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实践教学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

2022-10-28 13:17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创作

张 沐

(荆楚理工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能将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创作思维、拍摄与剪辑技能等用于就业岗位的实际操作当中,这些岗位对专业人才既有技术性要求,也有创作思维要求。然而地方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实践技能赶不上高职院校,人才与行业脱轨,不能为传媒机构所用。究其原因,近十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普遍出现实验设备不足、教学偏理论化、缺乏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理论课和实践课缺少联系、校外实习走马观花等问题。各界则呼吁用增设实践课时和实验设备、课余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主创作、适量引进经验丰富的媒体工作者、创建集产学研活动于一体的工作室、搭建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以上几项改革在推进数年后,应用型高校已逐步从理论向实践教学转型,并提倡开放实践教学,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开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以期找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可行方法。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众多艺术类院校和综合院校相继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原先是为培养给广播和电视媒体提供内容的人才,但近十年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宣传类视频的需求增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面向全媒体转型。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根据“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广播电视类专业)”,紧扣学校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方针,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艺术修养、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广播电影电视机构及其他传媒、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编辑、制作、音响设计、灯光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适应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课程体系来看,荆楚理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课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即专业选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文化创新三部分。其中,个性发展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大三起从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交叉复合类、创新创业类四个方向中进行选择修读,学生所修课程不统一,因此不在本次研究讨论的范围之内。笔者将专业主干课程及集中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文化创新相关课程按照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2017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

从表1可以看出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几条清晰的脉络。(1)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穿插,理论课与实践课穿插。如在低年级设置《现代汉语》《逻辑学基础》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为高年级的《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做文化知识储备;进入高年级后,设置《传播学概论》《影视美学》等课程,为《影视导演》《广告创作》等课程打下文艺素养基础。(2)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绑定,明确部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如《摄影技术与艺术》《影视摄像技术》《影视灯光与照明》《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和《微剧创作》构成先后关系;另外,集中实践课亦都是专业必修课程的深化,如《现场报道实训》是对《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及其实训课的综合应用及训练。教师授课时,在知晓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减少重复内容,促进知识迁移,使专业课形成一定的系统。(3)部分课程理论和实践配套,或实践课本身包含这门课的简史等入门理论性知识。如《影视画面编辑》和《影视画面编辑实训》分为两门课进行;而不完全配套的理论和实践课则以多门理论课交叉成为多门实践课的基础,如《影像语言》和《影视画面编辑》几乎是所有实践课的理论基础;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交叉结合,以期在一定的理论体系下支撑学生的实践练习。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以上三条脉络下,形成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以及从低年级的先修课程过渡到高年级的后续课程,再到集中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文化创新中进行创新性综合应用的课程体系。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课程及教学条件

1.常规实践教学及教学条件

该课程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课以及集中实践均属于教学计划中的常规实践课程。常规实践课程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已陆续建成7个校内实验室,并与荆门广播电视台、多家本地及外地的传媒公司合作搭建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除在实验室进行校内实践教学外,也逐步开放教学环境,从合作单位聘请媒体从业人员开展讲座和授课,将部分集中实践放在基地开展,如《现场报道实训》和《广播电视媒体行业认知实习》,安排学生参观广播电视台各部门,参与实际的节目制作和真实新闻的现场报道,促进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2.开放实践教学及教学条件

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先行者北京联合大学的专家认为,采用开放实践教学是对正常教学计划的有力补充,开放实践教学不仅是实验室环境方面的开放,还包括校内外其他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相关的人力、环境及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主要指在教学计划内的实践课程之外增加的研究创新性实践,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竞赛、科研项目、科技活动,或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开展。也有专家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有支撑文科专业群综合实践教学的动态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具体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础环境,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联合企业、政府搭建校内外的实践平台和产学研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政企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和创办公司,自主进行社会实践。由此可见,开放实践教学含义甚广,但无论是开放实践课程和产学研活动或是开放实践平台,目的都是给教学提供与行业和社会接轨的、真实的实践项目。

本专业在10年发展的过程中稳步拓展产学研活动,有意识地将校外资源引导至校内,或将学生引导至校外,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和机会;并逐步实行“导师制”,贯穿大学四年,由导师指导学生以创作微电影、微纪录片、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开放实践教学,每一届均有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通过此类开放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处理行业和社会性选题时存在创新实践能力有所欠缺的问题,该问题会导致学生在就业后,其所学知识与行业现状无法很好衔接,或难以迅速适应工作要求。基于此,笔者以微纪录片创作开放实践为例,分析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一步的教学改革。

二、微纪录片创作开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知识背景及成果

(一)微纪录片创作开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开放实践教学预期能实现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和既定目标制定计划、展开行动的项目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使教师获得一手的教学经验,形成在项目中教学的思路;(2)将教学活动放置在真实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调动和整合专业知识解决现场问题,提升学生主动创作的意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锻炼学生通过取舍和组织信息以清晰表达主题的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和不同拍摄对象接触,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和采访能力,通过走访不同拍摄地区,增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了解以及对拍摄地文化的熟悉度,掌握通过视听作品传播文化内涵的技能。

(二)微纪录片创作开放实践教学的知识背景

微纪录片创作的先行知识主要来自以下专业主干课程:贯穿全过程的是《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以下简称《纪录片》);策划阶段有《广播电视编导基础》(以下简称《编导基础》);拍摄阶段有《影像语言》《影视摄像技术》(以下简称《摄像》)、《影视录音与编辑》(以下简称《录音》)、《影视灯光与照明》(以下简称《灯光》)、《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以下简称《采访》)、《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实训》(以下简称《采访实训》);剪辑阶段(含解说词撰写)有《现代汉语》《影视画面编辑》(以下简称《画面编辑》)及《影视画面编辑实训》(以下简称《编辑实训》);另外还有对结构作品有帮助的《逻辑学基础》(以下简称《逻辑学》)。

(三)微纪录片创作开放实践教学的成果

笔者从2016年以来指导学生开展多次开放实践教学,其中微纪录片创作形式的有以下4次:(1)以贵州、广西苗寨种植梯田为题材的《坚守的三代》,时长9分钟,获得“2016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新闻采编类三等奖;(2)以荆门市钟祥市莫愁村美食为题材的《舌尖上的莫愁村》,时长7分钟,获得“2019年度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微视频类二等奖;(3)2016年申请并获批立项“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作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题材的作品《瓦砾之下》,时长15分钟;(4)2020年申请并获批立项“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作以2020年疫情期间及疫情之后的武汉志愿者及市民生活状态为题材的作品《武汉.Live》,时长9分钟,获得“2022年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新闻采编类三等奖。

其中《武汉.Live》以笔者的教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荆楚文化视听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和4名大三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纪录片《武汉.Live》的相互融合为落地手段。该次创作在2020年武汉突逢新冠疫情后开始策划,决定从疫情后的时间点入手,以武汉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在经历病毒浩劫后努力调整自己,使生活步上正轨的具体行为,横跨人物在当下的活动以及对疫情的回忆和对将来生活的计划三个时间向度,展现武汉市民不放弃希望、顽强生存、永远向前看的开拓、进取和爱国等精神,从中体现传统荆楚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作品制作完成后被投放至哔哩哔哩并参与活动“新一轮疫情来临,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获得600余次的播放量。以《武汉.Live》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该片是笔者最近一次指导学生创作微纪录片,结合了此前开放实践教学的经验;(2)该片以学校所在地的荆楚文化作为表现对象,相较其他地域文化,师生都更为熟悉;(3)作品制作完成后被上传至新媒体平台,有一定数据可以参考。

三、开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案例《武汉.Live》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选题可行性问题:该阶段创作团队身在荆门,初期只经过简单沟通就确定了拍摄对象和内容方向,进入拍摄阶段后发现人物不愿被跟拍,或时间难以协调,或故事不够有价值,使得策划案无法落地。第二,取材广而不深的问题:团队4次前往武汉,对核心人物进行了1~3次采访和拍摄,并拍摄了大量城市空镜和市民街采。但由于每次的拍摄时间短、拍摄环境不可预测,与人物也不易建立起信任关系,学生采访技巧不足和取材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在多数场景中仅对眼见耳闻进行了记录,对采访和拍摄内容的挖掘都不够深入,同质素材较多,能多角度展现人物、推进故事的素材较少。第三,主题不鲜明的问题:剪辑时素材量过大,学生的逻辑组织能力不足,使得核心人物和意象不突出或前后断裂、缺少连续性;且每段解说词之间缺少过渡,解说内容和画面提供的信息常有重复,使得作品的结构和主线不清晰,对作品预期的荆楚文化和精神主题表现得不够充分。相似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其他3部微纪录片的创作中。几次开放实践教学表明,开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实践技能偏科、逻辑思维能力及文艺素养不足等问题。

(二)开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理论与实践运用脱节,实践技能偏科

理论与实践运用脱节的问题体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首先是策划的选题不可行,说明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编导基础》和《纪录片》中涉及的选题步骤、制定拍摄大纲等理论知识不熟悉,对待社会性选题未能充分用理论指导实践,出现了过于理想化的情况。其次是拍摄和采访的取材广而不深,从而导致剪辑时难以形成明晰的主线和紧密的结构,说明学生虽在《纪录片》和《采访》《采访实训》中学习了取材原则和采访技巧等理论,并在学校或周边进行过实践训练,但社会环境中的开放实践相对较为复杂和不可控,十分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然而校内常规课程的练习量尚不足以让学生将相关理论内化并熟练运用。实践技能偏科体现在作品整体的声画质量和观赏度尚可,说明学生对专业实践课《摄像》《编辑实训》的设备、软件操作内容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对《录音》《灯光》内容的掌握稍逊,前者是由于大量后续课程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技术技能在频繁运用和练习中得到巩固,而后者则是由于摄像机自带录音装置、多数环境自有灯光或自然光,或囿于时间、经费以及设备携带不便,学生在常规实践和开放实践中没有配备专业的录音和灯光设备,因此并非所有技术技能都能被同等频次地应用于创作实践中。

2.重技术轻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及文艺素养不足

从策划到剪辑阶段的问题从深层次上还反映出学生不够重视表达的内容以及表达的逻辑。纪录片创作涉及的行业多种多样,且记录的人和事仍在持续发展中,多是边拍摄边调整方案,因此会获得大量素材,若缺乏逻辑思考和结构意识,拍摄和剪辑时不能牢牢把握主题,则容易取材广而不深,使得作品结构散乱;另外,优秀的作品应做到每个段落言之有物、主旨明晰,它建立在对社会生活以及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理解后再进行艺术化呈现之上,需要编导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素养底蕴。讲授剪辑逻辑的《画面编辑》等专业理论课,以及在大一开设的《逻辑学》和《现代汉语》等基础理论课支撑着作品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纪录片》中的理论部分,以及《艺术学概论》等基础理论课支撑着作品的取材原则和文化内涵;但从开放实践看来,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并不理想。笔者在校内常规教学中也观察到,大部分学生技术熟练,但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进入开放实践教学环节后,很多创作都深刻体现出取材广而不深、主题不鲜明的问题。

(三)教学问题的成因

第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属于艺术类学生,文化课水平不高,愿意进行实践操作,但缺乏对实践技能的总结和反思,实践操作中重实践轻理论是普遍现象。第二,理论授课依附于实践,而非引领实践,教学对学生文艺素养的培育不够重视,如专业必修的《编辑实训》等实践课以教会软件操作和技术技能为中心,而《画面编辑》等理论教学多数讲授技术使用的原理,较少涉及技术如何展现文化;同时,实践作业占据大量时间,学生没有空闲吸收文艺知识并将之内化,导致作品技术达标,但内容却欠缺理性思维和人文思考。第三,实践课程之间缺少关联,由于各门课程的教师对于课程的要求不统一,在实践项目的设置中没有把其他实践课的相关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各门实践课完成后,学生不能熟练地去完成综合性的实践项目。第四,未根据学情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基础理论《逻辑学》等课程的内容停留在自身所属学科的理论范畴中,未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结合,因此学生难以将理论迁移到专业实践上。第五,校内常规实践课仍主要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实践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在实践中学习;任务也多在学校及附近完成,对社会性选题的训练较少,没有充分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对选题内涵进行创新性思考和深入挖掘的能力以及与社会和行业接轨的意识。

四、基于开放实践教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在新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下,关注教育发展的质量而非速度,依靠创新来推动发展、依靠质量来夯实发展的主张陆续涌现。而地方本科院校较普遍地存在着自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快速、最实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开放实践教学可以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要素潜力,实现各类教育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突破校内模拟实践环境,由社会大环境激发创作产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但转型不是一蹴而就,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能顺利申请并完成课外科技文化创新项目,在毕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可以做出以下改革。

(一)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打通实践技能的关联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虽然已经修正了早年理论课占比大的问题,但又出现了理论掌握情况不如实践技能的问题。为达到培养要求的规定,首先,从低年级的基础必修课开始就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课中提出实际存在的专业问题,如在基础理论课《逻辑学》中设置拍摄方案和日程制定等练习,以及从素材中提炼主题等训练,或在《现代汉语》中设置优秀解说词赏析等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实用价值;其次,在常规实践课程的作业和考核中打通策划、摄像、录音、灯光和剪辑等各项实践技能的关联,在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和集中实践中对各项技能提出同等考核标准,通过不同实践作业互相加强每项技能的训练,在不增加作业量的前提下,通过交叉练习提升各项技能的使用频次,同时,在多元的实践要求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各种想法落地,主动寻求理论知识用之指导实践,将理论反复运用并内化,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提升逻辑思维和文艺素养,常规教学关注社会性主题

传媒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服务于地方文化和经济的信息传播服务优质人才,所谓优质,除了声画质量优良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创作理念和作品主题,能对人物精神或文化进行深度表达。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在实践授课中,教师应植入技术服务于内容的理念,探讨作品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在理论授课中,不仅讲授技术使用的原理,更应注重价值观和创作理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开发理性思维,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除《逻辑学》外,也在专业理论课中通过将选题分解为制定拍摄大纲、梳理作品结构、分析段落的前后关系及从素材中提炼主题等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在校内常规教学中打破封闭式的任务设置,以社会性主题为导向,以及利用假期指导学生展开荆楚文化、湖北社会发展等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用性特点和对社会资源的依赖性特点决定新时期进行人才培养时一定要加强社会联系。同时,在社会中的实践要与整个团队进行合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会合作是专业需要、更是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开放式实践

《武汉.Live》虽被上传至哔哩哔哩,但从数据看来作品也没有真正传播出去,以往大量学生作品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或发布,作品的生命力有限,说明本专业还未能很好利用新媒体平台,学生作品尚未经过市场的检验。近十年的大众媒介生态正发生着巨大变革,在形式上,新媒体提供了多种平台和机会,能够取代以往需要一定资金建设的校内媒体机构等实体的实践环境。可由专业教研室申请新媒体账号,将学生作品分门别类后统一上传和管理,打造官方账号,形成一定的作品规模,互相助推曝光率,充分利用无限的新媒体资源以展示创作成果、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内容上,虽然视听作品的创作手法仍以文案、摄像、剪辑等传统技术为主,但在表现形式上必须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适应不同平台的调性、样式风格、视频时长和受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可以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制作出既发挥创造性、思想性,同时也兼顾传播效力的作品。新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除了培养地方广播电视台所需的人才外,还应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聚力,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结合,借助开放的社会资源和无限的新媒体资源,不断促使教学开放化,培养出符合新型主流媒体的需要以及熟练掌握全媒体内容制作与传播的从业人员。

五、结语

视听作品创作和开放实践教学活动综合了多门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师在真实的项目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将最初的想法一步步落地,由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到在项目中主动推进创作,通过和拍摄对象的沟通,融入社会环境,了解人物故事,以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人文关怀和社会服务意识,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

另外,在开放实践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荆楚地方文化的传播,必须依靠开放的社会资源和无限的新媒体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换传统、封闭的授课方式和思路,将校内常规课程的任务与社会话题及文化选题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在新媒体平台搭建账号,到市场环境中了解受众需求、进行选题构思,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听作品创作方式,再以开放实践反哺常规教学,从而使教学双方进一步走出课堂,在本地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传播的需求上进行视听作品的创作。如此,专业教学才能建立在创作-市场-平台-受众这四股力量之上,在开放式的教学框架中培养适应我国基层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增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创作
Jazz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浅谈电视编导能力与艺术修养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