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话语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话语分析

2022-10-26 07:12漆亚林,孙鸿菲
中国记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议题话语建构

一、研究缘起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碳排放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等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多。转型时期的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甚至演化为社会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1]我国一方面加大经济建设,一方面进行环境治理。1984年,我国就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随后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党中央将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系列生态治理的政策、制度、法规,强化监督执行和指标建设,我国生态环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2]。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3]。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压力仍然存在,生态环境的污染形势、环境事件的态势以及工业、能源、交通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4]这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的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走向。媒体理应承担环境传播的新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环境传播具有建构和实用的功能,它一方面通过传播生态环境领域新近变动的事实,阐释事实变动的基本逻辑和问题,建构人们的环境知识和关系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劝服策略形成舆论,动员社会力量,促进环保行动,解决生态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过程中主流媒体的环境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多电视台相继开办形式多样的环保类节目,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绿色时空》《绿水青山看中国》栏目,山东卫视的《美丽中国》栏目、陕西卫视的“美丽三秦”栏目等。同时,《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江西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社也开办“生态建设”的专栏。这些栏目紧紧围绕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现实图景以及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建构报道框架,多角度、多场景地呈现美丽中国。随着技术可供性为行动主体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传统受众与数字用户的此消彼长,主流媒体通过媒介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构新型传播体系,以吸引更多年轻网民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境传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环境议题的话语分析考察新型主流媒体通过如何守正创新重构话语生产机制,从而增强环境传播场域的情感动员力和舆论引导力,促进绿色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进而探讨中国特色的环境传播范式和舆论引导机制。

二、我国环境传播的学术演进

国内学者对环境传播的研究经历了从“环境新闻”到“环保传播”再到“环境伦理及风险传播”三个阶段。自许正隆(1999)提出环境新闻伊始,王宏波(2000)、陈少华(2004)、王莉丽(2005)等学者将环境传播纳入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框架。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聚焦与环境传播中的话语建构与修辞分析。例如,綦星龙针对微博中雾霾议题的描述性策略,分析了公众、媒体、政府和环境NGO四大主体的话语权构建问题;史梁以“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为例对微博中农村环境传播进行话语分析,他认为,微博通过“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环境弱势群体的话语建构、民主理性的实用话语手段、民间草根环境的话语空间、意见领袖的推动作用”等推动环境传播。陶贤都和李艳琳通过分析746篇报纸媒体土壤污染报道样本发现环境传播并非仅是环境议题的扩散,更是各种主体的话语呈现。其中,政府占据议题的主要话语权,专家学者积极介入议题报道,企业则表现为回避突发土壤污染事件。[5]马华芳以《人民日报》近40年来关于垃圾问题的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话语变迁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社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乃至社会主流认知的转向,而这种转向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媒介话语实践的深刻影响之中。[6]李玉洁认为可以通过关系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转向形成“以中国为方法”的环境传播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全球环境话语的均衡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对环境传播中话语分析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等标语的提出为环境传播话语转向提供了新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对环境问题的传播通过话语实践被建构起来,真正成为了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与背后的政治经济等命题等相关的议题。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关于环境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中,多以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为主,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传统媒体上,且多集中于雾霾、垃圾等单一环境议题,研究面较窄。因此,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其在全媒体背景下环境新闻的话语建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环境传播话语研究尽绵薄之力。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不断加大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在全媒体时代,各大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账号更是以文字、图片、短视频、Vlog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播各种环境新闻和信息,引导呼吁公众关注生态环境并进行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由此可见,媒体作为一种推动力,向公民提供必要的零碎信息,影响着公民对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媒体作为各种话语融汇交织的公共空间,勾勒着环境议题的话语集束[7]。

(一)研究视角

1.作为文本的话语:此视角主要从微观出发分析文本的形式、结构、特征等,它通常被组织在“词汇”“语法”“连贯性”“文本结构”等标题下,这些方面可以认为是递升的,词汇主要涉及单个语词、语法涉及分句与句子连在一起的语词、连贯性涉及分句和句子是如何被连接在一起、文本结构涉及文本的大范围的组织属性。通过以上微观视角,可以探析作者是通过何种话语策略来建构文本的。

2.话语的实践:它牵涉及文本生产、分配与消费过程,这些过程的性质根据社会因素在不同的话语类型间发生着变化。因此,文本在不同的社会结构、规范和习俗中呈现的内容不同。该视角也成为连接文本与社会实践维度的中间层。

3.话语的社会实践:此视角从宏观的层面来理解话语生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因素角度分析其对话语实践的影响,旨在探讨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将从以上三个视角出发,在文本层面,将着重探讨环境新闻报道具体“说了什么”;在话语实践层面,将分析“环境新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社会文化实践层面,将揭示“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话语实践”“这将对社会实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媒介选择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以及我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一直以来积极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等内容,切实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在我国主流新闻媒体中具有权威地位。特别是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媒介融合的时代,更是走在了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前列。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自2012年7月22日开通至今,运营良好,积累了大批忠诚度高的年轻化用户。据了解目前官方微博粉丝量已超过1.4亿。相较其他媒体的微博,粉丝量庞大、内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是全媒体背景下引导我国其他媒体进行转型宣传的权威风向标,也为其他媒体打造更具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全媒体平台提供了转型范本。此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理念的提出,《人民日报》在其微博上的信息发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中央在环境传播方面的政策和主张,其发布的环境新闻更能引起广大用户的关注。因此,研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在环境保护传播的话语建构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样本选取

本文主要使用Python软件对人民日报微博账号发布的信息进行数据爬取。具体样本数据时间段选择为2018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对在此时间段内的内容进行采集,共得到28626条数据。接下来对获取的微博数据根据“生态”“环境”“美丽中国”“文明”“绿色”“气候”为关键词和《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提及的环境状况九大领域“大气”“淡水”“海洋”“土壤”“自然生态”“声环境”“辐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和能源”为关键词进行“机器+人工”删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后,选取有效性环境新闻1022条作为研究样本。

三、研究发现及话语分析

(一)文本分析

主流新闻媒体在传播中对环境议题的选择和建构、对环境新闻的筛选和把关,都能影响用户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讨论议程。可以说,媒体在传播环境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把握环境信息的框架和思考方式。根据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文本话语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词汇、语类、名词化、及物性、情态、语法、连贯性、文本结构等方面,由于不同新闻语篇中的语言成分不尽相同,因此在这里,本文将重点从“词汇”“语法”“文本结构”等方面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环境新闻进行分析。

1.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词汇的选择能体现文本生产者的立场、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媒体通常采用不同的词汇选择策略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8]笔者通过Python软件对收集到的1022条环境新闻进行词频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50个词如图1所示:

图1 文本高频关键词及其词频(摘选)

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近四年发布的环境新闻中可以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有“原图”“组图”,这类名词反映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传播中不仅使用文字,而是经常使用图片的方式来进行传播。由于环境类图片的特殊性,它不仅是一种视觉化的符号,还代表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思,因此在传播中更易于直接带给用户感官体验,从而产生显著的传播效果;“世界”“我国”“我们”“一起”“人类”等词汇的使用奠定了全媒体背景下环境传播宏大的叙事基调,反映了我国主流媒体始终与国家治理理念相契合,关注的议题是如何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森林”“保护”“野生动物”“动物”“自然”“海洋”等名词一方面表达了我国主流媒体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党中央在环境传播中的政策和主张。

2.情感倾向与态度

情态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核心概念。“在传统语法中,情态指的是表示必须、可能性和义务等意义的语法范畴。”[9]在全媒体的新闻语篇环境中情态也可指新闻报道的情感倾向。本研究结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1022条环境信息的特点,将报道分为中立报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中立报道是指文章内容相对客观,不带有明显的情感偏向,不包含作者正面或负面的评价的报道;正面报道是指对生态环境中的某些现象持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的报道;负面报道多聚焦社会行为与道德秩序产生冲突或对抗的事件,在环境传播中也指栖息地遭到破环、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报道。笔者通过对1022条环境新闻进行编码,0为中立报道,1为正面报道,2为负面报道,试图分析每一年不同类型情感态度的新闻报道数量,探究近四年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背后的话语转向。本研究将全部的1022条环境新闻统计情况如下图2、图3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2018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环境信息数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发布的环境信息最多。2018年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中立报道的数量基本持平。自2018年以后,中立和正面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2020年和2021年与负面报道的数量差异增大。

由图3可以看出,近四年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环境信息整体上多以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占据的篇幅不大,仅有22%。这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积极进行正面的宣传引导,加强环境保护有关。

3.文本结构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学者认为文本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中。其中“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10]连接有各种方式可以实现,比如使用来自普通语义学领域的词汇、重复语词、使用近义词;通过各种各样的参照和替代手法;使用逻辑连接词等。此外,语篇的整体布局涉及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陈述的组群由此被连接起来,它们描绘了文本的结构特征。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文本中呈现的修辞与连接词具有很强的话语意义,我们来看这样三个例子:

图2 2018-2021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环境报道情感态度倾向情况表

图3 2018-2021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环境报道整体情感态度倾向情况表

例一:【致敬!野生动物遭雪灾断食,管理员赤脚蹚冰水送草料】近日,青海玉树部分地区遭雪灾,野生动物白唇鹿、岩羊等随时有饿死的危险。澜沧江园区生态管理员们,徒步跨河给它们送草料。54岁的白玛说,雪厚的地方要背着草料走一两公里,可只要动物能够安全活下来,他们就开心。

例二:【你好,明天】今天是第10个世界大象日,亿万网友牵挂的云南野象即将平安到家。在17个月的旅途中,无论急行奔袭还是闲庭信步,无论寻吃觅食还是嬉戏睡觉,野象群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关注野象,是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也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便能续写“人象和谐”的佳话。

上述两个案例中,媒体通过使用“只要……就……”“无论……都”等表示条件关系的逻辑关联词,赋予文本逻辑连接话语意义。例一中,一方面表达了野生动物管理员们对动物们无条件的关注和爱意,另一方面也试图呼吁读者对野生动物产生关怀和保护情绪,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反映和共鸣。例二中,在描述象群北迁的新闻事件时,媒体没有使用一些官方描述性话语,而是通过逻辑关联词,将象群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呈现出来,“奔袭”“闲庭信步”“觅食”“嬉戏”都是十分生动的词语,在全媒体话语互动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例三:【我为什么如此热爱新疆?这里也许有答案】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如此热爱新疆,因为这里有浩瀚沙漠、苍茫戈壁、葱郁绿洲、广袤草原;因为这里有诱人的美食,热情的人们,更因为这里是祖国边陲的神秘热土,是每个人的心之向往。戳视频,5分钟看遍#美成壁纸的新疆风光#。

在例三中,媒体运用三个“因为这里有”的排比句式将文本链接,描绘生动美丽的新疆景象。排比是一种十分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手法,通过这种方式将文本链接,可以最大程度地渲染美丽中国建设的氛围,同时再配以图片说明,极易调动用户的视觉感受,从而使用户发出“大美新疆”“大美中国”的感叹。

(二)话语实践分析

话语实践分析试图将话语与社会连接到一起,本文将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所涉及“环境传播”话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如何通过宏观命题与主题设置来进行环境传播的话语建构和传播。

新闻话语的主题可以“通过删去不相关的细节信息”而得到,这些被删去的信息必须是不影响对其余新闻文本理解的信息。新闻媒体通过主题强调某些话题的重要性,也实现对环境议题的议程设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发布环境新闻时往往会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具体的时政热点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与整理并赋予其意义。笔者分析了《人民日报》近四年来1022条环境新闻样本的相关议题,这些议题所体现的正式环境新闻的主题,也即“宏观命题”,具体议题如下图所示:

新闻媒体通过环境新闻报道框架的设置,强调特定议题的重要性。纵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对中国环境生态情况的报道,通过上面的频次图我们大致发现出现频率较高三类主题:

图4 2018-2021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环境报道议题

1.“大美中国自然风光”主题

该主题主要包含对我国自然风光的详细介绍,例如“张家界武陵源秋日绝美云海”“秋日洪泽湖水上森林宛若调色盘”“新疆克尔古提秋色似油画”等,将其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宣传信息的一部分,展现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美景象,这类报道多配以图片和视频,使用户看完产生情感共鸣。例如,一篇题为《姹紫嫣红!贵州毕节百里杜鹃花海》的报道中说,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延绵50余千米,宽1-3千米,是中国天然杜鹃林带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公园内有目前已查明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林,共23个品种。各色杜鹃花开,漫山遍野,美不胜收。通过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的运用,综合各种形式和手段,调动人们的想象力,不难发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通过精心筛选,将环境新闻报道置入“美丽中国”的主题框架内,呈现给用户美丽中国的形象,也体现了近些年我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主题

该主题主要包含对我国野生动植物的科普、宣传保护等内容,其中官方微博提及的野生动植物有几十种。例如,江豚、东北虎、华南虎、穿山甲、雪豹、绿头鸭、沙狐、黑颈鹤、火烈鸟、考拉等内容。通过媒体的报道与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强化公众主动参与意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篇题为《网友:被红猩猩体检时的配合度可爱到了》的报道中说,网友分享了一段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动物手术室外拍摄的视频。画面中,一只红猩猩做检查时十分配合,医生让趴下就趴下,让张嘴就张嘴。它好奇地想摸周围的东西,但医生一阻止就立刻收手。游客惊叹:“比很多小朋友都乖!”这篇报道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红猩猩动人可爱的一面,有利于唤起用户对红猩猩的关注与保护,从而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3.“森林火灾”主题

森林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对森林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每年春季秋季,是我国森林火灾高发频发的季节,由于森林火灾破坏性大、处置扑救极其困难,一旦发生将会给我国甚至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因此也是我国主流新闻媒体每年都着重强调的主题。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环境主题报道中关于森林火灾的报道频次较高,这类主题下的新闻主要包括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时的信息发布以及科普宣传各类森林活动应如何保护。“愿平安!西藏林芝森林火灾300余人参与救援”“心疼四川!救火前线武警带烟熏妆入睡”“航拍大兴安岭金河秀山火场 4140名兵力全力扑救”等标题是这类新闻主题中常见的标题。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我们会揪心、痛心,森林防火实际上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出“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共建美丽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才能把森林防火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社会实践分析

语言既反映现实,又构建现实。语言的变化与广泛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时,需着重将媒介话语置于媒介组织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考察,将新闻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1022条环境新闻报道文本中与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互动,研究主题背后的主流话语的形成过程。

1.媒体职责影响主流媒体环境议题建构

自2018年以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数量逐渐增多,态度多倾向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较少有负面报道的新闻。其中,“美丽中国”建设的报道主题数量远超其他主题。这与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有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更应该加强环境新闻舆论监督,对环境议题存在的问题进行披露,真正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2.公共性影响主流媒体环境议题建构

从目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环境新闻来看,缺少公众话语的参与,更多是主流官方媒体在传递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全媒体时代,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均衡不同话语主体的主张表达,通过互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真正调动公众的参与意识。此外,媒介作为一种重要推动力,应加强与政府以及其他非官方组织的协商和沟通,搭建开放、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公众、政府、非官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全社会对环境议题的参与和推动,以构建更为和谐的环境保护议题和框架。

四、结语

本文基于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对2018-2021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对环境新闻的1022条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环境新闻报道语篇在全媒体背景下呈现的主要特征。微博作为一个意见交流平台,由多元化的信息源和信息构成。另外,微博本身信息的多元化表达方式,能够将环境议题同流行文化相结合,以戏剧性的表达和视觉性的冲击力来扩大这一议题的传播效果。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的今天,自然环境的变化必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热 点话题。对于大众传媒而言,也必然将面临如何更好地报道环境议题,更好地完成环境议题的社会建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对于环境新闻的媒介报道而言,同样道阻且长,我们期望全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环境议题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更好地调动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更为和谐的环境保护前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不懈努力。

【注释】

[1]祁远.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O L].央广网http://hn.cnr.cn/hnfwxy/20170724/t20170724_523865768.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https://www.mee.gov.cn/hjzl/sthjzk/zghjzkgb/,2021年5月26日.

[3]新华网客户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21年11月11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126286498972618&wfr=spider&for=pc.

[4]郇庆治.“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J].人民论坛,2020 (31).

[5]陶贤都,李艳林.环境传播中的话语表征:基于报纸对土壤污染报道的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05):108-114.

[6]马华芳.环境传播视域下主流媒体关于垃圾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7]王媛,杨萍.论风险社会视阈下的互动式环境传播体系建构[J].东南传播,2020(01):7-9.

[8]彭妍.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嵌入网络青年亚文化——宣传片《后浪》的批评话语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5):221-222.

[9]丁建新.视觉的语法:童话插图中情态的社会符号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9.

[10]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78页.

猜你喜欢
议题话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