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洪国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马天雨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吴巍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讲 师(通讯作者)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每场大流行病的出现都会给城市规划和设计带来新的思考。比如1347 年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促使城市加强卫生机构建设;1832 年伦敦霍乱推进了城市规划的诞生;1894 年中国香港鼠疫的暴发促使公共卫生与建筑物条例的颁发;丹尼尔·伯纳姆于1909 年制定了“芝加哥计划”以更好应对当时反复出现的多种传染性疾病[1-3]。钟南山院士于2020 年末首次提出的“环境传人”新课题[4],更是将未来城市设计的重点放到了人居环境的健康营造方面。此外,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在得到短期压制后很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流行成为常态[5]。在这种背景下,防控需要新思维,城市更需要寻求新的规划策略来抵御疫情“常态化”带来的健康威胁。
构建健康人居环境一直是国内外不同学科之间共同的研究课题,包括国际医学、运动健康、公共卫生、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人的行为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6-9]。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国内学者从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健康社区发展机制、城市公园空间布局[10-12]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都缺少从防疫角度进行的系统探讨。基于此,本文从疫情防控入手,分析了“环境传人”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人居环境假设模型,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因子权重从人居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健康营造策略,旨在为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以2021 年初的河北省疫情为例,依据河北省卫健委官网公布的信息,将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的日期(2021 年1 月2 日)作为研究起始日,统计每日确诊病例的数量变化及传播途径。研究将公布信息中标记了“居家无外出”“和确诊病例有亲属关系”的患者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即“人传人”,其他患者则考虑为“环境传人”。统计结果显示,河北省疫情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市和邢台市,且在1 月2 日—1 月18 日期间,每日公布的确诊病例多以“环境传人”的方式传播;自1 月19 日起,每日公布的确诊病例多以“人传人”的方式传播;故本文选取1 月2 日—1 月18 日作为重点研究区间,以探寻“环境传人”的变化规律。该时间段内,河北卫健委共公布了817 个确诊病例,除166例密切接触者外,其余均考虑由“环境传人”传播。利用Excel 三维地图功能对651 例以“环境传人”方式传播的确诊病例的流动轨迹进行经纬度数据统计,得到石家庄市和邢台市确诊病例的流动轨迹热力图(图1)。
根据不同区域确诊病例到达频次的高低,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探析规律可知:(1)高风险区域多分布在城市居住区及周边村镇。究其原因存在两种可能:其一是居民受心理因素影响,多选择在住区附近活动,而活动场地及范围受限导致的;其二是住区环境的防疫消杀工作不到位,病毒易藏匿导致的。(2)中风险区域多分布在学校、医院、商业周边,主要是因为住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居民分散就医、购物等日常行为的发生,造成一些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好的医院、商超等场所人流过度聚集,增加了“环境传人”的风险。(3)低风险区域则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空间开敞的场所,这一类环境的安全性比较高,病毒不易以“环境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住区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其环境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疫情防控效果。据此,结合本文研究目的和适用性原则,将人居环境的研究范围界定在住区环境,以健康营造为导向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小区、街区和社区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构成要素分类方法,实现对小区、街区和社区三个层面指标的定量测度。具体分类如图2 所示,小区层主要包含运动空间和文化空间;街区层主要包含交通空间和绿地空间;社区层主要包含交往空间和服务空间。此外,在人居环境的属性特征研究方面,相关学者认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安全性、生态性、便利性和舒适性等[13,14]。基于此,将本研究中的健康人居环境特征归纳为安全性、宜居性和游憩性三个方面。
居民在疫情时期的需求主要是指个体对住区环境的主观评价和心理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综合了居民生活习惯、出行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对居民的心理状况及行为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相关学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太原市H 社区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15],最终将本研究中的居民需求确定为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四个方面。
综合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疫情下居民的主观需求以及对“环境传人”影响规律的分析,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假设模型(图3)。该模型包括健康人居环境特征、疫情时期的居民需求以及三个层面的环境要素这5 个潜变量,以单向箭头表示有单方面的正影响效应,以双向箭头表示有相关或共变关系。之后将5个潜变量各自包含的观测变量归纳整理成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形成由5 个潜变量和19 个观测变量组成的共22 个题项的正式问卷。研究对19 个观测变量的具体描述如表1 所示。
表1 潜变量及相应观测变量的解释(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邯山区、丛台区共10 个小区16 ~7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取206 份问卷。根据反馈结果,对填写内容有矛盾的进行筛除,最终获得165 份有效问卷,其组成为:(1)性别构成:男性居民79 人,女性居民86 人。受访者整体的性别构成比较平衡,不存在由性别差异导致的数据偏差;(2)年龄分布:26 ~35 岁的受访者占比最大,达到了24.8%,反映出青年人在调查中为主要受访群体;(3)教育水平: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占比最大,达65.4%,反映出受访者整体的文化水平较高。得到基础数据后,采用SPSS25.0 和AMOS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检验分析。
首先,通过克隆巴赫系数法进行量表信度检验。将问卷获取的数据导入SPSS25.0,分析结果如表2:本研究量表共设有19 个测量题项,各潜变量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均满足检验标准(即Cronbach's α >0.7)。该结果表明量表数据的信度较好,其内部一致性较高。
表2 问卷信度检验(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
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量表效度检验。在此之前,先对数据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 值为0.913,大于0.7,Bartlett 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P<0.01),均满足标准。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因子分析,抽取5 个特征值大于1 的公因子,得出5 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率为75.103%,大于60%,以上结果表明量表的效度良好。
采用AMOS21.0 软件拟合人居环境构成要素、健康人居环境特征和疫情时期居民需求三者间的关系,得到模型的各拟合度指标(表3),依据拟合标准可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以上结果说明本文构建的“环境传人”的人居环境模型较为理想,理论模型得到了数据支撑,研究假设H1 ~H7 全部成立。最终得到“环境传人”的人居环境假设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图4)。
由模型结果可知,在小区层环境要素中影响因子从大到小分别为健身设施、休闲场地、防疫宣传;在街区层环境要素中,漫步绿道和景观绿化最为重要,其次是人行道路和共享单车停放点;在社区层环境要素中,商业服务设施影响最大,其次是游憩广场、快递点和医疗服务站,生态公园的影响最小。可见,这3 类环境要素所包含的观测变量对健康人居环境特征和疫情时期的居民需求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整体都具有显著性。此外,小区、街区和社区这三个层面环境要素对健康人居环境特征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街区层环境要素的路径系数最大,其次是小区层环境要素和社区层环境要素。此外,在健康人居环境特征中,安全性、宜居性和游憩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86、0.92、0.81,这些不同的影响结果说明健康人居环境特征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其中安全性和宜居性最为显著。而在疫情时期居民对环境的主观需求中,影响效果最大的是居民的尊重需求。综上可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具有安全、宜居特征的人居环境才更能实现居民的各种需求。
小区层环境要素作为居民接触最直接、最密切、最频繁的部分,应体现出良好的生活氛围和人文关怀。首先,均衡分布居民健身、邻里交往的活动空间,增加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性;考虑开发能实时检测场地热力指数的App,便于居民在疫情下智能寻找人群不聚集的场地,增强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其次,结合步行路径设置安全教育设施,创造积极的防疫宣传环境,倡导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最后,考虑将特殊设计的喷淋系统配置到娱乐健身设施中,应对不同时期需求配备两套管线系统:一套用于日常降尘加湿,起到生态保护、美化环境的作用;一套用于疫时喷雾消毒,有效隔绝病毒传播,提升小区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保持社交距离的疫情时代,居民活动场地的规模和数量无法大量增多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提升场地活力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首先,将连接各小区单元的街道进行微改造,以鼓励慢行优先为出发点,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规律,通过共享街道的设置满足人群活动需求,实现居民交通性出行的便利性。其次,提升街区漫步绿道的整体生态水平,从阻隔病毒传播的角度出发设计景观绿化配置,考虑依据1.8 米的安全防疫距离,利用景观合理划分活动网格。最后,针对疫情传播的不同时期,对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的大运量交通工具(如公交车)采取相应的禁行、限行等策略,降低人流聚集程度,避免引发交叉感染。同时合理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提高单车使用率,便于居民安全出行。
对于社区层面的健康营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主要从服务设施配置和应急场地设置来考虑:一是顺应商业空间均衡分散化的组织方式,调整社区周边中小型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缓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购物中心人群聚集问题;二是以强化基层疾控防治能力的体系建设为导向,完善社区级健康支持设施的配置,确保社区级的医疗诊所具有初步检测和即时隔离功能[16],使社区基层医疗体系成为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三是注重广场、公园等室外公共空间的应急转换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为居民提供特殊时期的避难、隔离或疗愈场所,提升社区层面的应急响应能力[17]。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的背景下,构建绿色、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对打赢新冠这场持久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对“环境传人”变化规律的分析,从防疫角度对人居环境的健康营造提出了新的思考。通过建立人居环境的理论假设模型,从小区、街区和社区三个层面环境要素出发,提出更适应疫情时代的人居环境健康营造策略,以求构建能承载居民健康生活的安全空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往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策略性结论做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