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坐落于横断山脉之间,山川江河纵横,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自然条件独特,为怒江州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怒江州是云南省良好的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地,为促进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种植人员增产增收,怒江州十分关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20年,怒江州蔬菜种植面积为1.08万hm,产量16.91万t,为保证蔬菜种植安全性,怒江州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当地蔬菜产量和质量均获得了较大提升,2021年,全州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达99.97%。传统蔬菜种植模式下,一旦发生病虫害,菜农通常会应用农药进行防治,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肥料,长此以往,对蔬菜品质产生了不利影响,蔬菜中会存在农药残留。随着人们对于农产品农残问题的关注,无公害蔬菜种植得到应用推广,逐渐成为蔬菜种植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该技术可提高蔬菜质量,明确土壤酸碱度,控制施肥比例,保证蔬菜产量与质量。
首先,科学施肥,应用绿色的施肥方式,改善土壤物理化、生物性质,营造高产、抗逆的健康土壤,避免肥料对蔬菜品质及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满足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和要求。施肥时,应坚持土壤健康原则、化肥减控原则、合理增施有机肥原则、补充中微量养分原则、安全优质原则,少用或不用化学合成肥。
以大白菜为例,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3.0万~4.5万kg、饼肥750 kg、复合肥(15:15:15)375 kg、过磷酸钙150 kg,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以大蒜为例,每公顷施加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万~4.5万kg或商品有机肥3 000~6 000 kg、复合肥450 kg、过磷酸钙750 kg。施肥时宜选用含硫肥料。还需合理应用氮肥,利用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等提高氮肥利用率。但为保证无公害蔬菜种植质量,还需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频次,具体施肥量可以结合无公害蔬菜特点使用测土配方技术等进行确定。
另外,科学施加微生物肥料,例如固氨细菌肥料、根瘤菌肥料、硅酸盐细菌等,能够促进无公害蔬菜生长。微生物肥料能够增强无公害蔬菜根际微生物的作用,优化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实际应用时,还应根据无公害蔬菜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肥料种类,并确定用量。
地下滴灌种植技术是现阶段常用的农业种植技术,该种植技术能够提高灌溉质量,同时节约水资源。应用时,需控制好滴灌时间及速度,考虑气候特征及蔬菜生长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灌溉工作。同时,需为无公害蔬菜提供优质供水条件,保障其能够获得充分的水分与营养,促进蔬菜更好生长。
种植环境质量会对无公害蔬菜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相关农业技术人员需结合区域种植环境及土壤条件等,从多角度做好种植工作。首先,要合理选择种植地,保证种植地远离污染区,水源干净且土壤绿色无污染。同时为更好抵御病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关农业技术人员需结合各区域土壤环境,优选抗病虫的高品质种子。在种植前,及时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上茬蔬菜残留的蔬菜根、茎,同时清理杂草。不同区域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栽培季节,确定适宜播种期,错开病虫害易感染期,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定期做好土壤翻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物理防治措施能够较好降低病虫害对无公害蔬菜造成的不良影响,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防止无公害蔬菜被害虫侵蚀,农业技术人员利用害虫趋光性,利用灯光诱杀法,科学设置诱虫灯诱杀害虫。诱杀时为避免伤害益虫,需掌握害虫活动时间,科学选择开关时间,提高防治质量。部分害虫对于颜色比较敏感,可以在菜地中设置黄色粘虫板,该方法对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诱杀比较有效,能够有效控制成虫繁殖,为无公害蔬菜生长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化学防治方法是最常用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传统的蔬菜栽培种植方法会运用各种化学药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为避免化学药物对蔬菜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要首选高效、低毒且不会造成较高药物残留的药物,禁止使用易致癌且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的化学药品。使用时,需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保证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药物使用要有针对性,并且定期更换,以免出现耐药性。
生物防治有助于有效防控病虫害。首先可通过引进天敌的方式防治害虫。螳螂、瓢虫、食蚜蝇、赤眼蜂等均能够有效杀灭害虫。当前,各种生物制剂能够代替化学药物杀灭害虫,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相关种植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并加强技术应用,定期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各项培训,严格结合相关要求,做好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工作。
综上所述,现阶段无公害蔬菜市场需求量大,其种植工作受到更多关注。相关种植人员应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有充分了解,加强技术学习和应用,提高种植效益与种植质量,保证蔬菜供应安全,促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