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在“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有效运用

2022-10-27 01:27:37甘肃赵永刚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整合诗歌

◎甘肃/赵永刚

所谓“整合”就是使零碎的学习资源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彼此衔接,使其相互协同以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学习整体。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为主线,将人文目标与语文学习要素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结构特点,围绕单元目标,整合单元内外的学习资源,将精读课、略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活动课等进行整体性的教学活动整合。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教材单元结构的优点,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在单元教学活动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有效落实“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笔者拟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从诗歌主题、诗歌学习、诗歌创作三个角度进行整合,有效完成单元学习目标的方法。

一、聚焦主题,整合学习内容

“活动·探究”单元融合了听说读写等内容,聚焦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是基于本单元“现代诗”的基础上设立的,有效地将现代诗歌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活动、探究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聚焦主题,整合有关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首先,基于文本内容,选准主题。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诗歌为核心内容,选取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四首诗歌,重在让学生接受诗歌语言美、韵味美、情思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的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探究”的单元目标,笔者结合上述四篇诗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主题,组织课堂小组活动。执教时围绕单元主题“自然之音”,设置以下学习情境:

为了迎国庆,学校举办了“我为祖国母亲献首诗”的主题活动。基于此,九年级一班以最近所学的第一单元四首诗歌为素材,进行一次“我来评诗歌”的比赛。作为班级的一分子,请你依据诗歌的内容,围绕祖国自然之美为主题,为自己喜欢的诗歌写一段简评。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抓住这四首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进行有效评析,形成与诗歌相关的文学评论。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写的文学评论,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开展有效点评。

其次,注重文本延展,整合学习内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活动·探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象,模仿所学的诗歌,进行鉴赏与创作。教师可以在单篇文本讲解的基础上,进行互文性文本的拓展,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类诗歌的特点。比如,在学习《乡愁》一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笔者选取了席慕容的《乡愁》、纪弦的《一片槐树叶》、日本作词家井出博正的《北国之春》三篇文本,要求学生以“乡愁”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四篇文本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为学生创作现代诗歌做好铺垫。

由此可见,在“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同类主题的作品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活动有序化。

二、聚焦学法,整合活动内容

在“活动·探究”单元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主题以及文本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听、读、背、说、写”的能力。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需要抓住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整合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的运用规律。

首先,抓住文体语言特点,整合学习方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及学习活动为主线,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现代诗的文体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归类,形成结构化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归法、归思、归群,让阅读更加高效。例如,笔者在执教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设计如下朗读任务:标注语气、节奏、轻重音、快慢,选取恰当的音乐为自己喜欢的诗歌录制配乐朗诵;将自己录制的朗诵上传至班级钉钉群,评选优秀作品;依据评价建议修改朗诵设计,选出代表,认真演练;开展班级诗歌朗诵大赛,各小组确定朗诵节目单,学生撰写简单的节目串词。学生在朗读中体悟现代诗的音韵、节奏,从而体悟出诗歌情感的变化。朗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时,学生发现这首诗歌整体节奏舒缓、明快,三句为一小节,同时注重前后押韵。笔者将其与《沁园春·雪》这首词进行比较阅读,要求学生从押韵、句式、诗节特点上进行比较,从而体悟不同诗体表达情感的不同效果。

其次,抓住文本内容形式,整合归类。本单元四首诗歌都属于现代诗歌,情感结构会随着诗节的行数变化而变化。同时,现代诗注重叠加意象产生一定的美感。教师需要把握现代诗的内容形式,进行整合归类,有效设计活动。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住意象进行鉴赏,从而体悟情感。具体为:从四首诗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并且挑选出相应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诗歌绘制插图;同组进行交流评价,并且请教美术老师给出合理的修改意见,逐条罗列;对自己的绘画进行修改,简要叙述修改的缘由,形成200字左右的文字稿;现场展示并阐释创作的意图,教师根据绘画内容给予评分。该学习活动有效地将阅读鉴赏与活动融合在一起,让诗歌得以重新构建,提升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三、聚焦任务,整合活动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真实的语用情境,整合切合实际生活的活动任务。执教“活动·探究”单元,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活动的真实化,活动效果的实效性。

聚焦核心任务,有效进行语言实践。在“活动·探究”单元中,笔者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注重以任务激发学生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扣核心任务,进行有效细化,建构语言、运用文字。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核心任务为“唤醒诗心自创作”,要求学生创作一首小诗。教师需要融通单元阅读与写作实践,设计切实可行的读写评价任务。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以下读写任务:参考教材中四首诗歌,模仿其形式和内容,进行同题仿写;鉴赏教材中诗歌的句式与表现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选取相关的意象,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参考《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等诗集体例,编制诗集;为诗集设计腰封,并且为相应的诗稿绘制插图,选定诗集的名称。由此,四个活动任务在注重诗歌语言鉴赏与创造的基础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真正地实现了以诗歌唤醒诗情。

总而言之,在“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单元文体的特点,有效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爱上阅读与写作。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整合诗歌
诗歌不除外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阿来研究(2019年2期)2019-03-03 13:35:04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阿来研究(2019年2期)2019-03-03 13:35:04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