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萌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第41条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内古籍的保护,根据自身条件采用数字化、影印或者缩微技术等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并通过巡回展览、公益性讲座、善本再造、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加强古籍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古籍的保护和数字化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
图书馆在法律上有传播古籍的义务,在专业性上也具有推广古籍的优势。但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古籍室与文化机构注重古籍的修复和传承,但对其推广有限,着重体现在图书馆官方号较少、视频更新频率低以及播放量较少等方面。
古籍对现代人来说,往往是晦涩难懂的,其主要集中在形式、内容两个方面。
首先,从形式来说,古籍大多使用繁体及文言文的书写方式,在排版方式上主要以竖排为主,还有部分古籍的句读存在争议,不利于现代读者理解。
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很多古汉语词汇的含义与现代不同,比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张良、陈平蹑汉王足”“蹑”字在现代汉语中意思是“追踪,跟随,轻步行走的样子”,但在此处是“踩踏”的意思。这些语义差异,容易造成读者难以理解文本。
以上因素导致普通读者和古籍之间的鸿沟逐渐扩大,使现代人对于阅读古籍有畏惧心理。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古籍作为文物的一种,具备较珍贵的价值属性,在保存条件上比较苛刻,温度、湿度甚至酸碱度都会影响其保存,这也就决定了古籍无法大范围刊印传播。
在古籍的数字化上,往往也面临着重重阻碍:从古籍底本再刊印所造成的种种版本误差,再到古籍的分布、分散,以及没有统一的检索系统等。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大多数图书馆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上,从而导致很多古籍只能“束之高阁”,缺乏可行的传播途径。
信息海量性是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之一[1],面对大量的信息,受众更愿意接收娱乐化或者容易理解的视觉内容,沉迷于快餐式的信息输入,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图书阅读。
古籍涉及的范围较广,理解古籍中的文本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也要对不同典籍中的记载注释融会贯通,这通常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在快节奏社会下生活,习惯碎片化、零散式、快餐化的受众对复杂、难懂的古籍难以提起兴趣也是情理之中的。
在古籍的数字化道路探索上,央视曾经推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不同年龄段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与古籍的兴趣。例如在2020年3月,喜马拉雅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曾发起“古籍唤醒计划”,上线数百部古籍类专辑,建立了全网首个音频古籍知识库,打造了传统文化爱好者交流社区,可见以古籍为创作基石的新媒体作品具备着优良的传播环境。
当前,短视频受众数量激增,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 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2]。由此可看出,我国网民的短视频用户群体较大,如此庞大的一个受众群体给予了古籍数字短片推广的空间。
在短视频兴起、人们对于视觉类文化传播要求更高的大环境下,古籍传播者进行分众化传播和“小众”市场的开拓十分重要[3]。于是,各大新媒体平台大量与“古籍”相关的短视频应运而生。
在播放平台上,不同平台对于古籍相关内容的生产与反馈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体现出分众传播面对不同的媒体形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会产生点对点的多样传播效果[4]。
由于受众对古籍相关创作题材多样化的要求,平台的运营者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激励计划与推广方案助推内容生产。
以视频平台对于古籍的“活化”计划为例,字节跳动于2021年6月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定向资助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珍贵典籍修复、活化利用和人才培养,并匹配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资源,发挥自己的创意传播优势,探索古籍与短视频相结合的新路径。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制订了“四个一百”专项扶持计划,即开展《永乐大典》“湖”字册等100册(件)珍贵古籍的修复、培养100位专职古籍修复人才、扶持100位古籍创作者、讲好100个古籍故事。
在国家相关基金会与互联网企业都对古籍纪录片采取积极政策的大背景下,古籍数字短片的传播与发展无疑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古籍知识,可以拉近珍贵古籍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新媒体环境赋予了古籍新的生命力与传播可能性。
本文所提到的数字短片泛指短视频,即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发布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的视频。笔者及摄制团队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的研究,就古籍数字短片的实践进行了多样化探索。
摄制团队对《事物纪原》《农政全书》《农声》这三部出自华南农业大学古籍室的珍本进行再创作,并以文言短篇小说集《觚剩》辅助理解古籍内容,完成了《如果古籍会说话》系列数字短片。
以下将以摄制团队的创作实践为主,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拍摄古籍相关短视频的三条实践经验。
剧本创作是制作古籍数字短片的前提,团队成员认识到,将置于书架之上的古籍善本转化为以视听元素为主的视频脚本,素材的挖掘与验证引用的相关史实十分重要。
“如果古籍会说话”系列纪录片所采用的古籍都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该古籍室是以古农书为核心、岭南地方文献为补充、华南农史文献为特色的大型资料库。
团队利用所藏古籍的资源优势进行剧本创作,分别从作者生平背景、专业学者发表的论文及史书三个渠道对古籍进行研读和考证。
首先,团队成员从作者生平入手进行剧本撰写。以《农政全书》为例,其作者是明朝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所以剧本的撰写从近现代农史专家、农史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梁家勉先生的著作《徐光启年谱》入手,力求从其笔下徐光启的生平,探索《农政全书》的创作脉络。
团队成员细读年谱。结合年号和对应时间点的历史境况领悟梁家勉先生这样撰写年谱的原因,逐步挖掘出可以用作剧本编写的闪光点和戏剧冲突内容,初步探寻将典籍向视听语言的转化。
其次,团队成员通过研究相关专业领域的论文对材料进行补充。比如,《农政全书》是何时、如何流传到日本,团队成员通过研究相关的论文进行溯源,寻求最可靠的支撑信息,最终确定采取以徐光启的经历和《农政全书》的书写脉络交替的双线叙事模式。
最后,阅读其他史书资料。其目的是补充古籍里没有的背景知识,串联书写脉络。通过通读明史,创作者了解到了明朝的政治背景与农业发展情况,这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剧本与农业相关的用词和细节。另外,创作者阅读了唐史、宋史以及一部分清史,目的是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情况,以求短片的视野更加广博,内容更加充实[5]。
在对语言细节的校正方面,笔者借助《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多本语言学教材,对五部古籍经典中的语言运用进行细致研究,以保证剧本语言应用与古汉语词汇使用的严谨性。
青少年是短视频最主要的受众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App的未成年人有65.6%。根据受众心理选择机制,该系列短片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剧情、出镜演员两个维度对视频生产内容作出了风格预设。
以《事物纪原》微短片为例,该短片在剧本的创作上选取了较为大胆的创作方式,将古籍拟人化为“书魂”,与现当代学生产生跨时空对话,缩短了现当代人与古籍的距离,同时也方便以第一人称视角更好地表达古籍故事与内容。
在《事物纪原》微短片中,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的主人公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关于“木车流马”来源和历史背景的疑问,于是去查阅相关古籍资料。因学业问题困扰而去查阅图书馆里的资料书和古籍,也是处于大学生活的青少年常见的情况,这样的场景设置更能使短视频的主要用户群体青少年产生共情。而有相似经历的观众会自己成为“二传手”,将视频分享给更多人。
在演员的选取上,选用了曾经受过专业播音主持培训、具备良好出镜形象的女大学生。在保证画面质量、解说词的流利度与可听性的前提下,这样的选择更能贴近“眼球经济”时代人们的视觉需求。
从传播环境出发,五本被摄古籍都出自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馆藏,所以在剧本的背景设置上,应与华南农业大学这一传播环境紧密联系。以《农声》微短片的剧本脉络为例,团队成员从图书馆的古籍资源出发,综合了历史、农史、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史。团队成员首先发现华农校友黄承先与《农声》有联系,以此为基础,查阅到其曾负责编辑《农声》出版工作,并以《农声》为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农民革命运动精神。团队对这些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传播环境对传播活动即微短片摄制有重要影响。
从传播主体出发,《农声》微短片在呈现上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利用主持人讲解、历史系教师解读、旁白题词解释说明等多种方式表达内容,以不同视角对短片进行诠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无论是从馆藏古籍所在学校的校史背景出发,还是邀请校内专家对古籍进行解读,丰富传播主体的内容,这些尝试都激发了该地域视频受众的观看兴趣,容易引起其共鸣。
研究选定的几部古籍的主要拍摄场地为华南农业大学古籍室,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说,强光照和紫外线会导致纸质文物脆裂泛黄,所以古籍室一般采用深色玻璃和低瓦数紫外线光源,这使拍摄时的打光与照明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确保画面整体效果的亮度达到需求,摄制过程中采取了反光板与补光灯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古籍不受损的前提下提升了画面质量。
在拍摄过程之中,不乏对古籍的特写镜头,这就需要取出古籍进行拍摄。摄制团队与负责古籍管理的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在取出、翻阅古籍的过程中坚持佩戴白手套,同时在翻阅完成后将其妥善归柜。
本项目在华南农业大学古籍室专业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拍摄,最大限度实现了对古籍的保护和利用。
截至2022年6月,团队制作的“如果古籍会说话”系列短片于华南农业大学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官方账号以及微博账号的投放情况见表1、表2,多数反馈为“我农(华南农业大学)牛”“大制作”“好棒”,受众普遍认为该类古籍微视频的投放可以有效激发青少年对古籍的兴趣。
表1 B站账号农史古籍系列微纪录片相关数据
表2 微博账号话题浏览与微纪录片相关数据
由此可见,无论是脚本的策划,还是摄制过程中对于各种必备要素的取舍,制作方都要时刻注重受众需求和受众心理,将尘封于书架的古籍转化为受众更容易接受的短视频。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发掘现有古籍资源,将其转化为受众更易接受的视听语言,可以使其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创作者要更多专注于剧本创作与视听语言的有序组合,这两个要素是在新时代促进古籍再传播的关键。做好古籍在新时代的转化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重新活化,更能使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少年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