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公共空间活力重塑
——以上海北京东路地区为例

2022-10-25 08:27刘曦婷
华中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东路街坊成片

刘曦婷

1 研究对象

上海的城市建设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在2002年就划定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其中12片位于中心城区。这些区域经过多年的整体性保护,一方面文化风貌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区域整体品质与活力得以提升。

然而,在风貌保护区以外的地段情况却呈现出极度的反差,空间品质与活力状况十分堪忧,尽管这些区域中也零散地分布着许多风貌街坊和历史建筑。究其原因,一方面正是由于没有被纳入风貌区,缺乏整体性的保护,加速了这些区域原本成片街区的消亡。另一方面,破碎化的里弄街区也不是2000年前后棚改项目的主要对象。所以这些区域里的里弄片区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中居住条件最差的类型。保护和发展的双重缺失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这些区域的逐渐衰败及活力缺失。本文所指的非成片历史风貌地区即是指这些位于风貌保护区以外,具有散布风貌街坊、里弄住宅的区域。

2017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公布,提出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并划定了中央活动区,作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而在中央活动区中,包括7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及大面积的非成片历史风貌地区。在过去建设中被忽视的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的活力复兴对上CAZ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急迫(图1)。

图1 上海中央活动区与历史风貌区分布图

2 核心问题——公共空间增量不足,空间需求不匹配

城市中心区活力复兴有很多种方式,从历史上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到现在的美国highline计划、英国全民参与的城市公园活动,以及上海近年来开展的美丽城区项目,实践和研究都证明了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力复兴的重要手段。上海新版总规也明确提出了“建设便利可达、人性化、多样性的公共空间”的目标。经过笔者研究,目前非成片历史地段活力复兴的有效抓手之一也是公共空间,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也与公共空间有极度关联性,重点存在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存量地区可用于触发活力的公共空间增量极度不足,二是现状空间对现存及可能吸引的人群需求极度不匹配。因而,如何重塑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的公共空间活力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2.1 空间增量问题

非成片历史风貌地区公共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空间资源极度缺乏。首先是现状绿地广场的缺乏;其次是受到风貌街坊保护要求和经济等因素制约,未来可用于转换为大型公园绿地空间的地块有限;其三是内部具有历史及景观价值的资源点周边腹地空间有限。因此这些区域的公共空间需要找到一种有别于大型公园绿地的替代型空间,以更加灵活与开放的形式满足对公共空间量的需求。

2.2 空间需求问题

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与周边风貌保护区相比,区域内部文化点较分散,集聚效应和吸引能级都不够强。因此,这些区域的活力人群来源很大一部分需要依靠周边强活力区,通过步行路径的引导实现人群的导流;另一方面则需营造场景,激活增加区域内人群日常工作生活的交流与互动。

3 典型案例——上海北京东路地区

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的活力中心,是上海“一江一河”战略的核心区域。紧临外滩、人民广场、老城厢三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南接南京东路、北有苏河湾、大悦城。区域内部有多片风貌保护街坊及多处优秀历史建筑。尽管地理条件优越,但作为一处典型的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地,该区域也具有活力不足的问题,是上海中心地区的活力洼地(图2)。

图2 北京东路地区区位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北京东路地区的现状调研,发现该区域正是存在着公共空间缺乏并且增量空间有限的问题。此外,区域内现状公共空间品质较低,历史建筑分散吸引力不足,风貌街坊可体验性也较差。而由外滩、人民广场等周边区域来的人流,多以通过性为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现状调研的结论,研究数据显示该区域的人群活力点更多集中在街巷上,以及与街道紧临的一些拓展区域,而现状公园的使用率则相对较低。

为了激活区域的空间活力,在增量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区域现状及潜在人群的需求,笔者提出建立一个以街巷为主体的公共空间网络。结合数字技术辅助分析,对现状POI、景观点吸引力以及文化点吸引力综合叠加分析,同时结合现状的调研确定作为主干网络的街道,确保人流能形成一个走向街道的动势,同时在街道两侧有能够吸引人群停留、驻足的文化景观资源点。最终形成一街(北京东路)、一岸(南苏州路)、四条南北纵巷,以及三片开放的街区弄巷的街巷网络骨架。在骨架上又串联了一系列小型的公园绿地、街角广场与附属绿地。在框架确立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设计手法实现街道向公共空间的转换(图3)。

图3 北京东路地区公共空间框架

(1)一街

北京东路由于未来交通功能的需求尚在,所以该街道更多的是通过对小型绿地空间、转角型空间、口袋型空间以及退界型空间的利用与改造来扩大街道的活动空间范围,为街道两侧办公人士和居民提供交流活动场所(图4)。

图4 北京东路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2)一岸

针对南苏州路街道狭窄无空间、防洪墙过高不见河的问题,采取路权改变、步行路台高、增加挑台、以及与南侧建筑一体化设计等方式,将现状最消极的滨河道路转变为能吸引人的滨河带(图5)。

图5 南苏州路更新策略

(3)四条纵巷

四条南北向纵向主要是通过打通不连续的步行空间、采用分时共享形式,建立南京东路与苏河北岸的步行联系。除了增加小型绿地广场外,还需通过美食、娱乐及文商为不同特色的街道功能植入与升级,使其成为南京东路的活力枝脉,更好地实现对人群的导流。

(4)开放里弄街坊

街坊里弄的开放,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其一如无锡小区,通过保留改造内部部分建筑、植入休闲功能,并开放建立公共弄巷,打通与滨河空间的联系(图6)。其二如承兴里,是采用美丽家园社区更新的方式,保持原有居住功能,通过整治建立内部的公共通道,开放部分临街口袋公园,增加交流与活力(图7)。最后,对于可能收储出让的地块,则通过城市设计引导建立公共通道,并将公共通道与骨干公共空间连接。

图6 无锡小区更新策略

图7 承兴里更新策略

4 核心策略——街巷型公共空间体系

通过理论与案例实践的研究,笔者认为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公共空间活力再生重点要解决空间增量不足与空间需求不匹配两大问题,最适合的方式是建立以街巷为骨架的公共空间体系(图8)。形式上,它是以街巷作为主要的公共空间载体和路径,将街道与多样化的面状开放型空间结合的网络模式。这里的街巷既包括我们常规认知当中的街道,也包括将街坊、社区开放的公共通道、里弄巷道。面状开放空间则既包括正常的公园、广场,也包括一些小型的附属绿地、街角空间,街坊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类型。这里笔者将其总结为街道本身、街道附生和街区共生三种公共空间类型。

图8 街巷型公共空间模式

这一公共空间模式的核心是街道,通过另外两种类型增加街道的使用空间面积和类型,使其变成街道的一部分,产生许多模糊与交差的边界。通过这样一种公共空间模式能最有效地将周边的风貌保护区及活力中心形成连接,实现人群的导流。并通过与街道相连的复合多样开放空间使人群停留、贮足。再通过街区、社区的开放实现人群的互动与交流,保持日常的活力。

当然,街道型公共空间活力复兴的成功除了规划设计层面的引导,后期的实施落地与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还需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社区共治为主导的供给路径,更多的时候需要三方的共同协商和精细化管理。

结语

非成片历史风貌地段公共空间活力再生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点状却无人使用的绿地空间,而是建立以街道为主体的公共空间体系,核心是街道即公共空间,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与街巷融合、共生。至于如何化街道为空间,针对具体的街道问题,设计师可以有更为特色的发挥和精细化考量。

当然,城市活力复兴是一个非常宏大以及复杂的问题,而街道的更新以及活力本身也是动态和生长的,活力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侧的业态功能、生活的人群以及后期的城市管理。所以本文所提出的活力复兴方式仅是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的一种视角,通过建立人性化、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助力上

海建设世界级中央活动区。

资料来源:

图2~4,6~7:《上海市北京东路地区城市设计及更新研究》项目;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东路街坊成片
春游路上创意照
北京东路的歌谣
教师作品选登
自然资源部:存在大量闲置土地的 不得批准“成片开发”征收
自然资源部:制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永不相识的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