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涛,于潇涵,杨熹
·经络腧穴·
从古代制车部件“轐”论伏兔穴的命名及功效
杨俊涛1,于潇涵2,杨熹3
(1.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院,成都 610199;2.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成都 610014;3.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通过考证古代车舆部件“伏兔”的形态和功能,并与股四头肌形态和功能进行比较,认为伏兔穴的命名是根据古代车舆部件“伏兔”而来,伏兔穴则是由解剖部位演化而来,据此还原与发挥伏兔穴的功用。
穴,伏兔;股四头肌;文献研究;腧穴
伏兔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股前区,髌骨上缘上6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底下为股直肌肌腹,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疝气,脚气等。伏兔穴同犊鼻穴、鱼腰穴等一直被认为以动物形态命名的代表腧穴,而笔者认为该穴的命名是根据一种叫“伏兔”的古代车舆部件而来,强调的是伏兔穴具有类似于“车伏兔”的形态和功能。
《针灸大成》:“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上有肉起如兔之状,因以此名。”后人多附会之,如《会元针灸学》所说“伏兔者,伏是潜伏,大腿肉肥如兔,跪时肉起如兔之潜而不伏也,故名伏兔”。《高式国针灸穴名解》:“人当跪坐之时则腿足气,冲至两膝以上,则两股直肌,肌肉紧绷,推捏不动,犹兔之牢伏也。”主要从伏兔穴的形态解释了伏兔穴,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
而丹波元简于《素问识·卷七·水热穴论》篇按:“伏兔诸家以为足阳明经穴,恐非也,此盖谓膝上有起肉如兔状,故名之。又据辅骨考之,取义于车伏兔‘輹’,一名伏兔。又作‘轐’,《考工记》郑注:伏兔也。贾疏云:汉时名,今人谓之车屐也。”在《释名·释车》篇有释“屐”者:“屐,似人屐也。又曰伏兔,在轴上似之也。”再考《周礼·考工记》有关于“轐”的记录,“六尺有六寸之轮,軹崇三尺有三寸,加轸与轐焉,四尺也”。而这个“轐”的释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解释“轐,车伏兔也”。周代出土的墓葬中就多次发现伏兔,而在秦汉时期车舆中伏兔已普遍使用,《考工记》中不仅有“轐”之名,尚有“伏兔”之说,“良輈环灂,自伏兔不至軓,七寸,軓中有灂,谓之国輈。”可见“伏兔”一词出现时间较早,丹波氏从《考工记》中提出了伏兔穴的命名来源参考性很高。
高式国先生在注解伏兔穴名时提到过“车轴两端着轮之处,亦称伏兔,其处嵌镶铁键,取其耐磨,此铁键俗称车钏”[2]。高氏所描述的应是车轴与车毂之间的防磨垫,而并非伏兔。
关于车伏兔的功用,发现各类观点众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支持固定作用。结合前文郭宝钧先生对伏兔的描述可知,如果没有伏兔支持,舆底则无法与轴贴合,必将左右倾覆。伏兔上承舆箱,下接车轴,清代阮元在《制车图解》中描述“轐在舆底而衔于轴上,其居轴上之高与辀围径同,至其两旁,则作半规形,与轴相合,而更有二长足,少锲其轴而夹钩之,使轴不转钩,轴后又有革以固之,舆底有轐则不致于轴脱离矣”。由此可知伏兔下有轴槽与车轴咬合,又以丝革捆缚,起到了支持固定车厢与车轴的作用。第二,缓冲作用。《周礼·考工记·轮人輈人》有描述“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在车輈与轴之间尚有一个“当兔”,这样车舆底部与轴之间就有两个“伏兔”和一个“当兔”。“伏兔”和“当兔”皆以“兔”形来命名,是车舆与车轴之间的“介质”,来自车轮的震动通过介质可以部分被过滤,类似于现代汽车的“减震弹簧钢板”,是古代制车时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减震措施[3]。
长久以来,“伏兔”是被当作穴位对待的,《针灸甲乙经》开始就明确了其定位、归经,后人论述也几乎不逾规矩,而阅读《灵枢·经脉》篇中足阳明“是动则病……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时,膺、乳、气街、股、骭、足跗皆为部位名称,并列举时为何会有一个“穴位名称”单独出现?通过对比《黄帝内经》中出的其他“伏兔”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中“伏兔”多是作为解剖部位名称存在的,是与背、髀、腓、踝等意义并列。古人针灸部位比较广泛,包括筋、脉、肉、皮等,很多诊脉、刺脉的部位后来演变成腧穴[4]。笔者认为“伏兔”开始是作为人体解剖部位的名称,后经逐渐演化而成腧穴名称。根据《针灸大成》伏兔穴的定位描述“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可以认为伏兔作为解剖部位结构时对应的应该是现代解剖的股四头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股中间肌肉、股直肌部分,而股四头肌在功能上为一个整体,故如是说)。伏兔穴从部位演变成一个腧穴可以方便医者辨识和操作,更有利于腧穴的规范化,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后人对该穴位原始意义的理解。
周楣声先生在《针灸穴名释义》中提出“伏兔只是古代的一种形容词,并无特定意义”。而笔者通过整理发现,股四头肌不仅抱于股骨的形态与伏兔抱于车轴的形态相似,而且功能方面也十分契合。第一,股四头肌的支持固定作用。股四头肌由四块肌肉组成,肌腱的中央部纤维索,自髌骨向下止于胫骨粗隆,形成髌韧带。髌韧带扁平而强韧,其浅层纤维越过髌骨连于股四头肌腱,是构成膝关节最强有力的韧带。在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和维持身体动态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股四头肌的缓冲作用。股四头肌是完成伸膝动作的主要肌肉,同时是屈髋肌群的重要组成者,在完成下肢的动作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机体运动时会对下肢产生比较大的作用力,在完成跑跳、下楼梯等动作时,股四头肌可缓冲巨大的势能,以保护髋、膝关节及内脏等其他器官。
通过以上对比,伏兔穴(股四头肌)和古代制车部件“轐”的形态和功能方面都具备相似性,而“伏兔”的指代也经历了从解剖部位名称部位统一规范成穴位点的变化,符合古代腧穴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伏兔穴命名是根据“车伏兔(轐)”而来,命名包涵腧穴部位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各类文献目前对伏兔穴的主治疾病的记载主要包括腰膝冷痛、下肢痿痹、脚气、腹胀少气、疝气、狂邪鬼语、瘾疹、头重、妇人八部诸疾、风劳逆气等。伏兔穴作为提高股四头肌功能相关的主治功效,如膝关节疼痛、中风后下肢活动不利、股四头肌萎缩等病症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基于伏兔穴为解剖部位演变而来的分析,笔者认为可将伏兔穴的作用范围扩大至整个股四头肌,而非局限于一个腧穴点。腧穴命名是理解腧穴主治的最直观的方式,命名后面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是还原腧穴古典功用的切入点。
患者,女,56岁。主诉为双侧膝关节疼痛2年余,复发加重1个月。2年多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膝关节酸软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明显,后左侧膝关节亦出现上述症状,负重久行后可伴有双侧膝关节肿胀,休息时症状缓解。患者症状反复,行膝关节影像检查提示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伴双侧膝关节积液,双侧膝关节骨质增生,经多次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轻度缓解,1个月前患者久行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发作,休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既往体健,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查体示双侧膝关节无畸形,肿胀不甚,皮温不高;双侧髌底压痛;双侧髌骨摩擦试验(﹢);双侧浮髌试验(﹣),右侧Ⅱ度积液,左侧Ⅰ度积液;双侧膝关节抽屉试验(﹣),双侧侧方试验(﹣)和双侧挤压研磨试验(﹢﹣)。VAS评分7分。双侧膝关节正侧位提示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伴积液,双侧膝关节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病(肝肾不足),西医诊断为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处方取大腿前九针[5]、冲门、鹤顶、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透阴陵泉。大腿前九针以0.30 mm×75 mm毫针斜刺,针尖朝向膝关节方向,得气为度;阳陵泉以0.30 mm×75 mm毫针直刺,透向阴陵泉,要求“双得气”;其余腧穴以0.25 mm×40 mm毫针直刺,得气为度,其中针刺冲门穴(取股动脉外下方1 cm初)时要求针感放射至大腿前方[6],隔日取;均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症状较前缓解。VAS评分3分;继续依前法治疗,治疗频率每周2次,配合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训练。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随访2个月未复发。
股前九针取穴方法为自膝关节髌骨上缘至股骨大转子连线分为4等份,每等份交界取一弧线,共3条弧线,沿3条弧线再分4等份,每等分交界初各取一处,即股内侧三针排刺股内侧肌,股外侧3针排刺股外侧肌,股中间3针排刺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主要对股四头肌排刺,较单独取伏兔穴范围增大,取穴范围涵盖整个股四头肌;冲门穴下有股神经分布,轻微触碰神经引起局部放电感可达到激发“卫气”剽悍滑利的感觉,从而激发股四头肌功能;足少阳之筋“结于膝外廉”,“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其病“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且阳陵泉为“筋会”,关节不利可取;足太阴之筋“络于膝内辅骨,循阴股,结于髀”,取阳陵泉透阴陵泉不仅可以配合鹤顶、内外膝眼等发挥腧穴局部作用,同时也是循经取穴治疗经筋病候的运用。该刺法主要可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同时降低其张力,缓解骨关节面负荷从而改善疼痛。
[1] 郭宝钧.殷周车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8-29.
[2] 高式国.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5:70.
[3] 朱思红,宋远茹.伏兔、当兔与古代车的减震[J].考古与文物,2002,(3):85-88.
[4] 黄龙祥,黄幼民.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
[5] 李志道,李平.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1-162.
[6] 杨俊涛,于潇涵,李兰媛.李志道教授冲门穴定位存异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8,38(11):1212-1214.
2021-12-29
1005-0957(2022)10-1046-03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课题(ZY201802109)
杨俊涛(1992—),男,医师,硕士,Email:yangjt1214@163.com
杨熹(1981—),女,副主任医师,Email:cqliao@163.com
R245.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22.1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