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勇,郑仁军,刘志斌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黄金是中国战略金属之一。2020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65.34 t,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随着金矿资源的逐年开发,易处理金矿资源日益枯竭,复杂难处理金矿资源已成为中国黄金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1]。被硫铁矿包裹的金是难选金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期以来缺少针对性强的选冶提金技术,包裹金与浸金剂无法有效接触[2],即使细磨也不能获得理想的金浸出率。通常需要预处理才能有效提高金浸出率[3],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氧化法、加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等[4-6]。焙烧氧化法是处理含金硫铁矿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硫铁矿进行氧化焙烧,将硫铁矿包裹打开,让微细粒包裹金充分暴露,保证微细粒金与浸金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金浸出率[7-8]。
氰化提金具有指标稳定、浸金效果好等优点,在黄金提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氰化物剧毒,在运输、使用、管理方面十分严格,尾矿中残余氰化物也严重危害环境。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减少甚至取代氰化物浸金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硫氰酸盐法、卤化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等提金方法,与传统氰化提金相比,这些方法具有环保优势。本文选择云南某载金硫铁矿焙烧处理后的焙砂为研究对象,从矿物学研究出发,采用新型低毒浸金剂KJ-1进行焙砂金银浸出试验研究,通过条件优化与对比,确定合适的浸出工艺参数,为该类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云南某载金硫铁矿焙烧处理后的焙砂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焙砂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焙砂中金、银品位分别为3.90 g/t和44.32 g/t,TFe品位达到61.88 %,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价值。
对焙砂中的金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焙砂中金主要以裸露/半裸露金形式存在,分布率为66.16 %,另有29.74 %的金被铁矿物包裹。从金物相分布特点来看,湿法浸出提金是可行的。
表2 金物相分析结果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焙砂中主要物质组成及分布特征进行检测,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焙砂中主要物质组成为磁黄铁矿和菱铁矿(见图1-a),偏光显微镜下大部分呈不规则状,表面孔隙发育,主要呈单体分布;焙砂表面形貌相对粗糙(见图1-b)。
图1 金嵌布特征及焙砂形貌
焙砂粒度组成及金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焙砂粒度组成及金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情况
由表3可知:焙砂粒度较细,-0.074 mm产率高达85.58 %,呈现出粒度越细含金越高的特点。
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焙砂中金主要以细粒、裸露/半裸露金形式存在,部分被铁矿物包裹。因此,通过细磨使包裹的金充分解离,然后采用浸出法提金。在浸出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磨矿细度、矿浆pH、浸金剂用量、搅拌强度和矿浆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并尽可能使用低毒浸出试剂,减少环境污染。待浸出完成后,用真空泵过滤,清水洗涤,固液分离,滤饼烘干,测定滤饼中金含量,计算金浸出率。确定的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焙砂浸金原则工艺流程
浸金剂用量是影响提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药剂浪费且成本高,用量偏小则浸出不彻底,指标差且浪费资源。为此,首先考察了新型低毒浸金剂KJ-1用量对焙砂中金浸出的影响。固定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38 mm占93 %,石灰用量4 000 g/t,矿浆浓度33 %,浸出搅拌时间36 h。KJ-1 用量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KJ-1用量可以提高金浸出率,当其用量超过1 500 g/t时,金浸出率变化较小。因此,KJ-1适宜用量为1 500 g/t。
图3 浸金剂KJ-1用量试验结果
氰化钠虽然是传统和有效的浸金试剂,但其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等不足,低毒、无毒的浸金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考察KJ-1的提金效果,将KJ-1与氰化钠进行了对比,结果见图4。
图4 KJ-1与氰化钠对比试验结果
由图4可知:在相同用量下,KJ-1与氰化钠的金浸出率基本相当,表明KJ-1基本可以达到传统氰化浸金的效果;但与氰化钠相比,KJ-1毒性低,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后续试验浸金剂采用KJ-1。
由于金的嵌布粒度较细,并且大部分为裸露/半裸露金及铁矿物包裹金,因此考察了磨矿细度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固定试验条件:矿浆浓度33 %,石灰用量4 000 g/t(保持矿浆pH值为12),KJ-1用量1 500 g/t,浸出搅拌时间36 h。磨矿细度试验结果见图5。
图5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由图5可知:当磨矿细度从-0.038 mm占73 %提高至93 %时,金浸出率从74.87 %提高至85.90 %;继续提高磨矿细度,金浸出率提高幅度较小,基本趋于稳定。因此,确定磨矿细度-0.038 mm占93 %为宜。
在浸出提金过程中通过添加碱调整矿浆pH,使浸金剂能充分发挥活性,这类调整剂被称为保护碱,常见的保护碱包括石灰、苛性钠和苛性钾等,其中石灰来源广泛,经济有效。基于此,考察了石灰用量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固定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38 mm 占93 %,矿浆浓度33 %,KJ-1用量1 500 g/t,浸出搅拌时间36 h。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见图6。
图6 石灰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6可知:使用石灰作为浸金的保护碱,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石灰用量有利于提高金浸出率;当石灰用量超过4 000 g/t(pH值为11.5)时,金浸出率降低,表明石灰在适宜的矿浆pH环境下可以使金有效浸出。因此,适宜的石灰用量为4 000 g/t。
浸金是氧化还原过程,溶液中氧含量高有助于提高金浸出率,过氧化氢是常用的助浸剂,可以提高溶液中氧浓度。试验考察了过氧化氢用量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固定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38 mm占93 %,石灰用量4 000 g/t,KJ-1用量1 500 g/t,矿浆浓度33 %,浸出搅拌时间36 h。过氧化氢用量试验结果见图7。
图7 过氧化氢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7可知:当过氧化氢用量从0增加至200 g/t时,金浸出率从79.74 %增加至约86.00 %;继续增加过氧化氢用量,金浸出率趋于稳定。因此,适宜的过氧化氢用量为200 g/t。
矿浆浓度的大小会影响浸出过程的扩散传质和处理能力。矿浆浓度太低矿浆黏性强,不利于浸金剂与矿物颗粒接触,且处理能力降低;矿浆浓度过高会给后续处理工艺增加负担。试验考察了矿浆浓度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固定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38 mm占93 %,石灰用量4 000 g/t,KJ-1用量1 500 g/t,过氧化氢用量200 g/t,浸出搅拌时间36 h。矿浆浓度试验结果见图8。
图8 矿浆浓度试验结果
由图8可知:矿浆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不大,考虑工业化生产应用,建议矿浆浓度控制在33 %~40 %为宜。
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浸出稳定试验。试验流程见图9,试验结果见表4。
图9 焙砂浸出稳定试验流程
表4 焙砂浸出稳定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金、银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15 %和76.73 %,实现了焙砂中金、银的较好回收。
1)云南某载金硫铁矿焙烧后获得的焙砂金品位3.90 g/t、银品位44.32 g/t,金主要以裸露/半裸露金形式存在。使用新型低毒浸金剂KJ-1,可以使焙砂中金、银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15 %和76.73 %。
2)新型低毒浸金剂KJ-1的浸金效果与传统浸金剂氰化钠浸金效果相当,但其毒性低,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3)由于焙砂中金多被包裹,适当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金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