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杰,何思源,闵庆文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生计与保护目标协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自然保护的目标和路径[1]。生计是人们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基础上的谋生方式,而社区居民从事的产业活动是实现社区生计的重要路径[2]。从世界范围内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的地理位置来看,其周边社区一般都是乡村社区,其居民的生计活动长期以来依托区域自然环境条件,依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林、牧、渔等为主导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资源管理体系和本地文化,并以其系统性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了基础[3]。
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的建立往往因限制林业、渔业资源收获和经营,种养殖业的范围、方式、强度等原因降低周边居民资源利用可能性及其收入和工作机会[4-7];同时,也会因面向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能力建设而联动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多功能与价值,如提供生态管护岗位、生态体验服务供给机会、通过生态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等,从而深化或拓宽产业[8-12]。因此,在与自然保护管理的互动中,如何发挥传统产业的多元价值,促进传统产业适应于生态保护目标并保障社区福祉,是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传统产业保护和利用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当前,从产业角度解析自然保护与传统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一方面,在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关系的研究中一般将产业发展作为替代生计或生计多样化的策略提出[11,13-14],鲜有研究深入探讨产业组织模式和发展路径[15-16];另一方面,以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研究[11,17-18]主要聚焦产业本身来研究三产融合、发展的原理、路径和结果,缺乏对具有自然保护地管理背景地区的研究。自然保护地社区的产业发展不能脱离区域经济背景存在,是地方政府管理的一部分,受制也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自然保护地的社区管理也是自然保护管理的一部分,自然保护实践既对传统产业中不符合自然保护目标的发展路径予以限制,也为传统产业优化、转型提供机会[19-20]。
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的传统产业的延续往往建立在其生态经营理念之上,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农、林系统的互惠互利。例如,在斯洛文尼亚国家公园内传统土地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衔接,在实现产业发展功能的同时也为捕食性鸟类和昆虫提供自然栖息地[21]。法国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品牌管理制度,以严格的生态标准将国家公园内农产品生态稀缺性转化为品牌和经济附加值[22]。传统产业也开始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在农业普遍倡导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面向世界市场的背景下,以小农为主体经营的产业能够以特色产品服务地区市场[23],通过增强稀缺性和品牌效应来吸引外来者;同时,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经营主体在销售过程中增加产品附加值[24]。此外,自然保护地为实现保护目标,会指导和联动企业将当地社区纳入良性的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产、加工和零售业发展,并将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融合,发挥土地物质与非物质价值,实现传统农业系统和自然保护地社区的可持续管理[25]。
可见,自然保护地周边的传统产业政策目标需要与保护目标一致,需要以自然保护管理者、地方政府、社区为主的利益相关方协同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大众共同维持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和产业拓展与融合。如何践行以人为本的自然保护理念,并通过发挥传统产业的多元价值以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对于长期与多类型自然保护地共存,同时又富有社会、经济、生态和景观等价值的自然保护地尤为重要。
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在原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多类型自然保护地空间整合的基础上,旨在保护同纬度面积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武夷山地区的的茶叶种植历史久远,至明末清初茶叶生产日渐繁荣,声名远播。1999年12月,武夷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武夷山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助推了武夷山地区的茶叶产品及品牌快速走向全国及世界,带动了传统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因此,笔者以典型的茶文化系统所在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案例地,以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20 a来产业发展的主导理念、路径、结果并提出对策。武夷山茶文化系统历史久远,茶产业作为生计支柱产业是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关系的载体,通过对其产业发展与转型历程与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理顺自然保护目标、理念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透视自然保护管理与地方政府决策间的博弈,进而为其他自然保护地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首先采用历史视角,以武夷山地区的社区生计发展与自然保护实践关系为背景,分析作为重要生计支柱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组成部分的传统茶产业如何协同自然保护需求。再通过现实视角,以当前国家公园管理空间范围和需求为对象,分析传统茶产业发展协同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问题和路径。研究区为广义的武夷山市行政区划范围与其多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并集,从历史沿革看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森林公园及其统筹整合后的国家公园等多类型保护地,在行政区域上则以武夷山市为主。
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和现实视角,分别采用文献收集和半结构访谈方式进行原始数据收集。文献来源主要分为武夷山地区产业发展研究、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研究的学术文章,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以及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和数据。访谈问题针对国家公园管理局、政府相关部门、村集体与村民分别设计并以不同语言表述,但集中在3个方面:(1)茶产业系统特征;(2)茶产业的优势与不足;(3)茶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实地调研于2020年8月3—7日进行,分别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产业管理部门、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的人员开展座谈活动2次,访谈人数共18人;研究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不同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典型村落进行走访,与乡镇、村委管理人员及农户开展访谈活动11次,访谈人数22人,每场访谈时间为1~2 h。座谈与访谈都在获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录音,并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的信息编码。在对个人访谈进行到第7~8次时,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发现不再出现新的内容,因此认为现有访谈数据量已达到饱和。
主要运用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指导对文献资料和访谈文本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对文本数据不断进行比较来归纳形成研究的理论范式。研究遵循扎根理论的分析路径,在确定访谈主题与进行实地调研后,对数据进行扎根编码[26]。具体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3个步骤进行分析:(1)开放编码: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文字整理,从原始的文本及访谈资料中逐步识别并筛选出与武夷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发展与转型相关的表述,并将其进行初步概念化;(2)主轴编码:在初步概念化所获得的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范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炼归纳出相应的主范畴;(3)选择性编码:在主轴编码的结果基础上,选择核心范畴,并将其与研究问题相结合来阐释系统关系,同时再次筛选文献资料与访谈文本数据,对尚未完备的概念化范畴进行补充,并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重组和维度抽取,不断循环“资料分析—概念形成—整合重组—理论提取”的过程[27]。
1.2.1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通过将文本资料分解、比较、概念与范畴化,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操作编码的过程[28]。通过将文本资料中发现的相同或相近的类型进行归总并命名,进而确定相应的概念和维度。研究人员通过将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将资料不断对比提炼,得到可以反映武夷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初步概念化分析(表1),为主轴编码奠定基础。
表1 武夷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初步概念化分析结果示例
1.2.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建立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用以表征各个范畴之间的有机关联[29]。进一步反复比较开放编码中初始范畴中的现象、内容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主要影响因素,充分考虑武夷山地区茶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路径及其与自然保护管理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最终将文本初始概念聚敛为8个主范畴(表2)。
表2 武夷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主轴编码范畴提取
1.2.3选择性编码
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选择性编码结合主轴编码获得的结果以及原始文本数据中所反映的现实问题,以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现状-内在问题-应对策略”为逻辑提取核心范畴,筛选出在自然保护地管理目标背景下与社区产业转型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编码,结合调研和研究主题,以“近20 a来茶产业发展路径”“茶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成效”和“茶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问题与国家公园管理下的协同困境”这一逻辑主线来涵盖上述编码所得到的范畴。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原始访谈文本及编码数据,发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及关系,因此判断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茶产业转型与发展”的编码已达到理论饱和状态。基于上述编码结果,通过呈现原始资料与数据的编译过程,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回顾演绎,并结合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现实需求提出传统产业未来的优化方向。
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茶产业被武夷山政府列为农业主导产业。近20 a来,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茶产业生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茶叶品牌效应提升以及茶旅融合发展(图1)。
地方政府带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在文献研阅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研究将其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首先,通过正负两方面举措推动全产业链的生态化和标准化管理。在正面提升方面,进行生态茶园建设、改造和茶园科学管护,改良茶叶品种,使用生物农药、农家肥和有机肥,开展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和生产技术交流活动,以此引导茶农保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负面管控方面,持续开展茶山整治专项行动,打击违规非法开茶山和违规改扩建厂房的行为,对违规使用农药及农残超标进行监管和处罚。其次,推动龙头企业带动散户茶农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提高茶产业规模化经营;鼓励产业链延伸,推进茶叶加工区、精加工区建设,发展食品、工艺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企业,并引进包装、设计等生产配套型企业协同发展。第三,进行区域尺度的茶叶品牌创建、宣传和维护。在品牌创建方面,武夷山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统一规范岩茶商标、生产管理和产业转型方向;在品牌宣传方面,地方政府始终致力于以展会、多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方式进行茶文化推广和市场营销;在品牌维护方面,进行茶叶质量管控,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商标认证和地理标志的申报使用管理,组织民间开展茶叶质量评比并开展农药市场管理和茶叶市场专项整顿与品牌打假。最后,以茶文化为内涵,促进茶旅融合。通过发挥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吸引力, 并以茶企为主体,以体验、展示、销售等多种方式发挥茶业的观光科普、研学体验、休闲度假等多重功能,实现茶业跨界融合,协同转型发展。
为推动传统茶产业和茶农生计的转型发展,地方政府提供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图2)。研究将保障措施总结为政策、资金和服务3个方面。在政策引导方面,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各类管理措施。2008年武夷山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一系列规范性管控文件指导茶山综合整治,严控茶山开垦行为,并于2013年起明确规定全面禁止开垦茶山,较早在国内实现了茶山的规模管控。为规范传统茶叶生产转型方向,2016年后武夷山市政府发出多项指导意见推进武夷山茶产业转型升级,以传统茶叶生产系统为基础,促进茶业由传统生产为主向传统与现代生产兼容转变。同时借力于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和非遗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文化禀赋,持续挖掘传统茶叶生产系统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单一茶叶营销向茶文化、茶旅游观光综合营销转变,单一茶叶产品加工向多元产品精细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转变。在资金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保障政策实施。自2016年起,武夷山市财政每年安排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生态茶园建设和茶旅项目。相应地,金融机构也推出一系列优惠信贷措施解决茶农茶企资金周转。在服务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强化现代茶业科技服务和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加强对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搭建茶叶电商平台和物流服务网络。
近20 a来茶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态化、标准化和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图2)。在经济效益方面,茶产业现代化、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明显提升,不同规模茶业生产加工者逐步在产业链上进行分工合作,传统茶农的市场意识逐渐提升,收入显著提高。在生态效益方面,茶山整治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间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随着生态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业生态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效益方面,茶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大批就业岗位,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取得一定成效;茶叶生产制作等传统工艺逐渐形成传承人制度,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茶产业在经历了近20 a的发展和转型后,尽管各类效益具有明显提升,但产业整体还存在一些典型问题,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过程中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其3个转型方向对典型问题予以分析(表3)。
表3 武夷山茶产业转型发展典型问题
产业从业者以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茶农为主,家庭式加工厂广泛而密集分布,带来几类突出问题。武夷山地区的茶农家庭集种茶、制茶、卖茶于一身,难有余力发挥茶业多功能,使得单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茶农分散生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难以执行和监督生产设备、加工条件、技术水平、操作规程、质量安全管控等标准,这使得茶叶质量不稳定。同时,龙头企业与茶农的关系大多限于松散的买卖关系,不同规模从业者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品牌合力不足,龙头和梯队效应不明显。
茶产业品牌提升策略存在对生态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品牌定位与区域生态保护的脱节。武夷山地区历来重视饮茶文化,这也使得对茶叶的品牌定位和宣传偏重产品及文化内涵,茶叶生产侧重人力资本价值(如制作工艺等技艺和文化传承),轻自然资本价值(如茶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和服务价值),传统茶叶生产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及其生态知识价值被忽视,由此导致在市场营销时茶叶宣传缺乏理性,过分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身价品味的关系,引起价格哄抬和虚高。一方面茶山的传统生态种植受到市场经济冲击,造成现代茶园的生态理念缺失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市场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产品较多,口碑受到影响,茶农的市场风险增大。
部分规模性茶企尝试从茶旅融合层面进行突破来降低单一产业风险,但目前的发展存在定位偏差。在旅游资源价值定位上,缺乏对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和项目较为单调,在文化展示上流于表面,缺乏生态底蕴、科学性和由此而来的高附加值产品。同时,缺乏与专业文旅机构的协作,在进行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时无论是规模化茶企还是小规模茶农均在管理资金、人才和理念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
上述传统茶产业发展的典型问题在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时期持续存在,呈现为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同困境(图3)。首先,茶叶生产与国家公园管理尚未融合。一方面,与传统知识未能融合。例如,国家公园管理严禁“客土”更新土壤肥力;为控制松材线虫病,国家公园禁止松木进入,但上述2种传统生产所必备的条件尚未找到合适的可持续替代措施。另一方面,适度规模化受到制约。例如,茶叶生产加工设施更新维修阻力较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茶农的基本生计以及对维系传统农业系统的信心。其次,茶叶生产与生态理念尚未协同。一方面,茶叶生产科技支撑不足。例如,对茶叶品质主要依赖主观评价,缺乏科学检测、分等定级以及生态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缺乏市场规范,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滥用地理标志等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稀缺性难以体现,生态附加值难以真正实现。再次,茶产业旅游化拓展尚未融入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的生态游憩规划尚未落地,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和游憩管理被割裂,茶农及其社区的旅游服务参与机制仍不明确。
研究发现,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完善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传统产业提升、转型和发展联动不足。社区发展本身是地方事权,但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方向受限,地方政府对国家公园多元管理目标存在疑虑。
历史视角下的武夷山地区传统茶产业转型研究表明,生态本底虽然是茶叶种植的基础和保障,但在茶产业转型过程中,仅有茶产业的生态化这一途径来保障当地的生态资源基础,以地域品牌进行产品价值的提升以及以茶带旅的发展方式来拓展茶产业,都未能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产业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变。经济发展作为地方政府事权,在产业发展上总体还是体现了对于产业化、规模化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对于不同规模经营者的分工、联动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一致对外的品牌效应重视不够,在尊重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形成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上认知不足,对茶旅产业间的规划联动、自然保护的社会经济效益理解不深,从而导致生态价值难以体现,文化价值流于表面,自然保护和乡村发展在区域尺度上尚未形成相互支持与协作。
研究也发现,虽然茶农散户经营为主的局面长期以来并未有明显改变,但产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变化,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标准化管理和产品生态价值的实现呈现出一些自下而上的探索。茶业合作社的作用在产业前端体现在整合散户茶山进行规模化管理和购买化服务上,如以争取有机生产补贴、生产资料折扣、统一完善生产设备设施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在后端则体现在对不同茶农的初制毛茶进行统一分等定级、细分产品市场、开拓不同经销渠道并使用合作社统一商标售卖上。同时,对于生态理念的科学阐释也在逐步增强,出现了对于茶园生态的长期监测活动。
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需要进一步认识传统产业中丰富的经济、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多功能和复合价值,理解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变迁中的区域产业兴衰历程,从匹配国家公园管理理念和对标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角度,在茶产业和茶旅融合发展中融入更多的生态观念和科学理念。为此,研究提出武夷山国家公园茶产业经营理念的转变方向和以茶带旅的产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目标。
首先,以建立国家公园品牌为目标,强化从茶叶种植到产品的基于科学指标的管理体系,以客观指标体现稀缺生态资源对茶叶品质的贡献,全面提升茶产业生态化水平。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契机,在尊重茶叶生产传统知识和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科学指标体系的建设和管理,适当弱化茶叶地域差异,强化生态特质,以国家公园绿色品牌一致对外。
其次,从不同生产规模茶业从业者经营差异出发,构建茶农之间、茶农与茶企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推进区域上的规模化管理和后端产品规模化经营。由于分散经营、中小规模的茶农在武夷山地区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武夷山地区进行空间上的集约化规模生产既不符合生态保护需求,也违背茶叶种植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过,差异化经营规模可以与完善的产业链专业分工进行匹配,以合作社促进茶山整合的规模化管理和提升社会化服务程度,让龙头企业的收购和加工成为拓展茶农销售渠道,稳定收入来源,提高品质标准的保障,也有利于确保龙头企业获得足够生产资料开展精深加工,从而促进茶业产业链的延伸。
第三,以提升自然体验质量与推进文化传承相结合为目标,拓展茶产业在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与游憩管理中的功能。茶农对茶山生态特征的认知和对茶园的管理能够为自然景观和茶园景观的体验提供导赏;茶叶生产过程能够提供季节性的农事观摩、体验等。通过进行村庄规划并与国家公园生态游憩规划对接和落实,创新资源有偿利用机制、探索特许经营制度。通过特许经营项目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使不同经营规模的茶产业从业者能够面向不同目标群体提供细分的、差异化的服务,包括一般游线上的大众交通、食宿,茶艺修行和茶俗体验,生态体验路线上的补给点等,同时引导管理者、社区居民、特许经营者以及访客等多元利益相关者践行负责任的、生态友好的行为。
研究从历史视角出发,分析了近20 a来武夷山基于茶文化系统的传统茶产业转型发展理念、方向、路径、措施和成效。研究发现,茶产业转型发展还未能很好地与自然保护管理需求形成高层次的良性互动。传统茶产业生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茶叶品牌效应提升和茶旅融合发展这3个主导方向在具体路径实施、制度保障下取得了相应成效,但在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的背景下,需要立足国家公园建立理念和管理目标来重新思考其实现方式。
武夷山传统茶产业在继承历史问题和满足现实需求时产生的典型问题集中体现在产品生态价值的科学评判与实现、文化价值的识别与传承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与共识上。在我国现实国情下,自然保护与乡村发展不能是互相独立的2个事业,乡村社区生计发展所依赖的土地利用和资源使用也不能与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完全割裂,这就要求在宏观层面上产业政策与生态保护政策互不矛盾,在微观层面上社区生计活动与生态保护互相兼容,在区域空间规划和管理中地方政府与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就自然保护管理涉及的社区产业发展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自然保护地内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立足本土生态知识,形成科学管理标准,联动差异化生产经营者,寻求多种增值服务机会,从而促进茶产业形成有特色的生态化体系和发挥多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