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2-10-26 12:32
唯实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昆山县域建设

周 伟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昆山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苏州市委决策部署,以创办工业小区起步,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昆山之路”,成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的跨越发展,从原来的农业县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特别是近年来,昆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推动“昆山之路”再出发、赋予“昆山之路”新内涵、再创“昆山之路”新辉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主要经济指标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积蓄了前行力量。昆山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的县级市,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4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分别历史性地迈上万亿人民币和千亿美元新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871元、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3∶1。

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典型,昆山承载着中央、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昆山“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昆山现代化建设试点的重大任务,苏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上级对昆山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引和根本行动遵循。昆山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按照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部署要求,牢记嘱托、敢为善为、勇挑大梁,紧扣“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时代重任,传承弘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进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25项主要任务、200项具体项目,奋力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焦高水平联动,争当区域一体发展的县域示范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服务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做深做透“左右逢源、南北贯通”文章,加快实施“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区域联动发展策略,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格局。

向东接轨上海。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引领,形成国际数字商务贸易组团,打造数字经济实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当好苏州全面对接上海“桥头堡”。

向西融入苏州主城。以昆山高新区为支撑,规划建设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形成两岸科技创新教育组团,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共同推动环阳澄湖区域高质量发展。

向北联动太仓。以昆山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夏驾河科创走廊建设,形成长三角先进智能制造组团,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做优做强先进制造增长极。

向南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昆山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形成江南水乡生态人文组团,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建设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同时全面融入苏州“吴淞江科创带”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昆山未来城,打造城市创新核心区和活力中心。

聚焦高质量集群,争当产业创新发展的县域示范

围绕省委关于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决策部署,加快构筑“2+6+X”新兴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切实将产业基础筑得更牢、创新集群建得更强、发展能级提得更高。

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充分发挥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两大算力平台作用,重点培育引进一批数字经济枢纽企业,创新布局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生物计算等前沿领域,做大做强昆山先进计算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先进计算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应用、高端软件产业支撑,推动智能化升级、数字化产品、智能装备产业整体发力,力争到2025年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稳链固链,聚焦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昆山,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00家以上,构建起3个千亿级、30个百亿级和150个十亿级企业矩阵。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等平台作用,不断汇聚高科技企业、高能级机构、高水平人才,加快优质企业上市步伐,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一流、创新动能强劲的创新城市,力争到2025年上市企业达8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500家以上,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50名、省级以上双创人才(团队)100名、创新创业硕博士2000名。

聚焦高平台推动,争当深化改革开放的县域示范

保持探路先行的闯劲、秉持试点示范的追求,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制约,以开放的思路打开发展空间,全力塑造引领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新优势。

推进全方位昆台融合。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昆山“金改区”省级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围绕产业升级、贸易便利、金融创新、文化交流等方面争取更多创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高水平办好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产业合作论坛等品牌活动,持续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

增创开放型经济优势。结合昆山开发区“国批”30周年、昆山试验区“国批”第10年重大契机,对标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丰富拓展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智慧综保区”等载体功能,推动对外开放优势与国内市场优势更好结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聚力深层次改革攻坚。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行政区划与功能区划职能更聚焦、权责更清晰、运行更高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基层治理效能同步提升。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加快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化促进机制、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机制、资源要素集约化配置机制、产城融合制度化推进机制。

聚焦高能级承载,争当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县域示范

推动品质和颜值共同提升、城市和乡村共同繁荣,把韵味书写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让惬意浸润进百姓的烟火日常,努力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聚力打造城市中心,高标准建设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昆山南站城市门户、西部生态城市庭院,开启城市新界面。聚焦存量空间释放和功能形态提升,“点线面”立体式推进有机更新,加大重点区域、重要节点改造提升力度,焕发城市新活力。强化轨道“四网”融合,加快“两环四连八射”快速路网体系建设,打造“七横四纵”生态廊道,激活城市新动脉。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大力实施产业赋能“百村共兴”、人居环境“百村共美”、强村富民“百村共富”、文明和谐“百村共治”、城乡融合“百村共享”的乡村振兴“五百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力争到2025年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稳妥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打造无废城市、低碳城市、花园城市,奋力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聚焦高效能治理,争当社会综合治理的县域示范

强化政治引领,落实法治保障,注重德治教化,突出自治强基,用好智治支撑,努力让更高水平的平安昆山、法治昆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鲜明标识。

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立足夯实治理根基、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推动模式创新,大力实施基层治理“根系工程”、街镇治理“基石工程”、社区治理“乐居工程”、社会治理“智慧工程”,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加畅通,让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

筑牢全领域安全屏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安全“四进四排查”集中行动,大力实施“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扎实有序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科学精准高效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支持昆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持续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聚焦高品质生活,争当实现共同富裕的县域示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建设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

拓宽富民增收路径。重点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来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力争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5∶1。

丰富公共服务供给。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高效运营东、西部医疗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学校项目100个、增加学位超8万个。

繁荣文化文明事业。擦亮昆曲、顾炎武文化金名片,推进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布局3个综合公园、200个社区公园、500个口袋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力开展“喜迎二十大、文明润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猜你喜欢
昆山县域建设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寒露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