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庆庆
(江西理工大学 稀土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大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不论是从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高校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专业课的课堂上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平时的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无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此时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任课教师在这一阶段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必要适时地引入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大学阶段的第一门与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既与高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衔接,又为大学阶段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通过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化学反应中涉及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化学热力学理论、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理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工艺流程等复杂化学工程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这是培养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的系统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高考之前铆足了劲拼命学习,期待在大学阶段过上随意吃喝玩乐的“躺平”生活。另外,也有部分大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而没把思想政治学习放在心上,也不注意修身养性,甚至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品行和素养。因此,在他们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相对于正面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无形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信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在无机化学教材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学科的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完善,无机化学教材也不断更新完善,但是往往会忽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完善,从而使得相关的专业课教师缺乏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而不利于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目前专业课教师的自身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虽然在客观上接受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但是在主观上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且,大部分教师普遍认为“教书”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无机化学”相比于高中化学更为深奥、理论性更强,知识点涉及更多。因此,面对刚入学要适应大学教学方式的大一新生,“无机化学”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更为艰巨,教学压力明显更大,使得专业课教师无意间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努力让学生消化知识点,而忽略了“育人”。这一定程度上给“无机化学”实施课程思政增加了难度。
在“无机化学”各个章节的引言当中,会学习到各种理论或定律的发展史,而推动每次理论的进步或更新都没有涉及我国的科学家。面对这些疑问,授课教师要联系近代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状解释在那段科技飞速发展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艰难。并介绍在中国古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曾经创下的辉煌,例如四大发明、铸造青铜器、张衡的地动仪和著名的景德镇陶瓷等。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涌现了越来越多的著名科学家,创造了非凡的科技成果。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徐光宪院士在国外攻读完博士学位之后,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工作。在徐光宪院士的努力下发明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由于该理论在我国的普遍应用,使我国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飞速发展,稀土工业生产技术跃居世界首位,也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成了稀土生产大国。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我国的科研人员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为我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在将来的科学发展史上必将署有中国人的名字。
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也在逐渐变成一个制造强国,然而我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还有所欠缺。因此,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一提问既体现了钱学森先生对中国科学的关怀,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科学精神?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对权威的质疑;也因为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涉及元素的原子量,确定元素的原子量需要考虑元素的同位素。由于大多数元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位素构成的,因此,原子量是按各同位素所占百分比求得的平均值。由于原子质量很小,采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书写、记忆、计算和使用都不方便,而我国张青莲院士从1934年起长期从事稳定性同位素的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原子量的精确测定工作,所测定的锑等9种元素的原子量已被国际上确定为新的国际标准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的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采用的元素的原子量数据就是在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越来越接近真实数据。那么张青莲院士所确定的原子量数据是否能被替代?这是值得学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也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素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论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国家的绿水青山或多或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和加强环保意识,维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绿色化学的思维和概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思考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劳动。例如,讲解d区元素时涉及铬的化合物性质以及铬的常见分离鉴定方法。而铬的分离鉴定在工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在于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特别是六价铬容易进入水生物体内和人体细胞,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还能在人体内蓄积致癌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在2011年8月12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的某企业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将5000吨铬渣未经处理直接倒入水库,致使水库致命六价铬超标2000倍。经雨水冲刷和泥土渗透,致使几十万立方米的水库和珠江源头南盘江受到污染,危及了江水的安全,也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化学工作者,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想法,要有“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的意识和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有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保护好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也是给予子孙后代维护美好的生活环境。
化学学科是一门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学科。而“无机化学”的内容也涉及了很多物质及物质变化的知识,“无机化学”学科的形成也体现了人类在历史前进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唯物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酸碱反应这部分内容中,会先了解人类对酸和碱的认识的变化,最开始人类认为酸是具有酸味,能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物质;而碱是有涩味、滑腻感,并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后来阿伦尼乌斯提出酸是在水溶液中经解离只生成H一种阳离子的物质;碱是在水溶液中经解离只生成OH一种阴离子的物质。这是人类对酸碱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一次飞跃,到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是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人类对酸和碱的认识过程体现了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是唯物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典型。而说到酸碱质子理论,那么首先要理解的是酸碱理论的基本定义,懂得什么是酸,什么是碱。这其中就涉及酸与碱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这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与统一规律。酸和碱的两个矛盾体既存在相互排斥和相互分离的关系,又存在一方的存在要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在讲解沉淀反应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需要理解的是溶解度的定义,以及理解什么是可溶、难溶和微溶。可溶、难溶和微溶三个定义之间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质量互变规律。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正确认识问题、客观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也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唯物辩证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以便给自己的人生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走上人生的正道。例如,在讲解催化剂的过程中,可以多介绍一些与催化剂相关的科学前沿,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鼓励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接触科研,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人生的辉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也能够培养自身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的崇高素养,不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而难以自拔;并且为了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做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良好的状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便学生能够往好的方向发展。在讲元素周期表的时候会提到铊元素,相信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铊元素已经不是陌生的元素,因为在我国发生过多起铊投毒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朱某因为铊中毒,从此以后只能依靠他人照料生活。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某因为室友投毒,最后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而导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正确价值观的缺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要有自己的道德体系、道德准则,且与社会的道德体系相一致,不要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作为化学工作者,比其他行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有毒化学药品,因此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求自己不能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而且要在平时工作当中严格遵守各种要求和操作规范,不要让他人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有毒化学药品,间接地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和探索过程中,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知识点将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相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并且,结合当前越来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多途径地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将育人融入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有利于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学会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唯物辩证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教书且育人的根本任务,向社会输送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