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覃婷 丘云锋 董玲
脊髓损伤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运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多因外伤、感染、手术等因素所致,由于脊髓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排便功能[1]。尿潴留是脊髓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但加重了护理负担,同时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2]。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脊髓神经通路中断引起,逼尿肌与括约肌无法接受到调节信号,因此其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尿潴留[3]。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些不足之处,实际应用的总体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促使患者的排便功能恢复正常[4]。中医中没有尿潴留这一病名,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归纳至“癃闭”、“遗溺”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病位在脾、肾、膀胱,采取针灸治疗能够发挥疏通经络、激发正气的功效,且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势,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5,6]。为了观察针灸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100 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100 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18~85 岁,平均年龄(48.5±12.3)岁;病程3 个月~2 年,平均病程(6.5±1.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9~84 岁,平均年龄(47.9±11.8)岁;病程2 个月~3 年,平均病程(6.6±1.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且伴随尿潴留症状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认知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为:①对于肢体无力的瘫痪患者需要加强皮肤、口腔管理,定期翻身,活动肢体,预防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坠积性肺炎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②对于残余尿量>100 ml 的患者,给予间歇性导尿;严格控制饮水量,饮水量在1~2 L/d,晚上8 点后尽量不要饮水;初始导尿间隔时间为6 h,导尿量<500 ml;之后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调整导尿频率,当残余尿量<250 ml 时,间隔时间改为8 h;残余尿量<200 ml 时,间隔时间改为12 h;残余尿量<150 ml 时,导尿1 次/d 即可;但残余尿量<100 ml 时,可停止导尿。治疗期间定期行尿常规检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为:选取中极穴、双侧膀胱俞穴、双侧委阳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阴陵泉穴,并选取无菌针灸针,治疗前排空膀胱,消毒穴位皮肤,然后采取平刺穴位,得气后捻转针灸针,捻转3 min,采取平补平泻手法。若患者针灸治疗期间出现晕针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改为头高脚底位,叮嘱患者饮用温水或葡萄糖水;若仍无法缓解,需要进行急救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7]:显效:尿潴留症状缓解,无胀痛症状,残余尿量<50 ml 且膀胱功能积分为0 分;有效:尿潴留症状明显改善,残余尿量在50~250 ml,膀胱功能积分为1~2 分;无效:尿潴留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 膀胱功能积分判定标准[8]:0 分:患者可自行排尿,排尿受患者自主意识控制,残余尿量<50 ml;1 分:患者可自行排尿,排尿受患者自主意识控制,残余尿量为50~150 ml;2 分:患者可自行排尿,排尿不完全受患者意识控制,残余尿量为150~250 ml;3 分:患者无法自行排尿,残余尿量>250 m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本组治疗前、膀胱功能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最大尿流率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积分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脊髓损伤的诱因有很多,包括外伤、感染、肿瘤等,具有较高的残疾率,会导致患者暂时或永久瘫痪[9-12]。尿潴留是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发生原因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排尿中枢神经传导通路损伤,从而影响感觉及运动神经束,膀胱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而副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导致交感-副交感系统失衡,从而引起尿潴留的症状[13-16]。间歇性导尿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该方法与传统的置留尿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缩短尿液置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②可以模拟膀胱充盈-排空的生理过程,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③控制排尿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日常活动,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④无需携带尿袋,因此可以让患者正常工作。但是该方法长期使用也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等问题[18-20],因此需要联合其他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没有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这一病名,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归纳至“癃闭”、“遗溺”的范畴,《药症忌宜》中指出“癃闭属膀胱实热。忌破气,发散,燥热,如属水液不足,兼忌利小便”,《丁甘仁医案》中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则下焦不通,以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疏其源则流自洁,开其上而下自通,譬之沉竹管于水中,一指遏其上窍,则滴水不坠,去其指则管无余水矣”,《明医指掌》认为“心肾不交,水火未济,阴阳不调,则内外关水道窒塞,而有小便癃闭、遗溺之病生焉”,《万病回春》中记载“人之漩溺,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盖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若心肾气亏,传送失度,故有此症。小便自遗失禁者,溺出而不知也”,中医对于该病有着丰富的认识,与肾气不足、水液运化、水道不利等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12]。因此需要采取调理肾气、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是中医中的常用方法,古代中医书籍中有较多关于针灸治疗该病的方法,例如《圣济总录》中记载“灸遗溺,挟玉泉五寸,随年壮,又灸阳陵泉,随年壮,又灸足阳明,随年壮,又灸阴陵泉,随年壮。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壮,又灸行间七壮。尿床,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又灸脐下横纹,七壮。小便余沥,灸复溜二穴,黄帝缄经云∶主小便余沥,在内踝上二寸是穴,各灸一七壮,次灸脐下中极下屈骨穴,七壮”,《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胸满膨膨然,实则癃闭,腋下肿,虚则遗溺,脚急兢兢然,筋急痛,不得大小便,腰痛引腹不得俯仰,委阳主之。癃,中主之。气癃溺黄,关元及阴陵泉主之”。该方法具有舒经活络、调理气血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局部水肿,改善组织代谢,通过刺激穴位及其所处经络,能够改善膀胱功能,加速尿潴留症状缓解,且现代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可以刺激神经传导,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以及反射通路的代偿性重建,因此在该病治疗中加入中医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中极穴、双侧膀胱俞穴、双侧委阳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阴陵泉穴,其中膀胱俞穴可梳理气机,因此针刺该穴位可以加速逼尿肌、括约肌功能调节,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中极穴具有固本培元的功效,针刺该穴位可以激发膀胱经气;委阳穴是水液运输的要穴,能够改善水液输布情况;三阴交穴是肝脾肾经络交界的要穴,具有梳理肝气、疏通水道的效果;针刺阴陵泉穴可以通利小便,上述穴位的联合应用,可以共同返回行气化水的功效,改善患者的尿潴留症状。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本组治疗前、膀胱功能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最大尿流率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68.5±26.5)ml 少于对照组的(112.6±36.8)ml、膀胱功能积分(0.6±0.3)分低于对照组的(1.2±0.6)分、最大尿流率(15.8±3.2)ml/s 大于对照组的(10.2±2.6)m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针灸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尿潴留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针灸的应用,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可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治疗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