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2022-10-25 08:38苏亚龙
科技风 2022年28期
关键词:分层微信教师

苏亚龙

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甘肃康乐 731500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改革正深入推进,现有的分层教学常存在如下问题:分层依据单一且缺乏动态性,学生亦步亦趋,自主性得不到满足和体现;重学习成绩结果、轻学习过程的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及时、全面监控及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课堂容量小,教师精力有限,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反馈不充分,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对分层教学的支撑作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本内涵及理论综述

(一)分层教学及微信公众平台

国内外对分层教学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核心是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潜力倾向和学习风格把学生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依据学生学情,开发、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决策和探索的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腾讯于2012年在微信基础上新增功能模块,个人、单位和组织都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实现与特定群体的基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交流互动。平台除了基础功能(自动回复、群发消息)、消息管理功能外,还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用户分析、图文分析等)及技术开发功能,微信平台操作便捷、内容推送丰富、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保护隐私性强等特点,很适合师生群体利用订阅号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

(二)联通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情境主义、活动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对分层教学起支持和导航作用,笔者重点阐述联通主义理论。联通主义认为学习是将不同信息源和知识节点进行意义联结、拓展知识体系的过程。如果要实现持续学习,要让学习者保持信息源和节点之间的联通,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出相互之间联系的能力。分层教学是研究、设计有助于知识联通的各种层次化资源。微信平台推送的微视频、图文就是知识节点或信息源,学习者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风格为基础,对分散在不同节点的微型内容加工并联结,“自定步调”地完成事物之间的意义建构,促进自主化学习成长。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

构建微信平台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基本组成要素如下: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组织及实施、教学评价及反馈。分析学情,划分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等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任务。将个别化、小组化、集体化学习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统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图文分析、菜单分析和消息分析功能搜集在线学习的可视化数据,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多元评价与反馈。高中生物分层教学过程包括前端分析、课前、课中、课后、评价、反思总结六个阶段。

图1 微信平台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

(一)前端分析

1.学习主体分析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和问卷星科学测验来调查分析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差异,限于笔者的能力,将采用符合学生具最近发展区的“隐性+动态”分层方式。参照国内学者杨丽青对学生的分层办法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分为A层(学优生)、B层(中等生)、C层(学困生),隐性分层有力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变化情况动态分层,针对学生的差异,设置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拔高目标。例如,C层学生主要以具备基本理解能力为培养目标;对于B层学生,旨在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于A层学生,则希望其能够形成更复杂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2.组建学习小组,明确任务

以“个别化”“小组化”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便于课程内容推送、主动获取资源、一对一反馈答疑、资料分享学习过程的高效、精准开展。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平台的“用户管理”功能建立学习小组,每组5人(一个A层、两个B层、二个C层学生),选取组长、小组代表,规范各自的分工及职责,营造宽松平等的合作氛围,制定小组学习活动规则和约束监督制度。随着学习进程和学情的变化,教师可进行动态分组调整。

(二)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环境

注册“微力无穷”的微信订阅号,利用自定义菜单建设了包括预习测试、课程导学、重点难点、常见问题、前沿动态、习题及解答等菜单栏目。教师编写高质量的信息要遵循细微化、模块化、多媒体化的原则,以此提升学生阅读性和趣味性。设置“关键字回复”信息匹配,有助于学生自主查询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颜晓佳等学者研究认为,高中生每天在12点和22点微信阅读次数最多。教师可在周六、周日22点推送学习资源,消息发送对象可以是所有学生,也可以是定向分组发送。建立班级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动态记录学生的测试成绩等学情变化。

(三)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利用平台的图文编辑功能设计层次化教学资源,教师以群发、分组、个别推送的形式推送测试题、学习问题、背景资料等资源。教师发布多样化、趣味性、情境性的测试题,检测学生对前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主学习效果,学生在讨论区探讨并提出疑问,学生或教师可以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提问与解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学习。教师基于平台过程数据,从而评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果,并归纳出其在自主学习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课中教学

教师对课时的重点内容直播集体授课,教师推送基础模块、兴趣模块、知识拓展模块在微信共同体里进行资源共享、讨论交流,并给予学生重难点讲授、指导、答疑等。其次,采用任务和问题驱动的有机融合教学法和小组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选择相应的任务或问题,自主探索,互助协作,以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检验学习过程。设置进阶性的问题情境,让C层次学生继续进行基础巩固,A、B、C层次学生根据现有知识点掌握情况及自身水平自主选择提高性、拓展性教学任务,教师实施必要的监督与干预,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层层递进,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配合,学生间探讨、交流,教师采用启发引导式、挑动分歧式、提升回应式的有效介入,做好关键的“顺学而导,深度思考”工作,让学生在共享观点、促生新的观点、明晰观点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老师针对共性问题集体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广度,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后提升

教师通过微信向学生推送限时、限量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加强薄弱环节练习,巩固知识体系。对学生推送试题难度等级要进行划分:A层学生可以选做拓展题,侧重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B层学生可以选做拔高类作业,主要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习技能;C层学生做基础题,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依据作答情况分别辅导,还可以鼓励较高层次学生辅导低层次学生。平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推送科学故事、生物科研成果、趣味实验、校本课程等拓展性资源。学生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微社区及时与师生进行讨论、求助学习困惑,也可利用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查询疑难内容。教师可参与指引、点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内化与升华。对于学困生,利用平台的“一对一”解答功能,教师给予思想、知识、方法的辅导和激励。

4.分层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强化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教师广泛查阅资料,结合本校教学特点,以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过程、效果评判,构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形成性评价方案。学习行为包含课堂内外表现、提问次数、小组表现、互动情况等;学习效果则通过训练成绩、实验结果、小组成果等来体现。教师通过平台对学习过程实时跟踪、分析、诊断,梳理学生的知识漏洞和思维困惑,并据此设计课后巩固练习以及拓展性资源。

5.师生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情感、微信疑惑留言、测试成绩起伏、实验操作技能、课堂小组探究活动表现来反思学习活动情境设计、试题编制、学生心理辅导、阶段性学情监控等,以便改善、提升活动设计及评价能力。教师可以采取投票调查、访谈、班会等形式掌握学生微信在线学习的满意度以及推送内容的意见。学生根据平时测试成绩、教师评价、活动探究质量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寻找不足与漏洞,从而明确改进方向。以平时测试为例,学生可以将错题按错因分类、题型分类、章节或考点分类,找准错误规律并及时查漏补缺。每位学生总结、反思、分享个人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基于微信的分层教学,基本达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生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让弱生不落伍,教学整体优化”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师生教与学互动、反馈得到促进与强化。利用平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彰显出学习的自主性和多元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提高理科思维能力和网络学习素养,发展教师的新媒体环境下资源设计、组织及管理素质。评价指标结果也能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实时有效地实现多样化互动交流。微信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学习者易受手机游戏、网络不良信息等的诱惑;教师准备、重组学习资源的负担加重;平台发布消息数量受限等。在“智能+教育”形态下,教师应趋利避害,加强完善微信公众平台支持服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APP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高质量推进不同个性学生的多样化成长。

猜你喜欢
分层微信教师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微信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