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林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多元艺术探索

2022-10-27 11:32许军娥
关东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果儿武林童话

许军娥

安武林是儿童文学创作领域里的一个“怪才”与“多面手”,他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诗人和一个幻想力非凡的童话作家。他创作了上百余部精彩的儿童文学作品。他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月刊》《少年文艺》等期刊报纸上发表作品800余篇。出版儿童诗集《月光下的蝈蝈》《数星星的孩子》,散文诗集《星星的秋千》,散文集《黑豆里的母亲》,童话集《老蜘蛛的一百张床》,中篇童话《核桃鼠和他的伙伴们》《马大哈熊爸爸》,长篇童话《老巫婆和她的徒弟》,短篇小说集《环形跑道》,中篇小说《宝贝猪》,长篇小说《泥巴男生》等三百余种。作品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作品被收入多种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辅导教材,被翻译到美国、斯里兰卡、英国、摩洛哥等国家,阅读这些作品,让读者体会到了他营造的各种美学空间。

安武林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着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着儿童生存的真切现实,流淌着奇异幻想的波涛,弥漫着亲切温馨的气息,涌动着暖暖的浪漫情感,投射着澄澈透明的纯真童心,萦绕着浓浓的真诚爱意,呈现出作家的多元艺术探索与美学追求。阅读安武林上百余部作品,纵观其创作足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作发轫期,短篇取胜(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5年)。从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儿童诗歌的创作步入儿童文学作家之列开始,继而又有短篇幼儿童话、短篇儿童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不断问世,到新世纪初期,其作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作品主要以“爱、自然、幻想”等为主题,以短篇创作而取胜。他把自己的生活积累、独特发现以及智慧的思考融于感兴趣的生动想象之中,用生动的想象表现现实与呈现自己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其作品体裁广阔,涵盖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短篇童话、短篇小说等,内容丰富,内涵丰富,语言灵动,特色鲜明,诗意盎然。代表作《老蜘蛛的一百张床》《熊爸爸》等作品。他一出道就开辟了一条清新温婉、诗意抒情的文学道路,其作品弥漫着奇特的幻想与真挚的爱,涌动着作家以一颗真诚之心书写儿童世界的美学追求,深得儿童读者的喜欢。同时,在《中华读书报》开设个人评论专栏,呈现了作家“多面手”的才情。

第二阶段:创作发展期,“中篇”呈现(2005年—2011年)。进入新世纪,安武林的儿童文学创作进入第二阶段即创作发展期,中篇童话作品居多。作品以“爱、自然、幻想、苦难、成长”等为主题,以中篇童话等创作而取胜。作品有儿童诗歌、童话、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等文体,其代表作有中篇童话《核桃鼠和他的伙伴们》(2009年)、《马大哈熊爸爸》(2009年)、儿童散文集《黑豆里的母亲》(2010年)、《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2011年)、儿童诗集《月光下的蝈蝈》(2011年)、儿童小说《泥巴男生》(2011)等作品,作品讲述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中国故事,作品中的苦难意识、人文情怀以及审美意识等因素多维呈现。

第三阶段:创作繁荣期,“长篇”拓展(2012年—至今)。2012年以来,安武林的创作进入繁荣期。这一阶段他继续进行不同体裁风格和不同题材的尝试和探索,篇幅从中篇童话创作拓展到长篇童话;中篇童话、长篇童话、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绘本等都有新作不断推出。作家勤奋努力,每一年都要推出多部新作。作品以“爱、自然、幻想、苦难、成长、幽默”等为主题,代表作有儿童诗集《数星星的孩子》(2017年)、散文诗集《星星的秋千》(2017年)、童话集《安武林阶梯童话》(2012年,6册)、长篇童话《噗噜噗噜蜜》、《安武林文集》(2018年8册)、长篇童话《老巫婆和她的徒弟》(2019年)、中篇小说《宝贝猪》(2019年)、短篇小说集《环形跑道》(2020年)、绘本《外公的菜园子》(2021年)等。这些探索延续着安武林作品的独特品质与对文学审美理想的坚守。

纵观安武林的创作,其作品的主题始终贯穿着“爱、自然、幻想、成长、冒险、苦难”等字眼,他的作品或书写多彩的童年趣闻、或流淌纯真的烂漫童心、或品味亲情的浓浓之意、或吟咏多彩的自然风光、或表现动物的千姿百态、或感悟生活的深刻厚度、或描绘校园的多彩生活、或呈现幻想的瑰丽多彩、或生动表达成长轨迹、或彰显评论的睿智思考……他的作品映射出了作家创作题材及内容的多元审美趋向:儿童诗,吟唱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童话,蕴含童年体验的想象盛宴;少年小说,探询儿童成长的精神内涵;儿童散文,表达缤纷生活的多重视角。

限于篇幅,各个文体选择一些代表作略作阐释。

一、儿童诗:吟唱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

作家胸怀一颗晶莹纯真的童心与真挚温暖的爱心,拥抱儿童的绚丽世界,抒写儿童的多维生活,吟唱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

安武林是一个富有童心与爱心的诗人。代表作有《孩子,请跟我来》以及诗集《月光下的蝈蝈》《数星星的孩子》以及散文诗集《星星的秋千》等。

诗是灵魂的歌。安武林的儿童诗歌内容丰富,或书写晶莹剔透的童心、或品味浓浓的亲情、或吟咏多彩的自然风光、或表述动物的千姿百态、或感悟多彩的生活、或讲述趣味的故事;作品或清新自然,或轻快明朗,或细腻沉静,或语言精炼,或想象奇特自然,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向往的儿童世界,也展示出了作家独具的才情。

爱是安武林儿童诗情感的主旋律,他将笔触深入到童年生活的“现场”,在品味浓浓的亲情之中,在感受自然的神奇之中,充满了对童年的温馨追忆,于是作家从心底深处吟唱出一首首给爷爷、奶奶、母亲和自然的童诗。

安武林的儿童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物、成长、人与自然等的童稚想象。诗人用爱心、童心、慧心赋予动植物生命与情感。

二、童话:蕴含童年体验的想象盛宴

作家巧妙运用稚趣清澈的语言与奇妙独特的幻想,描绘想象的诗性天地,彰显成长的岁月足迹。

安武林的童话创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短篇童话,发展于新世纪初期的中篇童话,进而推进到长篇童话。作家在生命体验中孕育出童话奇妙幻彩的幻想世界。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温馨明朗,抒情真诚炽热,幻想奇异独特,语言灵动清澈,形象憨态可爱;作品或趣味盎然、或温情脉脉、或富有哲理、或幽默讽刺、或形象典型,字里行间浸透和传递着他的善良、朴实、真挚、热诚、天真之品格。作家含情脉脉地传递着童年成长的多重体验与富有深度的睿智思考。读者置身于作品之中,或捧腹大笑,或热泪盈眶,或陷入思考……他创作了《老蜘蛛的一百张床》《核桃鼠和他的伙伴们》《马大哈熊爸爸》《葡萄牙小熊》《噗噜噗噜密》《老巫婆和她的徒弟》等上百部童话作品。

2011年9月,是安武林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进入到创作发展期。其标志是《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八册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问世,继而出版了《安武林童话精品系列》《安武林阶梯童话》等作品,呈现了作家在创作领域的多维探索与集中展示,彰显了他的才华。

三、少年小说:探询少年成长的精神内涵

作家徜徉在少年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与精神成长的境遇中,贴近少年的小世界,探寻其成长的神奇密码。

安武林的少年小说具有深刻的现场感,人物有血有肉。其内容以少男少女的成长为主题,或书写和呈现少年的生活现实,或塑造和表现少男少女的群像,或追索和探询童年的精神内涵。作家用淳朴真挚的情感和诗意风趣的笔墨,倾心描写了少男少女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多姿多彩的真实环境,描写少男少女之间的友情故事,细致探寻少年们的内心世界,重视表现这一环境对童年的呵护和滋养。安武林的小说代表作(短篇)有《十四岁的天空也下雨》、短篇小说集《环形跑道》和长篇小说《泥巴男生》等。

“成长”主题关注青春期少年成长的多元景观。小说讲述了少年成长的故事,真实呈现、风趣描写了少年成长过程中各自内心与情感的变化,其关键词是“关注友情,描写友情,弘扬友情”。在《十四岁的天空也下雨》里,作家用温暖的语言讲述了少女米兰、可儿两个少女之间纯真的友谊,少女的自尊、敏感、细腻、单纯,以及朋友之间的误解、困惑等。在《泥巴男生》这部作品中,作家运用少年视角,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主要讲述了少男“我”(安)和米果儿、胡番茄、姜丽丽、叶细细、丁当老师等几个师生之间的“轶闻趣事”。作者在“我”(安)与米果儿之间友谊的书写上用墨居多。作品开篇就说“我的好朋友叫米果儿”,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米果儿的生活丰富多彩。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男生,单纯善良、乐于助人、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担任学习委员,他能拉小提琴、会下棋,但是他口吃,他有自己的小秘密。作者在安、米果儿、胡番茄以及师生等之间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米果儿帮助同学胡番茄完成学习任务;米果儿成功地主持了非常精彩的节目;米果儿面对爸妈之间的不和谐;米果儿交了一个笔友“柳中秋”,他相信向他求助的笔友的遭遇是真实的。“我”愿意为好朋友两肋插刀,陪着好朋友一起实地调查、体验真实的社会“滋味”,结果是一趟荒唐的旅行。为了完成老师交办的收齐女生作业的“重任”,他给班里的女生们发糖,还不遗余力地在篮球友谊赛时当起了领队和“服务员”的角色;米果儿成立“酷酷酷文学社”。作家在创作中努力地与少年平等对话,对现实生活丰富的描写,展示了少年校园生活的真切情状,书写着少年的种种欢乐与烦恼。小说所书写的自然而清新的友情,透着童年真诚的欢笑,淡淡而朦胧的少年情思,轻松的幽默,难忘的温暖,作品的字里行间弥漫着真诚温馨的味道与友情的深度与纯度,呈现着作家对成长的深度思考。米果儿的成长中有好朋友“安”、丁老师的真诚帮助和积极鼓励,排解各种困扰。作家在解读少年成长密码时,思考家长和老师如何去用心倾听少年的心声,注意“捕捉”和解除他们的迷惘,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家直率地表现了少年生活的现状,描写了与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成人角色。如《泥巴男生》中的丁老师成为少年身体与精神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与引领者。丁老师细致而充满爱心、威严而充满信任、耐心而富有智慧的“一篇一篇文章就像雨丝一样绵绵不绝”;她带领学生去公园玩,时刻都在鼓励着他们勇于探索,是一个可信任、很亲切的“姐姐型”教师。同时,作品中展示了作家阅读的广度,一部一部的经典作品被适时的植入作品之中,精彩绝伦的小说《两个小洛特》、渡边淳一的小说《男人这东西》、格林厄姆的童话《柳林风声》、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梭罗的散文《瓦尔登湖》。作家对中国孩子纯真童年力求真实的生活化描写,从题材、内容到情节、语言都是中国式的。描写刘行歌介绍自己姓名时候:“刘邦的刘,陶行知的行,歌曲的歌,绰号歌手。”当米果儿被名叫“柳中秋”的网友骗了之后,“我”问他:“你被骗了多少东西?”米果儿:“无法计算。”“我”诧异地说:“什么叫无法计算?”米果儿说:“一颗心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少年的校园生活故事,标志着作家一种自觉的艺术探索。

四、儿童散文:表达缤纷生活的多重视角

作家以诗意优美的文字描绘自然,唱响爱的赞歌,书写人生的哲性思考,构建“审美”与“审智”的空间。

《黑豆里的母亲》是作家倾注感情的代表作。作家在“回忆”中,以清隽的语言深情而细腻地讲述了妈妈辛苦劳作的一生,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妈妈任劳任怨精心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过度劳累的她在四十九岁的时候,生命划上了一个凄苦的句号。由于强烈的怀念母亲、思念母亲的内心情感活动,在开篇就深情地喊出“妈妈,你藏在哪儿?在那一大片黑豆地里,我领着弟弟和妹妹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她”……妈妈“住进了黑豆里,想和她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不过,这一次,她不再让我们打扰她了。她想清净。”作家在日常生活中“取样”,调动自己童年时的生活经历、体验和经验,用细腻笔触朴实无华的文字叙写了对母亲的怀念,将人性、理性、智性加以锤炼,提炼出童年经验中可与当下儿童的审美体验相通之道,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味。

安武林不断拓展创作文体的探索疆界,出版了绘本《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老蜘蛛的一百张床》《口袋里的太阳花》《老房子》《麻花小熊》等,为儿童打开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视觉艺术欣赏世界,并提供了一种纯正的审美熏陶。

总而言之,安武林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中进行的多元艺术探索,使其作品具有多元的审美特质,这些特质也展现着作家特有的才情与情怀。作品多元的内涵丰富了作品的阅读趣味,给读者带来了多样性的审美快乐。期待安武林继续拓展回望童年的目光,关注当下、展望未来,用更多的笔墨去抒写儿童丰富的生活。

猜你喜欢
果儿武林童话
开心农场
游乐场狂欢
欢乐家庭日
张灯结彩闹元宵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叮铃铃,叮铃铃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