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振华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委会 委 员 一级注册建筑师 副总建筑师
高文桥 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任建筑师
泓口小学位于江苏溧阳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内,处于泓口路与清泓路三叉路口以北,西侧为育华路,东侧为规划城市公园,周边为城市快速化发展形成的各类安置小区,作为城市核心老城边缘的新增人口集聚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作为高新区乃至全市的重点示范小学,设计希望在于项目能回应复杂的周边城市关系,体现传统地域江南水乡特色,同时能融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空间,打造一个现代、人文、生态、高效的教育营地。但落实之初,项目即面临诸多挑战:项目用地不规则且偏紧张,不利于布置建筑;周边高楼林立且风貌各异,干扰学校整体的布局和风格确定;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需要共享开放学校的若干资源。
“在地”翻译自英文“in-site”,原意为现场制造[1]。建筑学学科引入在地性的概念,强调了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的主客体紧密关系。建筑虽然是物质化的有形实体,但其形成、发展、定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传统沿袭密切相关。本文提出的在地语境,包含了“相地”与“寻根”两方面内容:相地聚焦于有形的物质环境,着重于分析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周边建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寻根聚焦于无形的非物质化层面,着重于挖掘所在区域深层次的建筑文化影响要素,比如人文、历史、传统等。
建设用地形态不规则,在仅3.4 万平方米的用地上,需要规划建设36 班制的完全小学,用地配置相对紧张,不利于校园功能布局。西南两侧紧邻泓口路,是主要道路,交通噪音比较大,不适合布置教学功能。东侧为城市公园,既可作为城市“绿肺”,又可作为未来学校学生接送的重要交通缓冲空间(图1)。
在总图布局上,设计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本身形象入口的要求与泓口路交通压力较大的矛盾;二是保证操场南北朝向,尽量避免眩光影响;三是要满足校园设计的日照和噪声的基本设计规范;四是使得校园整体融入城市,同时空间上又能相对静谧独立。据此,方案将功能大体分为运动区、教学区、配套服务区:运动区设置在西侧,包含300m 标准跑道、2 个篮球场和3 个排球场。教学区内分为行政办公、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三类,普通教室设置在南北向的四栋教学楼内;专业教室分布在连接体部分;行政办公以及校园配套零散设在两个C 型建筑里。配套服务区包含风雨操场、报告厅和食堂,主要设置在整体建筑的西北侧,既位于下风口,又靠近校园实际使用的出入口(图2)。
作为文化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学校的设计永远不可能脱离地域文化而存在。在设计中,重点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地域性特点。首先,设计摒弃基地周边单调的兵营式布局肌理,立足于溧阳江南山水丘陵之城,将江南水乡特有的“院落”肌理与书院的轴线序列进行抽象提炼,形成特有的多重院落及轴线叠加的总图格局,来实现场所记忆的重现(图3);其次,建筑整体造型回应江南水乡的白墙灰瓦地域特色,东西山墙面采用连续曲线屋顶,高低起伏的形态丰富了城市天际线,外墙大片的留白开点窗,同时采取局部一层体量嵌入,削减了主体建筑的尺度感,同质化的连续曲线屋顶,配合金属木纹格栅,重现江南水乡村落意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提炼,设计将建筑作为建成环境强有力的介入者,以应对周边建筑风格的复杂多样,重塑场地的秩序和情感记忆。屋顶采用的连续曲面,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缓冲了场地周边高层林立的界面(图4)。
和大部分的开发区发展经历类似,溧阳高新区是过去20 年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快速扩张的产物,园区格局呈现出产业主导,住宅以附近农村居民拆迁和刚需配套为主,区域的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的现象。
设计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校社融合体”概念。这源自目前校园设计中常见的“校园综合体”概念。校园综合体一般应用于城市高密度、强开发地区,针对校园场地紧张的问题,通过将校园各功能区集约化,形成彼此高度关联的一个系统;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高度,立体化组织功能房间、活动场地和各类流线[2]。校社融合体强调了学校和周边社区(社会)之间的双向资源共享交融。一方面,通过总图布局、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的合理设计,在保证教学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学校资源(例如体育场馆、多功能厅、地下停车、食堂)面向市民开放共享;另一方面,用地东侧的城市街角公园与校园留有便捷交通联系,城市公园可以作为学生的活动场所与家长接送上下学的集散场地。因此,设计不仅仅将小学定位为单纯的教学场所,而是更进一步将其作为城市主角,是区域公共配套服务的重要承担者。
主体教学楼部分呈两个C 字形体咬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又联系互通的内庭院。在南侧主要入口处,利用西侧加出来的报告厅以及东侧竖向的标志塔,围合成校前入口广场,更好地拥抱城市空间。在主入口采用架空门廊,将传统书院的轴线空间序列外显,同时在门廊下方将传统建筑的屋顶结构形式进行抽象化处理,植入一个由三层金属檩条层层出挑的构筑物,形成传统大挑檐屋顶的入口大门形象。在两个咬合的内庭院空间,学生行走在连廊走道之中,相互之间能够看见,空间具备内向性的安全感和行走时的趣味性(图5、图6)。
普通教室主要分布在南北的四栋体量内,合班教室设置在西北侧一角,2 ~4 层布置普通教室,共36 个普通教室,教室尺度为6.9×8.7m,普通教室前后门的入口处设置了可供学生休息的生活区,南侧廊道净宽2.5m,形体两侧及中部分别设置疏散楼梯,满足相应的消防疏散规范。东侧以及西侧的连接体处布置科技教室、劳动教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功能,部分设置在南北向体量内,满足专业数量的大小数量设置要求。底层局部架空,方便人流在各功能空间中串流(图7、图8)。
破界,即在总体布局既定的条件下,打破学校内外、校内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界限,此处包含了两层含义:
其一,打破学校围墙内外的界限,让学校与社会适度融合。除核心教学区之外,设计将其余功能区尽量外置:操场靠近西侧马路,可独立对城市公众开放;在主入口西南侧设置校园报告厅,留有单独的出入口;风雨操场和食堂置于最北侧次入口,可以服务于东侧的幼儿园和附近居民;地下车库与校园主入口相对分开,通过智能系统管控疏散楼梯间,周末节假日亦可独立对外开放。
其二,打破教学组团与其他功能组团的界限,以空间的公共开放促进学生的交往。每个普通教室配有活动准备室,提供学生中午、下课后的非正式教学活动。教学走道、连廊的尺寸有意加大,便于学生课间、雨天的短暂逗留。为了增加视线的通透性与交通便捷性,2 个C 型庭院底层局部架空,南侧串通主入口广场,东西两侧分别连通城市公园与操场。这些廊道、架空处,类似城市的街巷,串联起广场、教学楼、操场等,给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地。
设计对场地与建筑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这两个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前者的思考延伸出建筑在地性的探讨。泓口小学场地不规则,周边高层林立且风格杂乱,通过总图图底关系的磨合,以及对溧阳江南水乡城市传统建筑风貌的挖掘,使建筑紧密地根植于场地之中,赋予建筑“此时此地”的品性。后者的思考延伸出建筑社会性的探讨。通过对校园界限的适宜打破、除教学组团外各其余功能的外置以及交往公共空间的营造,对内保证师生安全、静谧的教学互动场所,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对外则将学校置于宏观的城市快速化扩张背景下考量,通过功能共享、场地错时使用等措施,积极推动校社融合,发挥建筑在市民公共活动与事件中所承担的应有作用。
设计过程虽然曲折,最终结果令人欣慰。竣工交付以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校方管理者反映良好,周边的居民获得感也比较强。简洁大气,内敛雅致,空间规整有序又相互融合渗透,静谧的校园环境与喧嚣的都市生活在此交汇共生。未来的泓口小学不仅是众多师生共享乐教的教学营地,也是区域城市形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来源:
图1—图8由设计团队绘制,摄影杨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