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主要是指工程决算超出预算,只有工程造价管理科学高效才能有效解决超预算问题。然而,当前有些建筑工程存在造价预算管理不到位、超预算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等问题,这就不利于建筑工程有效控制预算。基于此,为了规避超预算风险,探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多数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较长的特点,虽然建筑工程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对施工材料价格变动幅度能做出较为科学的预判,但市场价格依旧存在波动较大的可能(图1、图2),一旦施工材料的价格大幅波动就会压缩施工利润空间,施工企业的质量履约风险及工程延期交付风险会有所提高。造成施工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有以下3 点:①政策原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颁布一些可能会减少施工材料产量或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政策,在施工材料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价格波动的现象。②施工材料储备机制不够健全,在施工建设中未能根据施工材料价格波动轨迹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③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质量较低,同时存在索赔调差机制运转效率较低的问题,建筑工程防范造价超预算风险的能力随之减弱。
图1 2020—2021 年中铁协中国钢材价格指数
图2 长江2021 年有色钢价走势
建筑工程可以通过提升造价预算管理水平的方式解决超预算问题,当前有些建筑企业存在造价预算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管理人员未能树立动态造价预算管理意识,对施工过程中预算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在此基础上出现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力度较弱的消极现象,在过程性造价管控存在疏漏之处的前提下超预算风险防范目标将很难落到实处。②工程变更管理质量较低,出现工程变更管理不及时、不规范等情况,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可能性随之增大。③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未能奠定良好的造价预算管理基础。④有些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不认真、不专业、“唯经验论”等问题,未能立足实际展开造价预算管理活动,这就会因造价预算管理力度较弱而造成超预算的后果。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属于预算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从理论上讲只要是预算风险就可以通过识别、防范、控制、转移等方式减小负面影响,这说明科学高效的风控举措能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当前有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干预机制不够健全,造价预算风控能力随之减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①建筑工程未能树立风险干预意识,缺乏超预算风险识别与防范的实时性。②建筑工程超预算风险干预手段陈旧,存在风险干预滞后的问题。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缺乏“自省反思”这一环,弱化了“评价促管”的功能作用,出现超预算风险干预缺乏渗透性及灵活性的消极现象,这就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风险干预成效。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需要专职人员勤服务、敢创新、理论扎实且敬业奉献,只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就能解决超预算问题。当前有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存在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如市场风险因素识别能力较弱、政策解读不够深入、学习自觉性不强等,这就使得建筑工程无法组建专业、一流的造价管理团队,造价管理综合质量随之降低。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以下3 个:①建筑企业不重视培养人才,未能定期展开培训活动。②造价管理监督质量有待提高,管理人员因缺乏外力约束而缺少学习奋进的激情与动力。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该机制很难调动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防范超预算风险的积极性[1]。
(1)通过招标采购施工所需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针对大宗材料可通过招标的形式完成采购任务,在招标过程中选出价格合理且质量达标的材料,在供应商可靠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重视签证管理。在施工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业主要尽力把施工采购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值域内,同时确保材料类型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优化材料质量、价格认证制度,确保材料价格、质量管理有据可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需积极履行签证管理制度,认真确定供应厂家、材料品牌、性能、特征等方面,在保障材料质量合规的前提下,解决因重复采购而造成的超预算问题。
(3)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建筑材料价格指导性信息。政府部门定期发布建筑材料市场指导价,为的是达到科学管控建筑材料价格的目的,这就需要建筑工程关注政府发布的信息,并从中获取超预算风险防范依据,及时作出材料采购计划调整决定。基于此,建筑企业需组建专职团队负责分析材料市场价格,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对指导价及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客观、全面、精准的分析,同时关注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在获得采购预算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在材料价格分析会上修整采购计划,为后续建筑材料采购活动高效展开给予支持。
(4)健全施工材料储备机制。为了使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需建筑工程健全施工材料储备机制,确保建筑材料能在价格最合理的时购入并满足建筑施工需求。施工材料储备机制建立与健全需建筑工程解决哪些材料需要库存及哪些不需要库存这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工作人员做好调研工作,依据调查分析结果全方位解析库存需求,并依据需求做出储备决策,该决策需具有经济性,达到解决造价超预算问题的目的,同时该决策需能保障供应条件充分,综合考虑物流服务、供应源稳定性、工期与材料采购周期等因素,进而保障保险库存量、正常施工建设所需库存量、最大库存量、订货点库存量及其他的库存量均合理,在此前提下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超预算的风险。
(5)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节约利用材料是减少材料采购总成本的有力举措,这就需要在施工中加强精细化管理,鞭策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流程及质量验收标准合理使用建筑材料,解决建筑材料因浪费而大量采购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材料投入总量,实现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建筑企业还需推行索赔调差机制,组织做好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施工合同交底工作,还需商定材料价差调整具体事项,在搜集整理材料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动态分析预测建筑材料的可调差额,并在主要材料价格波动时依据索赔条件及因素达成共识,继而充分利用市场信息驱动索赔调差机制,达到规避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目的[2]。
预算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资金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之一,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能通过控制、监督、调节等方式降低超预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提质增效需建筑企业关注以下3 个要点。
(1)预算编制。认真分析并快速熟悉施工图纸,从理论上理清施工顺序、了解施工技术、明确质量标准,根据招标文件、清单、定额、组织设计实际情况等信息规范计算,确保造价预算管理事半功倍。
(2)预算执行与控制。因为有些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市场因素、政策等因素瞬息万变,所以可能会出现概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若不针对周期长、规模大、工序多的建筑工程加强预算控制,那么就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后果。基于此,建筑工程需做好造价预算执行与控制管理工作,为了做到这一点需推行全过程动态预算执行与控制管理机制,在立项决策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结算审查阶段加大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执行与控制力度,其目的是确保预算执行与控制到位,织密造价预算管理之网,不放过任何可能会造成超预算问题的因素,同时关注各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专职人员有预见性的调控造价预算管理对策提供依据,继而提升造价预算执行与控制的时效性。
(3)预算反馈。相较于以往的结束性反馈,以有效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为导向的工程造价预算反馈需具有过程性,用动态反馈代替结束性反馈,发挥全过程动态造价预算管理优势,及时发现造价超预算问题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措施防范超预算风险,继而规避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滞后这一消极现象。为了提升预算反馈能力建筑工程可推行业财融合机制,利用管理会计报表及时发现建筑工程超预算风险之所在,使专职人员可根据报表内的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积极留意各业务端,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触底且有理有据,继而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前提下解决超预算问题[3]。
不同工程类型的造价存在区别,例如全现浇结构住宅楼每平米造价为1850.98 元,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通风工程的分项目造价分别为1011.17 元、220.54 元、316.81 元、302.46 元,全现浇结构板式小高层住宅楼每平米造价为1442.17 元,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通风工程分项目造价分别为803.59 元、306.62 元、238.65 元、81.16 元、12.15 元,上述数据说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干预需实事求是,只有预算管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解决超预算问题。基于此,专职人员应摆脱“经验论”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防控理念的束缚,立足实际使用信息技术健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干预机制。建筑工程可在财务共享系统内规设超预算风险防控模型,其目的是为与预算相关信息引入该模型并进行系统、客观、精准的分析提供着力点,解决超预算风险识别不及时、不全面、不精确等问题,在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赋能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干预水平。在构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干预机制的过程中还可使用智能合约技术,基于成果导向理论,事先编制超预算风险防控标准、要求、流程,只要信息系统功能内的数据可以启动智能合约就会直接得出超预算风险分析结论,还可根据风险类型、等级等客观因素采取预见性风控措施,达到有效解决超预算风险识别、控制、反馈、转移等工程造价预算管理难题的目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解决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主力军”,只有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较强才能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水平。基于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培养优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定期展开培训活动,组织专职人员研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实例,并分析超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培训活动中使用专业知识探究解决超预算问题的办法,达到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目的。除夯实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专业基础外,还需通过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如智能合约技术等,使工作人员能运用数字技术解决超预算问题;其次,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监督质量,除组建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评价与反馈工程造价实况外,还需建筑企业注重内部控制,使采购部门、施工部门、设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应对超预算风险,在增强协同效应的基础上解决超预算问题;最后,完善激励机制,在奖惩分明的基础上调动工作人员防范超预算风险的自觉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产生成就感与获得感,继而引领工作人员用“我要解决超预算问题”的主观思想代替“要我解决超预算问题”这一主观思想,同时在专职人员解析考评结果的前提下能发现自身的不足,鞭策工作人员学习奋进,以获取更高绩效为出发点创新争优、敬业奉献,继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有效落实建筑工程防范造价超预算风险的管理目标[4]。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风险客观存在,只有高效规避超预算风险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扩大利润空间,基于此建筑工程需关注施工材料价格,以免因材料价格波动过大而引发超预算风险,还需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超预算风险干预水平,同时建筑企业要提升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使之可解决超预算问题,继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