、0.299、0.295 增长到2019 年的0.355、0.345、0.344、0.39、0.382,年均增速分别为4.25%、3.83%、3.8%、3%、2.91%。
2.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变动分析
从表2 还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各年共同富裕水平综合得分基本上均位于全国各省市区前五名,而云南、贵州、西藏、甘肃、新疆、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在全国的位次比较靠后。但从计算出的变异系数变动来看,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变异系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10 年的0.303 分别降到2014年的0.277、2017 年的0.272、2019 年的0.248,这意味着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差异性在逐渐缩小。
3.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空间相关性分析
(1)全局空间相关性
利用上述计算的2010—2019 年31 个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综合得分,计算出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全局Moran's I 指数见表3。
表3 共同富裕水平全局Moran's I
表3 中显示,这10 年各年的全局Moran's I 均大于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可以通过检验,这意味着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了区域间存在近邻效应,即某区域的共同富裕水平依赖于其邻近区域的共同富裕水平。
(2)局域空间集聚特征
利用2010、2015、2019 年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得分可计算局域Moran's I,据此反映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差异,具体如表4 所示。
表4 共同富裕水平区域集聚特征
由表4 可知,HH 象限与LH 象限包含的省份相对稳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一直处于HH 象限,说明共同富裕水平较高的区域都集中在我国东部;广东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然而与其相邻的省份如广西、桂林等地的共同富裕水平相对偏低,出现在LL 象限;河北、安徽、江西一直处于LH 象限,这表示以上三个省份相较于其邻近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之间的区别;处于LL 象限的省份主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此,如何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深化相关政策改革、促进其共同富裕发展,将成为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合理界定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均等平衡以及和谐发展等维度构建了区域共同富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TOPSIS 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测度了2010—2019 年我国31 省市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并利用Moran's I 指数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空间的相关性和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各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省份间的共同富裕水平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区域间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值—高值与低值—低值的集聚现象更为明显。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主要对策建议:
第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协调战略,基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发展基础等因素,按照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加快改善我国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经济份额“南升北降”的发展态势,彻底扭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从而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和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立足于区域要素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优化旧动能,依靠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提供丰富优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第三,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营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的热情,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在劳动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方面的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同时,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