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祥嵩 王 强 陈秉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 15400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结肠癌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便秘等症状,到了晚期会出现严重贫血和体重下降,死亡率较高[1]。目前对于结直肠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术后恢复快、损伤小等优点,但是术后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与复发现象,尤其是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由于自身机能较差,吻合口瘘现象尤为严重[2]。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可引发腹腔感染和排便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局部复发,影响患者预后。有资料显示[3],结直肠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0%~3.0%,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占比达到7.2%。因此,吻合口瘘高危群体的早发现、早诊治、早预防成了临床热点研究内容[4]。所以,为了提升对结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早期预测准确性,本文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纳入标准: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诊断标准,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5];年龄18~80岁;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前接受过化疗或放疗治疗者;手术后再次复发者;出现肿瘤细胞转移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者;不能配合研究、随访或中途退出者;临床治疗不全者。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28±2.6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63±0.55)年;病理分型:黏液癌22例,腺癌3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术后30d之内发生吻合口瘘的21例设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吻合口瘘的39例设为对照组。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情况,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BMI、T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后2d的血清清蛋白与血磷水平,具体方法为: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收取上层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清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由美国MARKET INC公司提供。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中血磷表达水平,检测步骤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1 两组临床特征与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BMI、T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清清蛋白与血磷水平对比 观察组血清清蛋白、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血清清蛋白、血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对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清蛋白降低、血磷降低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两组临床特征与手术情况对比
表2两组血清清蛋白与血鳞水平对比
表3血清清蛋白、血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2.4 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血清清蛋白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8.523mg/L,血磷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0.625mmol/L,二者联合判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915,且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见图1、表4。
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可以发现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7~10d,一般通过腹部查体与引流管引出液的动态与性质来观察吻合口情况,但是当发现患者出现引流管粪便样物质和腹膜炎时吻合口瘘已经形成,再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增加患者腹腔感染率与置管时间,为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6]。因此,为了早期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吻合口瘘的风险预测成了临床工作的热点与重点内容。血清清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占总体蛋白的40%~60%[7]。血清清蛋白能够维持血液交替渗透压,可以作为载体运输药物、金属离子、类固醇技术、前列腺素、胆汁酸盐等水溶性较差的物质,能够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也是内源性氨基酸营养源。有研究发现,测定血清清蛋白浓度能够有助于了解机体代谢情况,进一步预测结直肠癌吻合口瘘的发生。另外,陈志达等[8]研究证实术后早期血磷浓度降低和胰腺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否能够预测吻合口瘘的发生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血清清蛋白联合血磷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预测的临床价值,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
图1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
表4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效能
本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BMI、T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对比差异显著。由此证明,BMI、T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可能为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然而这些危险因素风险的高低多应用在术前评价,因此还需要特定指标对这些高风险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诊断;观察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证明,血清清蛋白水平和血磷水平越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可能越高。低磷血症是否会直接导致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目前尚无明确的直接证据。磷是机体内重要的一种无机元素,参与了机体的能量代谢。有研究发现,血清内磷水平降低会抑制肌肉ATP合成,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肌无力症状。另外,早期动物实验也发现[9],患者出现肠道内磷耗竭状态也会影响肠道上皮屏障功能,进而增加细菌入侵肠道的概率。研究发现[10],当恶性肿瘤发生时会消耗机体内的大量蛋白质,进而减弱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导致患者营养状况逐渐恶化,进而降血清清蛋白水平。而有研究发现[11],吻合口瘘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机体营养水平降低有关,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对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清蛋白降低、血磷降低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证明,应用血清清蛋白、血磷水平能够预测吻合口瘘的发生。最近有研究发现,口服多聚磷酸盐能够抑制胶原酶产生,进而预防吻合口瘘发生,因此血磷浓度可能在吻合口瘘的愈合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分析。而有研究发现[12],血清清蛋白降低可能预示机体出现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组织损伤或炎症发生。另有研究发现[13],白蛋白合成降低可能会引发慢性肝病以及肾炎等,但是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血清清蛋白与吻合口瘘的发生具有何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分析;血清清蛋白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8.523mg/L,血磷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诊断界限值为0.625mmol/L,二者联合判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915,且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由此证明,应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能够提升吻合口瘘的预测准确度。贺荔枝等[14]研究发现,NLR、PA、Alb水平能够对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程储记等[15]研究发现,炎性因子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对吻合口瘘进行预测。但是以往研究中应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尚无明确定论,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临床吻合口瘘的预测提供参考意见,但具体机制还应在后续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进行持续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清蛋白水平、血磷水平越低,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越高,属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应用血清清蛋白联合磷水平对于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