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

2022-10-27 10:08:58查传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茶类贸易壁垒茶叶

查传丽

(山东省费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临沂 273400)

我国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出口远大于进口。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茶叶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存在出口市场单一、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剖析茶叶出口现状与问题,明确促进茶叶出口的相应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当前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出口规模增长但出口占比下降,受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明显

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年均增长8%,2021年出口总量达36.94万吨,出口额22.99亿美元。从茶叶出口变化趋势看,2020年出口量比2019年减少1.78万吨,受全球新冠疫情冲击明显。从出口比重看,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出口占比从之前的14%以上开始明显下降,表明贸易摩擦是制约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

表1 2014-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数据计算整理。

1.2 茶叶出口市场不均衡,部分茶叶消费大国占比偏低

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在东南亚、非洲和部分欧洲国家,市场分布不均。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前十国家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向最大出口市场马来西亚出口额高达2.57亿美元,其次为非洲的摩洛哥2.28亿美元,二者合计占比超过40%。而部分茶叶消费大国,诸如印度、美国、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茶叶的进口额明显偏低。

1.3 出口茶叶中绿茶占绝对主导,红茶出口明显不足

表2 2021年中国茶叶分茶类出口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数据整理。

从茶叶出口品类看,绿茶出口占绝对主导,2021年其出口量达到31.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4.5%,其次为红茶和乌龙茶,分别为2.96万吨和1.9万吨。全球茶叶贸易的80%为红茶,红茶才是国际茶叶贸易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红茶出口相对全球茶叶贸易结构显著不足。

1.4 国内茶企品牌建设明显滞后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名茶很多,我们经常把茶叶的炒制工艺与品牌关联,如炒青茶、花茶等,或者把地区名称与品牌关联,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茶等。然而我国茶企普遍缺乏品牌运作,品牌商标使用混乱,直接削弱了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品牌辨识度。即使我们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是顶尖水准,但由于包装和品牌的五花八门,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处于很尴尬地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全球茶叶十大品牌分别为英荷联合利华,其次为印度的塔塔集团,第三是以经营红茶品牌“川宁”而著称的英国联合食品公司,中国的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和德国Teekanne并列第四。全球十大茶叶品牌中,中国只有1家上榜,其余多为欧美发达国家品牌,对比之下,我国茶企品牌建设明显滞后。

表3 2020年世界十大茶叶品牌

资料来源:茶艺网www.chayi5.com。

1.5 茶叶出口遭遇贸易壁垒较为严重

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的最大挑战是各国出台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绿色贸易壁垒。据统计,当前至少有19个国家和组织已针对茶叶的农药残留制定了453项限量标准。欧盟作为茶叶消费最大市场,对中国茶叶进口一直很低,主要原因是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美国针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健康标准包括茶叶中非茶叶夹杂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的检测等诸多方面实施严格标准,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突出外部环境问题。

2 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

2.1 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科学引导

茶叶文化历来是中国传统文明在世界传播的一个重要象征。印度、巴基斯坦等茶叶主产国政府一直把扶持大型茶叶龙头企业作为工作之重,从而有力推动茶叶基地的建设和提升。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借鉴这一做法,制定一个明确的茶叶产业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建立茶叶生产的补贴力度,如每亩茶田补贴20元、政府负担60%的虫害险、对能生产出优质茶叶的茶农给予适当的奖励等,以此来大力扶持茶叶生产,逐步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促进的机制,不断提升我们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在提升竞争力的相关茶叶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政府要加强资金的扶持。最终,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茶业将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不仅如此,政府还要建立风险联控机制,通过驻外机构和茶叶出口企业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外茶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农残标准及关税政策变化,及时发布国外因疫情提出的限制性措施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情况和警示通报信息,指导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努力为企业提供茶叶出口的信息协助。

2.2 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

茶叶出口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并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良好的茶类销售模式。例如,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饮茶文化的差异,制造更多多元化的茶饮料,以迎合茶叶衍生品消费大国的消费群体。此外,在具有中国茶文化的茶叶盛放、冲泡等茶具上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和创新。中国茶叶品类众多,产茶基地众多,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各不相同,实际上各个类别的茶都有不同的口感和特色,这是我国作为茶的故乡的突出优势。因此,对不同茶类进行包装、生产、宣传和销售,扩大我国茶类出口的结构,深化出口结构改革,不断提升特色茶类的营销方法,可以整体上有效提升我国的出口茶类的竞争力,打造并开拓出口产品的多元化格局。

2.3 增强品牌经营意识,掌握核心竞争力

品牌已成为各国选购茶叶的首要环境因素。为了保持茶产品的质量,中国茶叶公司必须在早期阶段制定长期品牌战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长期品牌建设规划并贯彻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应重视并实际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相关工作,建立以重质量、讲诚信、善创新、会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品牌文化。企业内部应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机制,保证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茶叶出口品牌还要健全茶企品牌建设体系,打造以品牌管理体系、品牌传播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品牌文化体系及品牌保护体系为核心的茶企品牌建设综合体系,关注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提升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续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处于高水平,提升品牌美誉度;持续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

2.4 提高茶叶品质,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要想切实提升我国茶叶出口的限制瓶颈,就要切实提升茶叶质量。一方面要优化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使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达到世界前列。另一方面要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力争牵头和参与更多茶叶国际标准的制定,并逐步建立我国茶叶出口的预警系统。

在茶叶生产环节,对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从茶园土壤、投入品、环境、采摘到茶叶的加工生产和包装运输环节都进行监控,真正做到生态茶园产出绿色健康茶。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茶叶标准,促进我国的国际茶叶标准的制定,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相互承认和标准规章的统一,并通过标准化促进我国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建立符合国际茶叶贸易规程的“预测警告系统机制”,尽早建立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采取积极措施突破限制和壁垒。

猜你喜欢
茶类贸易壁垒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现代园艺(2021年22期)2021-12-06 09:09:47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现代盐化工(2021年6期)2021-03-23 18:59:13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0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福建茶叶(2016年10期)2016-03-31 08:29:32
六安市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