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文,张晓,宋敏
1.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解剖教研室,河南安阳 455000;2.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安阳 455000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必修的入门级重要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常用的专业技能具有密切关系[1]。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医学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等,传统教学模式下,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知识点枯燥、不易掌握和应用,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等。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是目前国际先进的一种专业教育理念,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为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思路和方法[2],并符合职业院校目前正在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OBE 理念为指导,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1 年7月—2022 年1 月2021 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4个班级240 名学生进行了将临床素材融入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校2021 级高职护理专业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4 个班级240 名,随机分为传统组(n=120)和观察组(n=120),两组总课时和实验课时均相同,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入校时学业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比较
1.2.1 教学方法和内容 传统组进行传统实验教学,即教师采取标本和模型展示、讲解的教学方法,之后学生自己观察学习,教师答疑解惑。观察组以传统实验教学为基础在课堂中将临床素材融入实验授课,进行与临床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模式,即“基础+临床”的应用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临床素材除了语言描述,可通过数字化进入实验课堂,形式包括短视频、图片、动画等,内容与解剖学知识点紧密联系,包括相关疾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以及护理基本操作技术、手术过程和常用急救技术等。教学内容选取运动系统、内脏学和脉管系统3 个部分进行实验授课,该部分内容与临床实际联系较多,且难度适中,是临床护士工作中较实用的知识部分。
1.2.2 教学设计和实施 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交流作出教学设计,制计统一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案,对两组分别实施教学。观察组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临床素材融入教学过程,例如讲授气管杈和气管隆嵴时选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先向学生普及气管插管的意义和操作原理,然后让学生思考和分组讨论气管插管的深度及护理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应用混合教学方法,比如讲男性泌尿系统的时候引入一例老年男性患者急性尿潴留病例,常规导尿失败,这时提出问题:怎么解决尿液的潴留?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之后可总结并讲解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术;讲授颅骨和四肢骨连结时,简要讲解常见的颞下颌关节脱位和桡骨头半脱位病例,引入复位方法并予以示范,简单易学且实用。
1.3.1 实验教学测试 每次实验课结束之前,对两组学生进行的实验内容和教学知识进行抽查测试,测试共20 题,满分20 分,记录成绩。
1.3.2 问卷调查 设计无记名调查问卷,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调查两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以及沟通表达、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以下4 个方面:①对现行实验授课教学效果的评价;②是否希望在人体解剖学课堂中加入临床素材;③目前对人体解剖学的感兴趣程度;④现行实验授课方式是否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实验测试平均成绩(14.25±3.91)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实验测试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实验测试成绩比较[(),分]
发放调查问卷240 份,收回237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75%。观察组对现行实验授课教学效果评价、对人体解剖学的感兴趣程度和现行实验授课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希望在人体解剖学课中加入临床素材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现代课程规划的最新发展[3-4],该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和驱动力,反向促进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明确的追求目标,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并进行自我评价,主动查漏补缺,以此来达到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2,5]。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方向[6],该方向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模式相对应联系,符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基于OBE 理念,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目标是掌握临床疾病及护理操作技术等,技能目标是获得临床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怎么学和什么时候学相对不重要。高职护理新生来尚未建立医学思维和结构框架,不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依靠死记硬背来识记解剖学知识难度较大[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验测试平均成绩、对授课的认可度、感兴趣程度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均优于传统组(P<0.05),表明运用OBE 理念将临床素材融入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临床”模式,借助这一“外力因素”增加解剖学知识的故事性和实用性,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和问题。
目前新生直接进入临床学习无疑存在巨大的障碍,将临床素材数字化融入解剖教学中,形成了衔接基础与临床、学校与医院、学与用的知识纽带,建立丰富的临床素材数据库和解剖知识库是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解剖学知识点时应着重注意与临床工作实践需要相契合的部分,选取的临床素材应注意度适中,易于理解掌握,同时具有实用性或可操作性,方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结合实验教学和临床素材的特点充分讨论适于选定临床素材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利用现代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形成每次实验的教学设计,完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8-10],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临床思维能力。
在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师资团队建设中,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提供临床素材,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提炼解剖知识点并进行教学设计,各取所长,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素材有机融合,同时实验课教师也应积极提高医学综合素质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授课时才能生动活泼、驾驭自如[11]。因此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建设需要多方的积极努力和临床实践的长期积累,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12]。
研究中发现尽管学生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对解剖学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总体不高,实验教学还是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现实状况下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时较少、总课时有限,在课堂中增加临床素材使学习强度有所增加,怎么平衡实验与理论的课时,并将因材施教与大班制教学充分结合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尚需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