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敬,刘 骁,李梦琪,王 晴,阮兰红
“十三五”后为解决生产要素分配不当、满足社会变化需要,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当今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老龄化进程增快[2],为结合时代背景顺应供给侧改革,老年护理作为社会痛点更需要被重视。王杉等[3]调查显示,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人数较多且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但存在老年护理专科人员不足、护理水平不够,现今医院、养老院等地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尚不能满足老年护理需求。在老年护理专科教育上,我国起步晚、观念落后,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开设院校较少,缺乏同老年人实际护理需求相匹配的教材,仅有的老年课程模块也依附于临床护理[4-5],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河南省不同地区城镇、乡村22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沟通交流无障碍,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无法沟通交流,存在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西部护理联盟老年健康照料护理需求研究调查组设计的老年健康照料护理需求调研问卷实施研究。量表包括一般资料量表(6个条目)、经济医保情况量表(2个条目)、健康状况量表(7个条目)、自理能力量表(10个条目)、护理需求量表(61个条目)5个部分,其中护理需求量表分为健康监测(4个条目)、精神与心理支持(8个条目)、自我发展与贡献(6个条目)、居住环境(5个条目)、保护与安全(5个条目)、知识(15个条目)、活动(8个条目)、交流(4个条目)、专科护理(6个条目)9个维度。各条目需求程度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需要、不清楚、不需要 分别计2分、1分、0分。该调研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1,信效度较高,具有高可信性;信度系数为0.942,具有较高稳定性;条目水准的具体内容有效性 指标均>0.80,而量表水准的具体内容有效性指标均>0.90,有较高的信息有效性[6]。
1.2.2 调查方法 由于问卷题量大,老年人精力和理解能力也存在严重受限,课题组成员经统一培训后,通过问卷星生成问卷,由成员向老年人询问填写,对不理解条目给予统一解释。本研究经两轮检查后共剔除无效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84%。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2.2 有无慢性病老年人护理需求率(见表2)
表2 有无慢性病老年人不同维度需求率 单位:%
2.3 不同年龄和有无慢性病老年人护理需求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老年人活动、专科护理需求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老年人健康监测、知识、专科护理、活动和交流需求得分高于无慢性病老年人(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和有无慢性病老年人护理需求得分比较 单位:分
2.4 有慢性病老年人每个维度护理需求情况 进一步分析有慢性病老年人每个维度护理需求需求率排名前2位或前3位的条目见表4。
表4 有慢性病老年人护理需求条目需求率排名 单位:%
2.5 患病率排名前5位慢性病病人护理需求率前4位情况 对慢性病疾病类型统计分析发现患病率处于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腰椎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糖尿病,前5位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护理需求前4位维度见表5。
表5 前5位慢性病病人护理需求率前4位情况 单位:%
3.1 基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需求讨论供给侧护理需求 患有不同慢性病的老年人对各个护理需求有所不同,经分析可得,患高血压的老年人对知识的需求度最高(23.8%),腰椎病和糖尿病老年人对保护与安全需求度最高(分别为12.3%和7.4%),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对健康监测需求度最高(8.2%),患颈椎病的老年人对知识指导的需求度最高(8.4%)。值得注意的是,照护者知识指导的需求率排名均在前3位,需求缺口较大。此外,本研究调查结果与全国调查的结果基本相同(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疾病)[7]。对于老年患慢性病者应该选择更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3.2 基于老年人高护理需求维度结合《老年护理学》讨论人才培养对策 以下内容同现阶段高校广泛采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老年护理学》结合分析。对比本调查结果发现,健康监测、专科护理需求在教材中有大篇幅体现,提示护生应对该部分重点学习。相较于无病老年人,患慢性病老年人对病情监测 (58.7%)、定期体检(50.0%)需求度更高。针对该需求,建议相应课程可开设线下实践内容辅助学习,如完善第二课堂, 安排有一定护理基本素质的护生做简单的陪诊服务等。
发现知识、社交和能力3个高护课程课时较少,提示护生除课本外,还应补充课外学习。在知识需求中,患慢性病老年人对个人疾病相关信息与防治指导(53.8%)需求极高,提示老年人对知情权、知识指导的渴望,要求护生需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人文关怀能力和医学伦理知识。针对社交方面,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下降问题,矫正听力(22.3%)对老年人沟通交流、心理支持有很大帮助,同时听力的下降往往伴随着沟通不便,极易导致老年人接受新知识困难,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评估老年人社交功能(23.9%),建议高校应安排听力矫正护理课程及以沟通为主的人文修养等软护理服务课程[8],并建议护生在校学习阶段要加强对语言沟通能力的反思与锻炼。在专科能力护理维度中,分析显示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更希望护理人员辅助出行(32.1%)比采用医疗辅助器械辅助出行(25.5%)需求高,可见适合老年人医疗器具不够完善,人文护理更为妥贴,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意识(52.7%)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各高校构建老年特色护理康复课程,学习掌握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康复计划制订、康复器具使用等[9]。针对专科护理中如疼痛护理(34.2%)、临终关怀(25.5%)等缺乏的高需求,课程应着重设计。
3.3 基于中外老年护理教育发展讨论 老年护理作为研究老年人和老年病护理的一门跨老年医学和护理学的重要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存在经济不发达,老年护理发展滞后,老年保障机制缺乏,护理服务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10]。而美国和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便进入人口老龄化[11-12]。作为老年护理教育的先行者,美国和日本的老年护理教育起步早,培养层次完善,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式多样,师资队伍水平高,其成熟、完善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13-14]。目前,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急速到来,不断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对护理专科组织的发展方向和专科课程的设置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15]。
4.1 老年慢性病护理教学“重点化” “重点化”护理旨在突出未病先预防,已病慢护理的护理理念。老年人的患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多病性、发病缓慢性、护理周期长等[16],而护理工作对身体机能、心理健康、社会活动影响较深,涉及护理人员和家人较多,从社会经济,家庭负担等其他方面综合考虑,更需要落实贯彻“重点化”护理,重拳打在疾病种类的多发处。
4.2 老年护理课程培养体系“丰富化” 结合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发现,供给侧护理人才培养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多角度开展教学任务、积极更新老年护理观念。结合国内外教学方式,完善以实践为中心的第二课堂,其中英国丰富化的实习环境与美国UNCG[17]和KCON的教育/社区合作模式均有借鉴之处。结合我国国情,护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在老年病房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见习和社会服务活动辅助学习,强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沟通表达能力,还可以根据老年人临床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建议,增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
4.3 老年护理人员个人能力“专业化”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临终关怀(25.5%)仍有欠缺。而在对老年群体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死亡是个不可逃避的话题,如何帮助病人和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是一个护士个人专业能力的体现。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养同理心,安宁疗护是老年护理课程不断改进的方向。此外,随着护理人员总体学历的不断提高,也赋予了临床护理工作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使用创新思维提出问题、辩证性地讨论,发明改良临床护理工具,是整个护理事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老年护理人员作为供给侧角色旨在解决病人的需求。本研究立足此处,对184名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现有行业培养标准进行深度讨论。提升作为供给侧的护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培养在校护生专业能力,提升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老年护理行业,以求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并为护生课程设计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参考。建议今后的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调查对象数量,探讨更全面的老年健康照护需求,从而制订更行之有效的护理质量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