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国栋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讲 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韩冬辰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讲 师(通讯作者)
张军学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讲 师
城市中的传统风貌区正在遭遇“建设性破坏”。近年来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中传统风貌区面临大面积拆除的命运,因为极低的容积率和普遍较差的基础设施,除了个别特色鲜明的传统风貌区被改造利用外,大部分传统风貌区建筑被高容积率的高层建筑取代。此种更新模式导致传统城市街区特色和个性逐渐消失,造就千篇一律的城市环境。
另一方面,城市传统风貌区即使不被现代高层建筑取代而采用低密度的更新,其过程中也多存在“拷贝”传统建筑风格和样式的问题。一些建筑师迷恋于复制传统建造样式带来的传统建筑意象,而没有把握传统建筑形态和空间组织背后的结构逻辑。这种隐藏的空间结构就是原初的街巷体系和地域建筑类型,传承这种空间结构才能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建成环境。
本文选取特定工程案例——江苏泰州柴墟水景街区,以其中的局部地块为操作本体,从城市传统风貌街区整体更新的视角出发,以类型学为操作工具,提供城市风貌区更新设计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探讨。
城市街区形态表述的基本构成一是网络结构,二是建设区域[1]。这分别指向城市街道虚空间形成的结构系统和建筑类型填充形成的街区实体。就建筑保护与复兴议题,齐康先生有六字箴言:传承、转化、创新[2],这对城市传统风貌区的更新设计尤为适合。在该语境下,“传承”是对传统城市营建逻辑的传承,“转化”是对传统建筑类型的转化。
形态学中的“结构”是对各种形态组织关系的总体概括。传统城镇中建筑与城市空间存在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诺利地图式的图底关系分析显示传统城市一般具有高密度、小尺度的形态特征,由街区建筑围合限定的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边界清晰。这与现代城市有近乎相反的图底模式。科林·罗[3]阐述过物体城市与肌理城市的概念,分别对应了现代城市和传统城镇的状况。“肌理城市”导致的实体建筑与虚体空间的清晰图底关系为城市结构的空间塑形(而不是实体塑形)提供了条件。克里尔[4]将城市视为街道、广场以及其他开放公共空间相结合的产物,这肯定了虚空间作为传统城市组织结构核心的要义,这些虚空间之外的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建筑实体填满,从而围合限定剩余的开放空间体系。这是传统城市营建的基本逻辑。
结构具有层级性。细化到城市局部地段,开放空间体系也能构成局部的结构系统。地处现代都市中的传统风貌街区作为众多形式的城市斑块之一,其结构系统能够宏观统领该地段的形态特征,同时具有塑造街区特性和场所精神的积极意义。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悠远且庞杂,抛开烦杂的语义,类型可以被简单理解为描述一群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5]。从传统城市营建的角度来看,建筑类型可以作为街区建筑实体组合的基本单元。多个不同的类型单元可以构成城市形态的“建筑语汇”,通过形态学的“语法”将类型转化和变异,进而汇总形成总体城市形态。传统地域建筑类型的重复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住民长期居住过程中的自发总结,是“技艺、建筑形式和使用的相互渗透”[6]。它基于相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认同,并由熟知相同建造工艺的工匠使用相近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建设而成。这解释了传统街区的风貌总是协调统一,反衬了现代城市的多样无序。
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认为,类型是对相同或相似形态结构群体特征的归纳;实践中,类型也会自下而上地通过基本单元及变体的组合形成街区建筑群体。这种双向思维为传统街区的更新建设提供了类型学的操作策略。
除了近年来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导致城市建成环境发生剧变,街巷结构在很长的时间内基本保持恒定,这体现了道路网基础设施的经久性。除了这种物理存在的经久性,传统街巷还是城市历史的历时性见证,能够保留大量原住居民的集体记忆。同时,这些街巷是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体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息;此外,传统街巷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展示城市个性的舞台,是外来旅客评价一个城市的物质显现,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定的街道走向及围合界面和公共空间系统是场所特征的有效支撑,而这正是现代城市更新容易忽视的内容。因此传统风貌区的更新应力求保存延续至今的传统街巷格局,存留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
本案所在地旧称柴墟,建制于宋乾德二年(公元964 年),自古为历史文化名镇。水景街区场地位于古镇中心,南北跨一条水道——宣堡港。借助水运便利,该地水运及商业盛极百年。场地内现存“一步两庙”、雕花楼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柴墟古镇精华所在。基于保护和整治的思路,更新规划旨在复兴和发展这一历史地段。作为古镇的主要历史街道,弧形走势的庆元街斜跨整个场地,次要巷道垂直于庆元街辐射至整个基地。规划保留了该街巷结构体系,延续原有主要道路并疏通尽端路,提升步行通达性和公共空间的比重(图1)。同时修建庆元桥以联通水道两侧,除消防应急,多数街巷维持步行交通方式。笔者参与建筑设计的B-2 和B-3 两个地块沿水道南岸的庆元街分布,紧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雕花楼。
传统街巷的尺度主要基于步行交通体系。在工业时代之前,步行是传统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宽阔的街道并无太多使用价值。步行街巷系统富有情趣且适合人体尺度。传统街巷中有很多折线或曲线的线型,意大利中世纪城镇中曲折的巷子较多,除防御外敌的功能,阿尔伯蒂还认为这种蜿蜒街道具有美学意义,迂回曲折的街道可以让行人移步换景[7]。这种带有美学意图的街巷服务于步行交通,而异于现代交通工具对道路线型、宽度、坡度及路面的要求。
量化街巷尺度一种通用方法是度量街道宽度W 与沿街建筑高度H 之比。日本建筑学者芦原义信[8]认为,当W/H =1 时,宽度与高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当W/H >1 时,随比值增大会使人产生远离之感;而当W/H <1 时,随着比值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传统商业街多数W/H <1,围合感较强且易于形成熙攘人流的商业氛围。传统风貌区中的街巷断面应借此高宽比值判断新街巷的尺度是否适合。本案中水道北侧保留建筑较多,街巷尽量沿用原有尺度;南侧因修缮雕花楼,原有建筑大部分被拆除,同时考虑消防需求和建筑高度较原有建筑有所升高,因此将街巷尺度适当放大(图2)。
在传统风貌街区更新设计中,建筑类型学的填充策略包含三个主要步骤:类型的提取和转化、填充街区用地、填充后的细节处理。
3.1.1 地域建筑类型的提取
在某个地区如果一个建筑形式总是被不断地重复使用,这种形式结构可称为主导的建筑类型。这种形式结构的重复或多或少有些许变化,但可以抽象归纳出其基本类型或形式原型。“原型”是事物本体原初的类型及其形态特征,并可为其后来的演化提供借鉴依据和记忆源泉[9]。采用类型学策略的第一步工作是选定地域传统建筑的基本类型,或者说空间结构的“在地原型”,既能进行历史再现,又可形成今昔类比[10]。泰州属广义的淮扬地区,淮扬诸地建筑文化中以扬州最具特色。汪氏小苑是扬州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园宅之一[11],平面布局为前宅后园,住宅部分横向分为东、中、西三路,每路由数进三合院排列构成(图3)。三合院类型在纵横两向的排列组合形成住宅组团的主要部分。除了该三合院原型,在皖南、江南等地还常见一厢两进式住宅:前后两进房屋和单侧的厢房围合天井形成另一种三合院。这种三合院也可理解为江浙地区天井式四合院的中分(图4)。这两类三合院具有不同的方向性,但天井都是组织空间和使用功能的中心,也是南方传统民居应对太阳辐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常见配置。
本案选择第二种三合院,目的之一是尽量加大进深、缩减面宽以求增加沿街店铺的数量,传统商业街沿街宅基地地块的划分也呈这种平面形状。而第一类三开间的三合院呈相反的形态,不利于尽量多的店铺、作坊获得沿街面。本案设计的三合院类型为两到三层,功能上沿用传统的底商上住的模式。
3.1.2 类型的转化手法
类型转化的目的是形成原型的变体,以适应具体的场地尺寸及形状,并形成丰富的形式表现。其手法可总结为如下几种。
一是加法操作。矩形双坡顶的房屋在世界各地均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以此为例可考察加法和减法操作的灵活使用。披檐是中国建筑传统中的一种典型做法,经常出现在山墙面,因其处理灵活且易于建造,经常被用来作为基本类型的添加物。在传统商业街位于转角的建筑山墙面上,披檐可以把山墙面的底层转化为檐墙面,增加店铺的沿街界面,便于行人进入。除山墙面外,南方多雨地区常在檐墙面外侧增设腰檐,防止雨水对底层木质构件的侵蚀,增补屋檐的防雨功能。檐下既可以作为檐廊灰空间,也可划入室内增大使用空间面积(图5)。
二是减法操作,其逻辑是房子要占满宅基地,故先将基本类型覆盖整个宅基地,超出红线的多余部分可被切除。荷兰、德国等国某些地区传统联排房屋的特点是山墙面作为沿街主立面,住户从山墙面进入;当场地与街道倾斜相交时,主立面紧贴街道边界以占满用地,这形成了直角梯形的平面,保证了沿街界面的连续和完整,而不是锯齿状。北京传统风貌区南锣鼓巷某临街店铺处于街巷转角位置,为应对街巷转弯半径的需要,矩形体量的转角处被切削,其外形看似复杂,但实践操作简单易行(图6)。
三是复制和镜像操作。如前文所述,三合院是我国南方合院式民居的基本类型。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一座三合院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时,其后部会扩建一座三合院形成二进院落,后续可能会继续扩建形成多进院落。当纵深方向无法提供用地时,横向的复制可以平行于院落轴线形成新的多进院落。由此,三合院类型成为大规模建设的基本单元(图7)。单元复制不是扩建的唯一方法,镜像也是扩大规模的有效手段。皖南民居中的“一脊翻两堂”[12]做法就是原型与镜像后的三合院合二为一,前后两个厅堂共用一个屋脊,并在相反的方向对应着两个天井。另外,一厢两进式住宅形成的三合院是宅基地狭窄时的权宜之计,不同的场地情况导致厢房不在同一侧,这种类型转化也可视为镜像操作(图8)。
四是旋转操作。基本类型的旋转操作是其应对街道走向的一种转向适应策略。通常因生活习俗以及日照、采光等气候要素的需求和风水理念等文化因素,一个地区的传统建筑大致呈相同的朝向。但地形条件、街道走向等不稳定因素导致基本类型会根据实地情况旋转朝向。典型的例证是南方地区传统建筑的朝向会随着紧邻的弯折河道或街道走向变化,原因是日照不再是决定南方地区建筑朝向的关键因素,这不同于北方寒冷地区。此时,院落式住宅的中心轴向通常会垂直于河道前的街道。当这些旋转过的变体与正常朝向的类型交接时,一些过渡类型的变体也会应运而生。
类型的转化不尽于上述操作,转化的目的是对特定场地的因地制宜。当不同的变体组合在一起时,传统建筑风貌会呈现丰富性,而不是仅有单一的复制导致单调的城市景观。
B-2 和B-3 地块街区填充的主要原则是紧贴街区范围线布置单体类型及其变体,围合形成内院并限定相邻街巷。类型的进深方向垂直于主要街巷,体现基本类型顺应街道走向旋转的变体操作;小面宽、大进深的宅基地划分具有均好性,能够均摊沿街的商业价值。图9 草图显示类型填充操作的基本顺序:街区范围的界定-宅基地划分-类型及变体的填充。在本案中,三合院原型产生变体的操作手段主要有复制、镜像以及根据具体的位置改变面宽和进深,并在转角位置添加披檐。原型及变体沿街区边界排列,与雕花楼围墙边界共同围合邻近的街巷(图9)。在不适合基本类型的位置加入双坡屋顶类型,增进转角处相邻宅基地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同时丰富建筑的形式表达。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设计者开始过于追求变体的多样性,但形体多变不利于当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构造处理。传统的住居多根据自身需要独自建造,与两侧的房子具有差异性,如屋脊线的位置、檐口的高度、立面材质等。但当今城市大面积的更新多由地产商统一开发,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导致基本类型的形体不可能独立于周边。因此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实践中要寻求平衡点,有节制地通过变体操作实现形式的多样性,而一致的形式处理则体现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图10)。
3.3.1 街区转角
街区转角是形式处理的关键位置。对商铺来说,街区转角占据了位置优势,其两面沿街可以增大沿街展示面和顾客光临的界面。南方传统民居中前檐墙姿态开敞,一般为木质,是进入室内的主要立面,因此具有正面性。而山墙面多为砖块砌筑的实墙,其上开窄小的窗洞,姿态封闭。对于沿街商铺,开敞的立面适于顾客进入光顾,因此封闭的山墙面不适合作为沿街立面。处理的手段有二:一是将硬山屋面转变为歇山,由此檐墙的木质饰面可延伸到山墙,形成两个方向的开敞界面;二是在山墙面上增设披檐,将底层的山墙面转化为檐墙。B-3 地块东北角的类型变体处理体现了上述两种操作(图11)。
转角形式设计的另一问题是避免出现大的封闭山墙面。不同于当代工程技术可以任意设置形体尺度,传统民居受制于材料尺寸的限制,其外在形式多为小尺度屋面的组合。本案选定的基本类型的两个山墙面具有较大差异,这取决于天井邻近哪一侧。基于减小山墙面的原则,本案转角多使用两层建筑,以降低山墙高度;同时将天井靠近邻街一侧,减小山墙的实墙面积,二三层交接的位置采用同样的处理策略(图12)。
3.3.2 沿街界面
高密度的街区需要沿街界面保持连续,以围合街巷空间,但有必要设置缺口以打破连续界面的单调性。此外,考虑到功能使用和消防需要,沿街缺口能够连接内院和外部街道。B-3 地块的中部被缺口打断,形成南北两部分,且缺口对应了西侧B-2 建筑与雕花楼之间的巷道。对于转角处,若处理不当也存在劣势:因在纵横两个方向连接相邻建筑,这导致内部空间可能无法在背部开窗,进而影响自然通风和采光。因此宜在转角处一层之上设置缺口以形成背部通风采光的开口。
除了缺口,沿街界面还依靠类型的转化实现多样且统一的形式。通过层数和开间面宽的变化、屋檐及屋脊高低的调整、平面上檐口和立面的凹凸进退使得沿街面呈现变化,避免了屋檐连续带来的呆板。从建成之后的鸟瞰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周边的建筑遵循了本案提及的小尺度、高密度、基本类型的复制及变体、沿街界面丰富多样但统一的一系列操作原则(图13)。这种现象并非重合,而是本案遵从了传统街区和建筑营建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关注于外在样式风格的沿袭。
因建筑密度、绿化率等规划指标和消防要求,本案总体设计层面并未完全实现传统风貌街区高密度的更新,如局部沿街界面让位于绿化而围合度有所降低,但大致实践了基于类型填充街区的设计策略。类型理念是组合思考的行为[5],它为传统风貌街区的更新提供了理性操作的依据,避免了纯粹感性的传统样式复制。类型提供了微观建筑单体的组织结构,其重复、转化及其组合填充构成了城市街区,从而围合限定了公共空间系统,形成宏观的城市街区结构。通过对传统城镇结构和民居建筑类型概念的理解和实操应用,本文在总体设计层面提供了以类型学为操作工具的传统风貌区更新设计策略,该策略能够延续传统意象并满足当代需求,助益传统风貌区更新设计实践及方法的探索。
图片来源:
图3:参考文献[11]
图6:结合谷歌地图航拍实例自绘
图7、图8:民居平面图出自参考文献[12]
图9:手绘图出自本案总建筑师
其余图片均来源于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