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丹
(韶关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 “孤岛效应” ,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培养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过硬、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深化德育教育。
“机械制图” 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这是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课程内容中本身就具备丰富又突出的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及长期的画图训练中可以慢慢培养出规则意识,养成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并且逐渐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2]。
“机械制图” 课程均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是学生进校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中适时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在往后大学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作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先天的育人引领作用,对后续的学习乃至工作都能产生长远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看,开展课程思政、深挖课程德育功能对于 “机械制图” 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画好图纸,学生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掌握读图和画图技能,更需要自觉遵守国家标准,并持之以恒做到严谨细致和精益求精。因此,在 “机械制图” 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以韶关学院2020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 班和2 班 “机械制图” 课程中开展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详述在 “机械制图” 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路和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它尊重每门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本质属性,以课程内容为依托,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思政元素,将这些积极的思想或方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每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同,切入点不同,导入方式不同。 教师需要结合所讲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挖掘适当的思政元素,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再精心设计教学[3-4]。
“机械制图” 课程包含了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组合体、轴测图、常用表达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内容,每部分可提取到的思政元素并不完全一样,如表1 所示。
表1 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
育人是伴随课程开展的一个长期持续过程。一堂课能起到的思政效果极为有限,要想思政的效果从 “使学生认识到” “使学生意识到” “学生感受到” 到 “学生自觉践行” ,这需要学习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持续输入。 所以选择的思政元素最好能贯穿整门课程,不一定每节课或者每一章节内容都要开展课程思政,但伴随全课程的教学如能形成长期的思政线,或许能将思政效果最大化,使育人理念更深刻地印入学生的头脑乃至行为中,产生较长远的影响。
梳理 “机械制图” 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能发现规则意识、工匠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是始终贯穿全课程的,所以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抓住这三个主要思政元素,挖掘课程内容中具备这些思政元素的内容,在整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三条持续的思政线[5-9]。
“机械制图” 课程中三条思政线对应的章节内容、切入点与预期成效,如表2 所示。
表2 思政线、切入点与预期成效
课程思政讲求的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教学中切忌生搬硬套,在何处导入、如何导入都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们的精心设计。
以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为例,零件图是制造、加工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图纸一旦出错,将会产生废品、带来损失甚至酿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学生在掌握制图知识的同时,需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一线一字都不能马虎;同时,还需强化规则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提升责任感,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反面案例素材和角色代入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环节如下:一是通过改错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国标中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和三视图中尺寸标注的方法,导出尺寸标注还需注意合理性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二是通过讲述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不遵守国家标准或者不严谨带来的惨痛代价;三是课堂练习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先作为设计者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标注,这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点与技能去完成,然后以加工者的身份去检查其他组的标注结果,如果标注错误、不完整、不合理或者不合要求,在构建零件的立体形态时可能会出错,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加工不出来或者产出废品,带来损失,延误工期。当然,学生对于尺寸标注要做到完整、正确、清晰和合理,是需要大量的画图、读图实践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课程中教师通过讲解把国家标准要求、标注方法和注意问题展示给学生,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反面素材和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一线一字都不能马虎。 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自然融合,相辅相成,学生理解了这样做的目的才能更高质量地去完成练习。
课程思政开展后如何评价、如何检验成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如何约束其行为,使其能接受教师传达出的思想或方法,自觉践行?这些问题在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后需要进行反思。 制图课中规则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都能通过画图练习体现出来,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使其能慢慢融入学生的画图习惯与行为中,教学实践中还要加强作业管理[10]。
以 “机械制图” 教学中图线的画法为例,以往的教学中制图教师会反复强调图线的线宽有粗细之分,不同的线型有不同的作用和画法,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在练习时或嫌麻烦,或为节省时间尽快画完,或觉得作业没必要那么认真,或画完发现错了不想再改等等原因画出不符合要求的图线。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视情况采用反面案例、讲练结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去深刻感受作为读图者会因图纸不合要求或图样质量糟糕而读错图;同时,在平时作业中严格要求,图样绘制质量糟糕的作业需要重新绘制再提交,直至合格为止。有些作业图样正确,但是图线如果绘制随意或不仔细,不注意线宽,作业会因此得较低分。反复多次后,学生提交作业的图样绘制质量整体有所提升,对学生以更严谨细致态度去对待作业有督促作用,图1 为部分学生图纸作业。
图1 部分学生图纸作业
不同的专业课程蕴含着不同的课程思政元素,有着不同的课程思政特色,本文以本校2020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两个班开展的课程思政为例,详述了 “机械制图” 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路和举措,抓住主要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内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伴随课程开展形成长期持续的思政线,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严谨细致工作作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教学实践中需定位好思政目标,选择好切入点,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方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知识、专业能力及思政教育 “三位一体” 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