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相春
根据信息选择相应的统计图是继扇形统计图之后的教学内容,承担着一定的能力培养,这也是统计教学的目标之一。通常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根据信息选择统计图的能力。
1.出示。
六年级各班喜欢乒乓球项目人数占本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2.选择。
师:选择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生1:这里有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生2:不对,这些百分比只是反映各班的占比情况,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3.修改。
师:是啊,我们不能看到百分数就选择扇形统计图,而要依据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达需求,准确地选择统计图。那么,该如何修改呢?
生:要算出喜欢乒乓球项目的总人数,再用各班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除以六年级喜欢乒乓球项目的总人数,算出百分比就可以了。
六年级各班喜欢乒乓球项目人数情况统计表
1.出示。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董事长,可能有哪些需要?让经理提供哪种统计图呢?
2.小组讨论。
3.信息反馈(预)。
生:我想了解每个月的彩电销量,需要经理提供条形统计图。
生:我想了解每个月彩电销量的变化情况,需要经理提供折线统计图。
生:我想了解A 品牌每个月的销量情况,需要经理提供条形或折线统计图。
生:我想了解一下各种品牌在这半年销售中的占比情况,需要经理提供扇形统计图。
生:我需要经理提供各种品牌占比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以便我决定下一阶段的进货。
生:我需要各种品牌销量的折线统计图,可以预测下阶段彩电的销量。
生:我想了解新款E、F 品牌的销量情况,需要经理提供折线或条形统计图。
……
师:大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统计图来了解、判断、预测和决策。如果你想在这个经销部买一台彩电,你又会让经理提供哪种统计图呢?
(学生回答略)
课堂中,创设“信息误区”和“角色扮演”等情境,走“逆向”操作之路,调动积极性,打开思维,培养学生根据信息选择统计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