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兰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广东 佛山 528100)
尽管在过去20年里对手术室质量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但是手术中的突发事件、不良反应和可预防伤害的发生率仍然很高[1-2]。其中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手术室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4]。低质量的护理不仅会影响手术正常秩序,降低其手术及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5]。因此,为了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规范手术相关制度,提高手术质量,我们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来。“破窗理论”指如果被打破的窗户没有得到及时维修,那么人们某种程度上会倾向于继续打破其他的窗户。该理论强调的是创建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细节管理[6]。在查找护理短板的同时,进一步探讨手术室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心理、行为、管理、制度有序整合,进而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护理满意程度[7-8]。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手术并发症、构建临床上患者手术期间安全保障体系是本研究的重点。
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50名,男女比例为11:39,年龄29~50(40.24±3.57)岁。在此期间内,无任何人员调动。
对于入组的护理人员引入“破窗理论”管理,通过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其知识点的掌握,学习过程中,分析、讨论“破窗”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干预时间为期5个月,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4名资深护理人员为组员。小组开展讨论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造成手术室护理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1)手术护理流程和规章制度不成熟、不规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2)手术室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基础理论、专业素养不达标;3)管理工具的使用没有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时机,没有建立有效的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
1.2.2 加强督导
1)通过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其知识点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讨论“破窗”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其制订手术护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树立护理人员积极观念,以提高护理效果和工作水平。2)在日常护理中,着重分析、总结影响手术室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工作习惯、工作能力以及手术室环境。针对每个环节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以目标为导向邀请相关专家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在培训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规范性行为,将行业标准和护理常规贯穿其中。使全体护理人员提升整体能力同时,拓展视野。3)强化头脑风暴和PDCA,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并分享护理实践和工作心得,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制订改进方案。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日常监督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探讨,制订合理的改进方案,督促改进。
根据广东省制订的《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选择以下指标作为干预后评价指标:1)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统计并对比分析破窗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感染事件、护患纠纷事件、物品管理异常发生率、标本管理异常发生率。2)护理质量评分。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推行破窗理论前和之后各1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护理安全管理、药物使用规范性、感染控制程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3)满意度调查评分。采用随机调查方式,对40名手术医生、50名护士的职业满意度、100例同期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0%,低于实施后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实施前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n=100)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incidents between the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n=100)
实施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药物使用规范性、感染控制程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表2 两组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对比(n=100)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scores between the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n=100)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医生、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3)。
表3 两组满意程度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2 groups
手术室中杜绝安全隐患,对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护理,保证患者获得连贯性的优质护理服务[9]。破窗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其通过细节上暗示效应,直接影响事件结果[10-11]。如果在手术过程中融入该管理模式,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提高风险防范,从根本上控制“破窗”现象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12-13]。本研究中,实施后药物使用规范性、感染控制程度、基础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提示采用破窗理论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流程,从细节管理提升护理优良率。
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一系列任务合并而成,包括术前访视、术前抗生素的使用、护理查对、三方核查、麻醉护理等。工作内容繁多,护理质量控制有难度,可引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14-15]。本研究中,应用破窗理论后,实施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后,与吴海青[16]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实施破窗理论后,为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意识,督促、鼓励人员规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加强护患之间交流,讨论并及时改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7-18]。从表3可知,将破窗理论应用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工作,提升其责任感和成就感。另外,护理人员利用“破窗”现象查找护理缺陷,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规范自身行为,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提高医生满意程度[19-20]。
破窗理论的精髓是反映易被忽视的小事件、小细节可能引起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强调的是防微杜渐,避免盲从或不良暗示效应。将破窗理论引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能促进管理者重视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管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细节化管理能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及效果,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开放获取声明
本文适用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但在这些过程中必须保留作者署名、仅限于非商业性目的、不得进行演绎创作。详情请访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