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在世界名画前,你的眼球经历了什么

2022-10-27 07:02林凤生
科学大众 2022年20期
关键词:注视点蒙娜丽莎观者

□文/林凤生

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与眼球的关系十分密切。位于眼球最内层的视网膜是视觉形成的起点,也是大脑的延伸部分。

著名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说:“眼睛是一种视域很大的光学仪器,但在这块视域中,只有范围很有限的一小部分能产生清晰的图像。幸亏眼球会转动,可以一处一处地审察视域中每一小块地方。鉴于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刻,我们都只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对象,这清楚看见的一点就足以在我们希望转向细部时完全占据我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大片的视野尽管不够清晰,却适合我们在一瞥之下掌握全局并立即注意到边缘上任何新出现的东西。”

那么,眼球运动有何特点?与绘画又有什么关系呢?

震颤与眼跳

人眼为了获取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做两种运动:一种叫震颤,主要可以保持对静止物体的视力;另一种是眼跳,完成一次眼跳的时间约小于100毫秒,两次眼跳之间有120~150毫秒的间隙。

在观赏绘画时,眼球用一系列小的跳动掠过画面,然后把注视点反复地落到那些感兴趣的地方。

早在1879年,法国眼科医生路易斯·雅瓦尔就注意到了眼球运动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苏联心理学家亚尔布斯是研究眼动的先驱。他把人在观察某个对象时眼球运动的轨迹记录下来,就给“人是怎样看东西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图1(上)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大师希斯金的作品《森林》,画面表现了蓊郁的大森林中的清晨,甚至仿佛可以嗅到林中湿润的空气和青苔的芳香。图1(下)是亚尔布斯在1950年完成的一幅实验记录。他让受试者盯着那幅画观看10分钟,并用接触透镜技术记录下眼球跳动的轨迹。画中黑色的小圆点是注视点,许多注视点重复、叠加,就形成了粗糙的、曲折的黑线条。

图1 希斯金的作品《森林》(上)及亚尔布斯的实验记录(下)

实验发现,眼球主要把最敏锐的感光区(视网膜小凹)对准那些高反差的、十分精细的或者有生命意义的区域。由此可知,绘画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有亮点(高反差或者十分精细的局部),当然也要有次要的景物当陪衬,方能做到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图2是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的《洗衣女》,他以精细的笔墨画出洗衣女青春健康的脸庞,但其他部分都画得简略而粗糙。不难设想,观者在欣赏此画时,目光一定会立刻被她的脸部所吸引,把注视点反复地停留在那里。

图2 德加的作品《洗衣女》

运动的眼球是一个搜索引擎

除了画的亮点可以吸引观者的眼球,观者本人对眼球的运动更有着主观能动作用。1967年,亚尔布斯把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列宾的名作《意外归来》作为图像让受试者观看。

图3 列宾的作品《意外归来》

画中呈现了一位革命者从流放地归来、进入家门的瞬间,家里每位成员都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变化……

这一次,他让受试者带着不同的任务去读画,发现他们的眼跳模式也不同。如果被要求估计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受试者的注视点将集中在室内的家具和妇女的服装上;如果被要求估计画中人物的年龄,受试者的注视点主要集中在人物的脸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眼球运动完全受到大脑意识的指挥,往往把最敏锐的视觉集中到那些最感兴趣的地方。

由此可知,用眼观察是人的一个主动性行为,与观察者的目的、期望和兴趣息息相关。眼动就像是一个搜索引擎,而善于观察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也就在于他能够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

中央视觉和外围视觉

眼球的视网膜分成两部分,在视网膜中央凹集中了几乎全部的视锥细胞,对色彩和光非常敏感,人的精细视觉主要就是依靠它。

当光线落在视网膜中央凹的周围,那里分布的大都是视杆细胞,对色彩不敏感,只能产生黑白、模糊的图像,称为外围视觉。但是,并不能因此说外围视觉不重要。在夜晚或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视锥细胞“不作为”,这时候就轮到视杆细胞“唱主角”。等天渐渐亮起,东方出现了鱼肚白时,视锥细胞又开始起作用了。此时此刻,中央视觉可以跳动眼球看清楚关注点的色彩和细节。不过,外围视觉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把关注点周围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尽管不够清晰,也可以略知大概,对人的视觉效果来说,贡献不比中央视觉的小。

我们走进一个新的环境,常常会左顾右盼,不断用眼睛的余光扫一下,希望能够对环境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正由于这两种视觉的联袂作用,让人既能看到色彩缤纷的美景,也能感受灰暗朦胧的夜色;既能全神贯注地注视物体的精细结构,也能匆匆一瞥,了解环境的大体轮廓。

有趣的是,熟悉这样的视觉特点的画家也会有意识地在创作中制造悬念,让观者上当受骗。达·芬奇就利用了观看绘画时两种不同视觉区域的不同感受,画出了蒙娜丽莎看起来似笑非笑的千古之谜。

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神秘

众所周知,《蒙娜丽莎》这幅画又被称为《神秘的微笑》,因为当观者在欣赏画的时候,有时觉得她笑容可掬,有时又觉得她并没有在笑,于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21世纪初,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对此作了解释。她认为,与其说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与画家的绘画技巧有关,倒不如说它是观察者眼球运动的结果。

蒙娜丽莎的微笑表情还集中反映在她的嘴巴和颧骨部位,达·芬奇却偏偏把这两个部位画得模模糊糊。当观者的眼球小凹对准蒙娜丽莎的眼睛,那么她的嘴巴和颧骨部位就会落入分辨率较差的外围视觉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倘若把眼球的小凹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笑容也随之收敛。所以,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就是观者的眼球不断运动的结果。

错觉链接——不靠谱的外围视觉

外围视觉的低分辨率并不仅是图像模糊,它还包括空间信息的缺失。也就是说,外围视觉看到的场景不靠谱,它会把空间里的东西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其原因是:视觉的色彩信息和位置信息在大脑的两个不同区域进行加工,然后合成起来成为观者的视觉,出一点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美国哈佛医学院曾经报道了这样的实验:在离开页面12英寸(30.48厘米)的地方观看图4,如果你盯着第一排中央的黑点看,你能够确定的是最靠近中央的两个字母,也就是紫色的A和深紫色的C。其他字母,特别是每一单元中间的字母无法辨认。尽管这些字母印得很清晰,但就是无法认出是什么字母。再来看下面一排,注视中央黑点,能够确定的也是紫色的A和深紫色的C。但是,这一次你却可以觉察到这一排的字母都挺模糊。对于这一点,你不觉得有点奇怪吗?

图4

虽然不能辨认出这些字母,却能够觉察到这些字母是模糊的,甚至碰巧还可能认出个把字母——外围视觉就是这样“捣糨糊”。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视觉,还是比“没有”强多了——人类的演化发展都是这样,只要能够达到效果,就尽可能地节省宝贵的资源。

有趣的是,这种模糊的空间感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作品倒是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处。

图5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画《巴黎 1878-6-30节日》,与印象派的其他画作一样,在空间的细节处理上非常粗糙(也是模糊加错误),与欧洲传统的经典绘画比较,被艺术史家认为是一件还没有完成的画。

图5 莫奈的名画《巴黎 1878-6-30节日》

请看三色的法国国旗,没有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是紧挨在一起的。但是,这种空间粗糙感与一般图像的模糊不一样(一般图像在细节上是正确的,只是不清晰),却与人的外围视觉里产生的空间图像十分类似。例如,有兴趣读者可以再一次去关注图4的两排字母,可能碰巧看到蓝色的B或者绿色的D呢!也就是说,你的视觉系统会把一个物体的色彩与另一个邻近物体的形状拉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错觉链接”。

了解了上述道理,我们再来观赏莫奈的这幅画,匆匆一瞥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上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而当我们盯着画看上一会儿,画面上的错觉链接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对此,我们不必介意,我们应该允许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大脑里的画面趋于完整。这也是我们能够在画面上看到完整的法国国旗的原因,尽管画上的许多旗帜仅用了一笔来表示。事实上,我们的视觉印象也是利用了多次观察到的不同图像整合而成的。所以,有些大师喜欢留一点空白让观众的视觉或者大脑去完成,也是一种风格啊!

一般认为,在画的无关紧要的地方,以及一些表示临时瞬间的细节上比较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与观众的心理因素有关系。

猜你喜欢
注视点蒙娜丽莎观者
可爱的蒙娜丽莎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端午节观龙舟赛
蒙娜丽莎说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
基于中央凹图像显著性和扫视倾向的注视点转移预测模型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数量大小比较任务中两位数加工方式的眼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