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与爱国的情感表达
——《乡愁》教学设计

2022-10-29 09:04梁星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余光中小节乡愁

梁星

【文本、教材分析】

《乡愁》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一首现代诗。此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六篇课文均为诗歌。一共安排了三个任务,分别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这六首诗作都以描写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为主,借此抒发某种情怀。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同时,学会朗诵技巧并尝试创作诗歌。

部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强化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知识整合能力。

《乡愁》是一首文字浅显但内涵丰富的新格律诗,句式齐整,有回环往复之美。全诗分为四小节,借物抒情,将无形的思乡愁绪化为具体可感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情感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根据这篇课文的旁批与提示,“本诗句式齐整,有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朗诵时注意体会”“诗人为什么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在朗读中体会本诗回环往复的节奏、揣摩意象以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堂以朗读贯穿始终,设置初读、品读、研读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韵脚以及字音、声调等在诗歌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以朗读推动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

2.尝试创作,通过意象和重章叠句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3.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体会本诗回环往复的节奏,掌握重章叠句的手法。

2.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尝试创作,通过意象和重章叠句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资料辅助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词中写“乡愁”名句有哪些?

屏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师: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乡愁。“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他们对故乡的眷恋。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余光中的《乡愁》,感受诗人笔下的乡愁世界!

二、初读诗歌,关注语音

(一)朗读诗歌

师:请听配乐朗诵,听读的时候标注出重音和停顿。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同学们,听完配乐朗诵,你们认为“乡愁”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预设:乡愁: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感情基调:愁。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和语调,用声音去表达诗歌中的这份忧愁情绪。

屏显:

朗读提示:

注意第三小节“啊”的读法。“啊”字在汉语拼音中有七种读法,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啊”读成ya,如:后来(lai)啊(ya)。

朗读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

(请一位学生朗读,另一位学生从语气、语调的合理性角度评价;再次请学生进行朗读尝试,要求用舒缓的语气、低沉的语调去表达诗歌中的愁绪,让声音与诗歌中的情绪相协调。)

(二)关注字音

师:诗歌中有些文字的字音本身有表达情意或情绪的作用。第一节诗中“候”“愁”“头”这些文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屏显: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预设:韵母都是“ou”。

师: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也押了ou韵。为什么诗人在抒发思乡思亲之情时会不约而同地用上“ou”这个韵?“ou”的发音究竟有什么特点?

屏显: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凡曲之调声各不同,已备载前十七宫调下。至各韵为声亦各不同。

——王骥德《曲律·杂论三十九下》

师:“州、楼、舟”这几个韵脚字的韵腹均为“ou”,它的开口度较小,通常用于那些欲言又止的情感表达。请同学们再次慢慢地朗读“ou”,感受一下“ou”的发音。(学生读。)

师:我们发现“ou”在发音时,感觉声音刚要延展嘴唇却逐渐收拢,欲吐还休,有种浊浊、厚厚的感觉,这就与内心的愁绪相呼应。余光中先生《乡愁》这首诗总共88个字,但用“ou”韵的却有14次,“ou”韵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忧伤的愁绪,欲言又止。在诗歌学习中,我们要关注文字的字音本身与情感表达之间的配合关系。

(三)重章叠句

诗歌中不仅“ou”韵反复出现,四节诗的结构形式也是相同的,诗歌中上下句或者每一节诗相同位置的文字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在诗歌中,这种表现形式叫“重章叠句”。

屏显:

重章叠句:诗歌中上下句或者每一节诗相同位置的文字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

师:“重章叠句”的形式有怎样的语音效果?

预设:不断强化乡愁,不断强调“这头”“那头”的距离,有种回环往复的感觉,渲染了绵延不尽的忧伤氛围。

师:诗歌是有声音的,小到一个字本身的发音,大到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它们的语音效果都是值得关注的。

(教师范读,再请一个学生朗读整首诗,要求读出绵延不尽的愁绪。)

三、品读诗歌,揣摩意象

(一)描绘画面

师: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画面,似乎在讲述一段生活的经历。请同学们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你想象到的其中一幅画面。(播放配乐,营造氛围。)

预设1:小时候,我离家上寄宿学校,最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但只能与母亲书信往来,那时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乡愁是与母亲的分离分别。

预设2:后来啊,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黄土下安睡的母亲。黄土里外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那时的“我”只能望着坟墓暗自神伤。乡愁是与母亲的生死永别。

师:在同学们刚刚的画面描述中,抒情主人公的“乡愁”具体化了:小时候,乡愁是与母亲的分离分别;长大后,乡愁是与新婚妻子的两地相思;后来啊,乡愁是与母亲的生死永别;而现在,乡愁是与祖国大陆的乡情隔断。

(二)揣摩意象

师:但同学们的表述不是诗歌的表述。在《乡愁》这首诗的表述中“乡愁”是什么?这些承载了诗人情感的具体物件或形象是什么?

屏显: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是抽象的乡愁的具体对应物。

这些承载了诗人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件或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师:这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一枚小小的,一张窄窄的,一方矮矮的,一湾浅浅的,这些词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实际上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师:为什么用叠词?能不能改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分角色朗读,男生齐读原诗,女生齐读改后的句子。对比朗读,引发学生思考叠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原诗的妙处。)

男生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女生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的/海峡

预设:不能改,用叠词更好,一层叠一层,如云层一般,愁绪就越来越浓了。再看看它们的声调,都是起伏最大的第三声,读起来感情更绵延更深了。

师:诗人借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屏显:

“邮票”——母子别

“船票”——夫妻别

“坟墓”——生死别

“海峡”——家国别

四、研读诗歌,把握主旨

师: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同样是写与母亲的分别,情感有什么不同?

预设:其中第一小节是生离,少年离愁;第三小节是死别,丧母哀愁,更让人痛彻心扉。这位生他养他的母亲,在战乱时带她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再到越南、昆明、重庆,没有一刻放弃对儿子的教育。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如今,却和儿子阴阳两隔,怎能不让人揪心?

师:第三节中的“后来啊”要缓慢延长,“矮矮的”要重读,读出哀伤。请同学们齐读一、三小节,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生读。)

师:哪一节是情感的升华之处?并说明理由。

屏显: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选自余光中《当我死时》

屏显:

余光中(1928—2017),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本诗写于1972年。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结合老师出示的资料,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第四小节是情感的升华之处,长时间的漂泊更加深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但眼前这湾浅浅的海峡却将诗人与祖国大陆隔开,凝成了余光中的思归浓愁。

师:的确,第四小节是情感的升华之处,要读得意味深长,注意“而现在”语调上扬,“浅浅的海峡”要重读,“大陆在那头”要放缓。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四小节,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学生读。)全诗的情感由小时候思念母亲,到长大后思念爱人,再到后来怀念母亲,最后到现在的思念祖国。由个人之思到家国之恋,情感在一步步升华。(板书:个人之思——家国之恋。)

师:下面请第一组读第一节,第二组读第二节,第三组读第三节,全班齐读第四节,体会由个人之思到家国之恋的情感变化。(学生读。)

五、拓展延伸

(一)诗中有“画”,演绎乡愁

师:这首诗要表达的家国之恋在前面的朗读环节中感悟出来了,但诗除了可以读,还可以演。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短视频,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摄什么画面?配什么音乐?(学生分小组讨论。)

屏显:

示例:我选第二节,我会这样拍——先用长镜头,远景拍摄春天江边渡口的风景。接着镜头拉近,对准一位中年人的手,他的手中握着一张窄窄的船票。镜头再拉远,只见他迅速地挤到轮船上。船开动后,他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在甲板上,凝望远方,脑海中浮现着妻子期盼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音乐我会选择配上二胡曲《江河水》。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追溯传统,读懂诗人

师:要想真正读懂《乡愁》,读懂诗人,还要追溯余光中先生的教育经历。余光中先生是外文系出身,又教了二十多年的英文诗,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然而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愁》等诗作中看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这与他的诗学主张密不可分。他认为,中国现代诗未来道路应该是在经受西方洗礼之后,走回传统,用现代精神融汇古典素材,创造一个“新的活的传统”。试比较下面几首古典诗词,或联系学过的古典诗文,去寻找它们与《乡愁》的联系。

屏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兼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预设1:《乡愁》采用了《诗经》中重章叠句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富有音乐美。同时,《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之间对称,每小节内部长短句相间,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显参差之美,这一点和《兼葭》相似。

预设2:《乡愁》中的意象组合和叠词的使用也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叠词的运用也有这种效果。

小结:《乡愁》不管是诗歌的主题、意象和叠词的使用抑或是重章叠句的形式,都与中国古典诗歌和文化传统遥相呼应。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过:“一位当代诗人如能继承古典的大传统和‘五四’的小传统,同时又能旁采域外的诗艺传统,他的自我诗教当较完整。”[1]他还在散文《从母亲到外遇》中写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美是外遇。”我们读《乡愁》,不仅要读出愁思,品出愁味,更要学着像诗人一样去爱,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最后,一起有感情地背诵本诗,再次感受诗中的愁思和大情怀!

六、作业

1.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白玉苦瓜》。

2.发挥想象,仿照《乡愁》的句式,从“家”“母爱”“父爱”“幸福”中任选一个题目,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饱含感情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抒发浓浓的乡愁和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在备课之初,我反复朗读诗歌,翻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设计了“初读诗歌,关注语音”“品读诗歌,揣摩意象”“研读诗歌,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并将朗读贯穿课堂始终。

在“初读诗歌,关注语音”的环节,我在指导朗读时引用了李白的两首思乡的古诗,引导学生关注“ou”韵的发音特点及其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在韵字韵腹对诗作情感表达程度的影响中,开口度大或者开口度小,都可以对诗歌情感的表达程度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一般来说,韵脚字的开口度越大,表达情感的程度越强烈”[2],“ou”韵属于幽部,它的开口度较小,通常用于那些欲言又止的情感表达,诗中“ou”韵的反复出现,强化了诗人忧伤情绪的表达。如此,学生学有所得,举一反三,在鉴赏其他诗歌时也能适时关注韵脚、字音等与情感表达之间的配合关系。

诗歌,重在品读和研读。由于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我先播放音乐,营造氛围,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每个小节的画面,揣摩意象。然后,将朗读贯穿其中,“朗读要为阅读服务,要有目的地朗读”[3],在揣摩“小小的”等词的妙处时,通过男女生对比朗读,男生读原诗,女生读改后的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原诗用词的精妙。最后,再补充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小节间独立而共存的深沉、博大的乡愁,准确地体会诗人情感。这也是本堂课的重点,教学效果整体也很好。

诗歌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鉴赏能力的提升,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本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把诗歌拍成短视频,思考画面和配乐,让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寻找本诗的美点,化诗歌为画面,演绎乡愁,深入理解乡愁,这个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为“尝试创作诗歌”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寻找本诗与古典诗歌的联系,深入理解余光中先生的古典情结和传统情怀,读懂诗人。

徐忠宪老师指出:“原形阅读印象在短期内影响学生的书面语感,使之发生与课文作者语感趋同的变化。”[4]基于此,我布置了仿照《乡愁》句式创作小诗的作业,读写结合,完成了“尝试创作”这一单元任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诗歌教学课堂的创造性,也印证了原形阅读印象的语感趋同性这一规律。

注释:

[1]丁宗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6期,第67页。

[2]宋雪伟:《试析韵脚字的表现功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79页。

[3]巫坚:《浅谈新课程下朗读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飞(素质教育版)》,2014年第5期,第271页。

[4]徐忠宪:《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猜你喜欢
余光中小节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九月的乡愁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回头一望是乡愁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