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正芳曾到中国各地考察,他的中国观也由此形成。他认为,日中是“永远无法搬家的邻居”,为了能和睦相处,必须要共同努力。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想法,随着田中内阁的上台逐步走向现实。
日本电视节目导演、媒体制作人渡边满子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外孙女。1972 年9月中日开展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大平正芳作为时任日本外相,既是谈判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渡边满子回忆了50 年前那段往事,重温中日两国领导人充满政治智慧又富有温度的交往故事。
周恩来(左)与田中角荣(右)在晚宴上干杯
渡边满子回忆,在日中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外祖父曾担任过大蔵省(日本政府财政机关旧称)官员,并在中国的张家口呆了一年半。在那里,他目睹了日本军部的暴行,萌生了向中国民众赎罪的想法。同时,他到中国各地考察,其中国观正是在此时形成的。他说,日中是“永远无法搬家的邻居”,为了能和睦相处,必须要共同努力。
1972 年,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刚组阁不久,周恩来总理便不失时机地发出了访华邀请。时任日本外相的外祖父花了4天时间,终于劝说田中首相访华。当时,“亲台派”在日本外务省占据主导,外祖父孤军奋战,每天与中国问题专家桥本课长和法务大臣古井喜实进行反复研讨。
当时,日本反对与中国推动邦交正常化的声音很大,经常有人寄来威胁人身安全的恐吓信。右翼分子的宣传车甚至开到了家门口,用扩音器谩骂外祖父。外祖父曾对记者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在反对派的手中。如果上天肯帮助我的话,这次谈判应该会成功。”
当年9 月25 日,为参加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外祖父随田中首相一行人飞往北京。此次政府代表团一行的成员中还有我的父亲森田一,他当时担任外祖父的秘书官。为了保护外祖父的人身安全,车队首先开出了一辆替身乘坐的车。几分钟后,外祖父乘坐的车才正式出发。
出发时,首都高速公路3号线完全封锁了。闪着红灯的警视厅巡逻车无声地在前方开路,外祖父乘坐的车和送行车队安静地驶向羽田机场。很多人赶到羽田机场22 号登机口处送行,其中甚至有多名在野党干部,这实属罕见。
当天上午11 点30 分,外祖父一行人抵达北京机场。当地气温20℃,迎接他们的是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的北京。
在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台湾问题”。双方就何时、以何种形式解除《日华和平条约》(即《日台条约》)产生分歧,谈判甚至一度濒临破裂。因为一旦解除了《日华和平条约》,与会者可能会被日本国内的反对势力刺杀。但外祖父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不冒险的话,就无法与中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双方历经波折,最终达成协议。
另据亲历者回忆,在《中日联合声明》第二条明确声明“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后,中日双方在第三条关于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问题上,采取了分述立场的写法,即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关于《日台条约》,大平外相在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之后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外宣布,“作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结果,《日华和平条约》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并宣告结束。”大平外相还指出:“按照我国承继了波茨坦公告这一原委,日本政府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的立场是理所当然的。”
渡边满子继续回忆,谈判结束后,周总理邀请田中首相去上海,田中首相则表达了“想搭乘周总理专机前往上海”的意向。日本外务省当时对这个“无理”要求十分为难,最后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得以实现。
双方原定在专机上举行会谈,但飞机起飞后,田中首相随即进入了梦乡,周总理很贴心地给他盖上了毛毯。尽管只是一次短途飞行,但中国的总理和日本的首相乘坐同一架飞机出行,这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风险管控的角度看是难以想象的。飞行途中,周总理非常高兴地指着飞机下方的那片广阔的土地,略带兴奋地说:“那一带是我的故乡——江苏省!”
在上海举行的招待宴会气氛热烈。或许是为了犒劳外祖父,田中首相点名由他作为代表与周总理干杯。结果,不胜酒力的外祖父喝了10 多杯酒,一回到房间就倒在床上睡了。
成为首相后,外祖父谈起当时的情景时,说:“一个政治家觉得自己即将或正在与国家民族融为一体时,便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了。在推动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虽然党内反对声很多,但回过头来看,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了一名政治家。”
终于到了启程回国的时候,临别前,周总理与田中首相紧紧握手,并说:“请代我问候日本的天皇陛下。”对此,田中首相感慨万千。
在飞机上,父亲听到外祖父喃喃自语:“现在两国之间因为氛围友好而其乐融融,但三四十年后,当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后,两国间肯定会产生新问题……”事实也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
1979 年12 月7 日,外祖父作为日本首相在北京举行演讲。据说这是外国首脑首次在华演讲,日本全国进行了转播。
在演讲中,外祖父说:“我经常听说,国际舆论担忧我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会导致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我必须说,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中国并不希望这样做。日中关系不应该是排他性的。已故前总理周恩来也曾反复说过,各个国家应根据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同中国建立有序的关系。从中国现代化的庞大事业来看,这是最理想的,也是自然的。”
由此看来,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国民心与心之间的牢固信赖。作为这种信赖的后盾,最重要的是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篇演讲之后的40 余年,中国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现在的日本政权回到了外祖父曾引领的宏池会(日本自民党主要大派系之一),以岸田文雄首相、林芳正外相为中心。我衷心希望,今天日中两国朋友不要被日本右派造成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对于50 年前的原点和原则,我们必须要重温、缅怀。我坚信日中两国关系的未来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