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校园的设计要点

2022-10-27 08:22张广辉
建材与装饰 2022年31期
关键词:空间校园教育

张广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0 引言

校园是一种为人们提供特定教育而兴建的活动场所,亦作为当下社会教育思想、价值观、经济与文化的体现者及载体,其品质直接影响了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例逐步增加,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等校园建设迅猛发展,各城市、村镇新建、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加。遗憾的是,过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多为应试教育,学生框限在教室等固定教学空间中,限制了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发展。在当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教育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体系,也要注重教育环境的打造、教育模式的转变。习主席谈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为了应对高速变化的社会发展及教育体系,我们提出了新时代校园的创新模式。

1 教育模式改革

学校教育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教育模式主要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量[2]。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在新模式理念催发之下,教育也变得更加灵活、多元和开放。

1.1 教育 1.0 模式

传统学校是教室和走廊的组合,目的性强且人性化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教育场所封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行为单一,即为教与学。教师的权威绝对化,教师被神化为精神领袖。

1.2 教育 2.0 模式

现代学校是教室、走廊和其他用途空间的组合,逐步加入了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及交流空间。教育场所逐渐开放,师生交流逐步开展,师生关系较逐步缓和。

1.3 教育 3.0 模式

新时代校园是教学楼向教学综合体或者教学群落的演变,让学生有约束地自然生长,培养自然、自由、自信、自律的价值观。除了传统教学空间的质量保障,还需要注重营造舒适的自然环境、愉悦的交往空间,致力将单调乏味的教学空间形式转变为灵活化、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新型校园空间,让孩子们找到归属感和学习的快乐。图1 为教育模式发展过程。

图1 教育模式发展过程

2 新时代校园设计要素

教育建筑作为教学行为的空间载体,其形态与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和效果。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空间也需要在模式上迭代优化。新时代校园将建立在对新式教育理念的把握和理解上,以“学”为主的空间替代以“教”为主的空间,创造更多鼓励和促进学生集会活动、交往的场所和室内外结合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3]。新时代校园主要从以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空间3 个方面开展。

2.1 学习方式

为了促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们的个性潜质,新型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显得尤为在重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样化课程设置学习,包括选课制、个性化日程、平衡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个性化学习集群,含括走班制、混龄教育、教师工作室制度、自主管理等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样化教学情景、综合性学科探索。多样化教学情景侧重于非正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所,在教室、图书馆等传统学习场所之外的,不同的空间支撑为不同形式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可能性。综合性学科探索主要是含括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 STEAM 教学[4]。

2.2 教学方式

结合教育及学校的发展过程,教学方式往往决定着学校的空间组织模式。当今时代,世界正朝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教育核心素养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编班授课制”的局限性越发凸显,越来越多新型学校逐渐向“开放式教育”转变,这种新型的转变能够较好应对当下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的需求。

“编班授课制”又称班级制教学,以班级为单位,将一定数量的同年龄段学生编为一个班集体,进行统一教学的教育模式。21 世纪以前,全球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都是编班授课制,教学效率高,教学对象广泛,教学成本低,很好地契合了当时当下的社会建设目标。然而21 世纪之后的当下到未来,学生和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各不相同,长此以往,班级单元内的不同个体学习上容易出现分化,导致恶性循环,使越来越多学生个体们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开放式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动态教育活动,以教师教学服务为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为媒介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意在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转变原有的流水线式班集体为合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3 教学空间

教学需求决定功能场室的定位与形式,在教育变革影响下,传统的各功能场室将会以新的形式存在,有些类型将会消失,同时新的类型又会随着教学的需要而出现[5]。注重个性化、协作教学的需求,使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朝向综合性发展,彼此之间实现了融合与整合。因此,功能场室也应突破原有“专用”的单一功能概念,以全新的形式应对教学需求的变化。

新时代校园在空间形式上会更加注重多样化与个性化,在功能场所的空间上会基于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教学需求,形成区域内的空间特色。

新时代校园在空间功能上会展示其功能的复合化,传统的教学空间设计常以功能分区为本,每个功能区的功能场所被赋予了特定的使用人群、使用功能与使用方式。而在当下,课程设置上进行的学科整合重组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与多元,对于功能的需求也更加综合化与复合化。

新时代校园在空间边界上打造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灵活性是适应未来需求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透明性则是在校园空间中采用无边界的设计,将部分空间充当其他空间的公共部分,自行组合串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复杂性则是针对功能场室的外部边界设计而言,是功能复合化的一处体现。

新时代校园在环境上打造沉浸式的教学氛围,氛围影响行为,行为会形成场景,教学空间环境的设计的根本就是教学氛围与场景的设计,应将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空间环境氛围融入应用到对应的教学场景中,创造深入的沉浸式教学体验。

新时代校园在空间交互上打造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驱动力。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信息化+功能场所”智慧空间建设模式,以此来实现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最大限度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3 新时代校园设计实例

3.1 项目背景

广州市培英中学建校142 周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治学严谨、品牌卓越、名扬海内外的中国名校。广州市培英中学北校区选址广州市白云新城,总用地面积约为78033m2,总建筑面积约96000m2,班级规模48 个班,是国家示范性高中、省一级高中。图2 为 广州培英中学北校区项目。

图2 广州培英中学北校区项目

3.2 设计理念

广州市培英中学作为一座有悠久历史和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有其内在的精神,我们在设计中对老校区从规划到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提炼,遵循“仁爱”主旨——指的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代表从学生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出发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3.2.1 院

本案以建筑、连廊与平台围合出的庭院空间,正是对原有书院模式与老校区的一种尊重与继承。各单体设计形成半开放院落,体现新校园的功能性更为灵活,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通风效果。新型学习空间与以往教室相比最突出的区别在于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力求通过学生的协作、互动、讨论等活动促进其主动学习。

我们在首层设计了沿河公共学习空间,图书馆、自习室等,三层设计了开放共享平台,与绿化屋面、架空层、连廊等建筑元素的交织组合,形成了多种开放交融的空间,给师生日常多种活动的提供了趣味场所。

3.2.2 景

《园冶》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而“对景”“分景”又从不同角度对“借景”进行补充,三者极具价值。本案在建筑处理上室外交流空间引入阶梯、平台、水景等元素,形成丰富的梯级景观平台,互借了内部的庭院景观,尽可能使建筑最大尺度的观景与借景。

每组建筑拥有自己的庭院,形成独有的景观院落,又进行了适当的穿透开放,让整个园区可以通过框景看到园区外的景观,让人可以在景与景间观望、穿行,达到人随镜换,景随步移的趣味效果。

平台上下处适合巧妙设计了充满趣味的生态“阶梯教室”,让师生们在大自然中交流、上课、互动。课间10min 是学生们室外交往活动的重要时段,对学生们的成长影响深远。为解决常规学校中因活动场地过远导致学生减少和放弃课间活动的问题,本次设计通过弹性的空间组织,在首层设置“巷弄”“院子”“公园”等有趣的场所,在三层以上增加互动平台,满足了较高楼层的室外交往运动需求。

3.2.3 砖

沿用经典,主体建筑沿用老校区清水砖的颜色与砌筑手法,形成整体有韵律的立面。窗户玻璃深凹其中,与砖砌柱式虚实对比,立面纯净利落,同时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现代化建构,通过传统的砖与现代的玻璃、钢等材料相结合,营造出特别的表皮肌理。本案在体育馆、报告厅等公共建筑的外墙,通过砖的不同组合方式,搭配钢、玻璃等形成艺术化模糊化处理的视觉效果。

4 结语

校园建筑一直以来都是规范严格、程式化的一种建筑类型。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教育变革时代下,往往会出现一些办学条件的限制,校园建筑则需要对应转型。建筑师要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对各类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尝试,高效地利用各层级空间,整合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由此来打破教育建筑千篇一律的布局形态,改变了人们对于沉闷校园的刻板印象,创造多元开放的活力校园氛围,真正实现适应未来教育更加灵活、复合、多元的可持续的教学需求与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空间校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