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实践探索*

2022-10-25 01:15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品格小城志愿

马 宁

常熟市中学在“诚敬”校训的精神引领下,以志愿服务为路径,倾力打造志愿行动办学特色。历经30 多年,在志愿服务的行动力塑造和“小城大爱”的品牌创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20 年学校以创建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为契机,对志愿行动进行整体的提档升级,从理念、课程、课堂、阵地、评价各个维度全面建设,在志愿行动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系统塑造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机制和可资借鉴的模式。

一、“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背景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实践的能力、诚实的品格、文明的素养。我们认为,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无数“90 后”“00 后”挺身而出,说明新时代青少年不缺乏高远理想信念,不是没有担当意识和勇气,而是缺少真实场境。“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建设就是要让青年学生被赋予、设计、融浸在真实场境中,激活青年人的担当潜能,让高中生在志愿行动中锤炼意志、创造价值、塑造灵魂。“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项目顺应时代呼唤,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通过志愿行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对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诚信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常熟市中学的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方略、精神文化进一步形塑,为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增加内涵、完善体系。

二、“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内涵及范式

(一)“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概念内涵

“小城大爱”为品格提升行动的行动标识,“志愿者+”为品格提升行动的行动策略,“浸润式”为品格提升行动的行动理念。

“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旨在通过“志愿者+项目(内容)”的形式,在体验性实践活动和体悟性习养省察中浸透志愿服务理念,提升品格修为,让“大爱”志愿行动服务全城,在小城中盈满正能量。

“小城大爱”中的“小城”特指常熟市中学学生生活、学习的常熟市域。小城,有着一份相对的宁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大爱”是指对他人的无私帮助,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敬和热爱。这些志愿行动及其蕴含的志愿思想看似微小,却担当至大,大爱无疆。“小城大爱”是学校志愿者服务全城的活动品牌,现已拓展为中学生品格提升的一个特色行动项目。“小城大爱”是“志愿者+”品格提升行动的标识性符号,它直接指向品格提升的要素:做“大爱”之人。

“志愿者+”中的这个“+”,主要有四个意涵:一是“+”形式,在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之外,“加”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二是“+”内容,在志愿服务中“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核心素养,“加”劳动教育,“加”特色课程,等等。三是“+”生长,就是志愿者内在能力、品格和劳动素养方面的生长。作为志愿者本身,应该有自我发展性,能力品格生长之后,能够在新劳动教育领域精准服务、专业服务,使志愿工作更具实效和专业性。四是“+”能量,“加”正向激励,让青年志愿者深度理解并表达自己的行动。倡导青年人融入社会,饱含家国情怀,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

“浸润式”就是指通过体验性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参与活动场境;通过体悟性学习活动,内省、省察、自我反思、习养、内化成一种自在修为,从内心看到自己的正直和大爱。进而达到德身心一体(明德——道德认知;亲民——道德实践;止于至善——道德情感,德行合一)的目的。

(二)“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范式

学校立足“志愿者+”明方向,紧扣“浸润”找办法,着眼“提升” 做文章,进一步提升品牌,创新特色,形成了从文化体认、课程体悟、环境体验、活动体行四个维度推动项目发展和学生品格提升的范式(如图1)。

图1 “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涵育模型

在此模型中,文化浸润是核心理念层,处于中间核心层地位,通过诚敬校训文化的浸润,形成大爱的思想,再以大爱思想去引领其他的行动。课程浸润是基础层,在此之下,文化浸润、环境浸润、服务浸润都可以以课程的形式系统进行。环境浸润与服务浸润是“小城大爱”的具体行为层,前者立足校园,构建“大爱型”校园;后者走出校园,让“大爱”洒满小城。

这一模型以大爱理念为核心,四个圈层都可以自由转动,在自由转动中寻找四个维度组块的有机组合,形成高中生品格提升工程的着力点。因此,这一模型具有开放性、灵动性、包容性与发展性的特征。在此模型之下,形成了层次不同但相互连通、相互关联的四个实践路径层。

第一,文化浸润是指大爱理念校训体认工程,这是品格提升项目的思想基础与内化路径。通过校训文化的熏陶与自我体会感悟,认识、认同并形成大爱的思想与理念。

第二,课程浸润是指大爱讲堂学习体悟工程,这是品格提升行动从内化到外显的工程。学校建立浸润式课程生态系统,办好“大爱讲堂”,生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各类课程的浸润下体味、感悟大爱的真谛,用现身说法的形式感动周边的学生。

第三,环境浸润是指大爱环境自主体验工程,这是学生品格提升行动的自助与他助的融合工程。“环境体验”包括环境印象、环境功能性、接触感受、环境内容四个方面。

第四,服务浸润是指大爱服务志愿体行工程,这是品格提升行动从外显回归内化的工程。学生在大爱理念引导下,走出校园,身体力行,融入小城,在可到达的城市范围内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以行动温暖他人,提升品格。

项目的总体方向是凝聚志愿力量,力推志愿创新,提升志愿者的身份认同、价值构建与文化体认,提升志愿者活动的体制机制和质量品牌,提升志愿服务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品质。

三、“小城大爱:‘志愿者+’浸润式品格提升行动”的实践路径

(一)“志愿者+”文化浸润的精神理念构建行动

新一轮“大爱”品格提升行动在文化浸润方面将让“诚敬”校训文化浸润到学生心田,提升了师生本真的大爱品格,彰显“小城大爱”文化深度,行动的具体策略是:着力挖掘、提炼“诚敬”校训精神中与志愿行动相关的因子,比如“诚信为人待人以诚,诚实做事服务社会,敬爱他人助残帮困,敬业奉献家国情怀”等等,以此为线拓展内涵,将“诚敬”与“大爱”相连。为此,学校编印了《常熟市中学“诚敬”学生手册》《常熟市中学志愿活动读本》等学习资料,规划了主题活动单元,组织了“向志愿行动敬礼”征文比赛、“诚敬学生”民主评选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并认识到 “诚敬”文化下的“大爱”理念。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思考和总结,实现师生在志愿行动上的认知深化和思想再造。一方面,学校把苏州市重点课题“‘诚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究”中的校训文化主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梳理出纲要和实践路径,以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与践行校训“大爱”理念相统一、相融合,找到一条实践新路。另一方面,学校把研究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形成案例,以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活动中将“大爱”理念、“大爱”情怀要素与“诚敬”校训精神相照应、相协调,创设一种研究范式。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两大相关课题,编印《“大爱”志愿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深化研究与实践。

学校还重新梳理了百年历史发展印记,写校史,访校友,把能够反映秉承“诚敬”校训精神,高扬“大爱”旗帜的“市中人”“市中事”归类整理,编印《校史“大爱”志愿人物记》《校史“大爱”志愿文化记》,勒石刻画,宣扬教育。同时,学校用过去的人和事关联当下的志愿行动,建立了独特的学校精神文化谱系,浸润传承志愿文化,影响启迪后学。

(二)“志愿者+”课程浸润的课程系统构建行动

学校以学年为单位,整体规划“志愿者+”浸润式课程架构,为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提供多样选择。为突出志愿服务的“大爱”课程主题,学校梳理课程单元,形成了以学科课程、主题课程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类指导课和成长汇报课,以及以基地课程为重点的实践类探究课三大课型体系(见表1)。

表1 “志愿者+”浸润式课程整体规划(学年)

学校依据课程规划,分项实施课程;开设“大爱讲堂”,排进课表,拓展授讲对象;开放讲堂空间,让学生在教师讲堂、校友讲堂、学生讲堂三个系列课程中,提升大爱品格,彰显“小城大爱”育人温度。

“教师讲堂”突出志愿服务主题,重点在“传思想”和“传技能”上下功夫。“校友讲堂”突出榜样引领作用,感受校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献身科学、献身公益的“大爱”情怀,传颂令人心动的感怀故事。“学生讲堂”突出主体序列。首先,鼓励志愿学生做“演说家”,海选学生宣讲达人,讲述自己的“大爱”故事。学生中的明星志愿者作为“解说员”现身说法,现场学习,现场服务。其次,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小专家”“小学者”,编写服务手册。

(三)“志愿者+”环境浸润的体验式场域再造与创享行动

学校在制度环境建设上重点突出科学化组织建设和科学化管理,建立了四级网格组织架构(如图2)。在这一体系之下,志愿服务、志愿课程、宣传工作、志愿组织等每项具体活动都有专人负责、专项考评。实现了角色化横向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网格化纵向延伸路径,强化服务。学校建立了网络注册管理制度,把志愿者活动纳入科学化轨道,量化管理,丰富层级。学校还创建了互联网志愿者服务平台,利用微信群、QQ 群等组建服务团队,交流服务内容,分享服务成果,借鉴服务经验。

图2 “‘志愿者+’品格提升行动”四级网格组织架构

学校在物化环境方面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非遗基地建设,传承非遗项目,彰显常熟市中学师生的责任、志愿与担当。2021 年建成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的传承基地场馆,建设花边实践室和花边创意走廊,举办花边文化秀场。二是在校内建成常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爱文化园,包括学校历史上的大爱校友人物墙、大爱志愿文化廊等,创设大爱的良好环境。三是在班级教室前方建立大爱阅读角,在教室后面设立大爱互助座,创建生生、师生互助合作的专区,把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变成大爱型、友好型的环境。

(四)“志愿者+”服务浸润的专业达人志愿服务分享行动

为了改变原有的服务活动序列不系统的问题,学校对项目进行了整合。一方面,整合项目类别和内容。项目依托校内外资源,在原有志愿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帮扶服务行动”“生活实践行动”“民心凝聚行动”三大行动,梳理出“帮困助残”“导医劝捐”“社区服务”“学工学农”“安全防护”“环卫保护”“文明创建”“文化创设”“舆情监督”九个项目,在扩面的同时增加布点,使志愿服务走向纵深。另一方面,整合项目资源和组织。首先,整合师资课程。如将学校学科教学与职业教育实践相结合,把本校物理、化学、劳动、美术等学科教师与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整合起来,同时聘请工厂技术工人,共同编写《机械制作》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实训,使学生提高服务技能,体会职业乐趣,感悟“工匠精神”。其次,整合项目团队。例如花边社团按技艺、文化、历史、表演等序列招募志愿者,以老带小,发掘、培养种子团队;组建全市范围内的非遗传承志愿者联盟学校共同体,送课上门,送教上门;依托现有学生社团,筹建跨域社团(社区、街道、村社),创设“花边走秀”“花边展览”“花边义卖”“走进社区”“大手牵小手”等系列性主题活动,以行动践行非遗传承。

为了解决服务活动随机零碎不完整的问题,学校对项目进行了优化。其一,优化形式和流程。改变过去随机组合的形式,以个体擅长、感兴趣的服务项目为基准,以项目化活动课程分门别类,组织面向全体的主题招募,以双向选择的形式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志愿服务。学校改变了过去活动安排随意性大、过程考核不完备的现状,着力在志愿活动事前的计划性安排和事后的过程性展示上下功夫,通过发布信息、报名编组,最后形成活动成果(简报、活动总结、表彰)。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完整呈现活动过程,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材料留档。其二,优化时间和空间。变点式服务为线式、面式服务,在时空上作进一步延伸拓展,从周末、假期服务延伸到日常的服务,从课外延伸到课内。开辟网上阵地,建设“五月花”网上阵地, 扩大“五月花”社团规模和活动边界,开展线上志愿服务;增设系列化的校内志愿服务招募项目和活动次数。

(五)“志愿者+”评价浸润的特色评价体系平台建设行动

学校构建了特色评价机制,建立发布会制度(志愿服务嘉年华),把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培育、劳动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大爱讲堂、网站、简报、宣传栏、专题片、主流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组织开展“大爱”故事会、公开课、汇报会、花边新品展览发布会,打造“大爱”明星个人和群体,每周公示,逐月考评,年度评优,举办“小城大爱”志愿活动专题表彰年会。

学校还建立了志愿服务“储蓄”制度,设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明确高一、高二、高三年段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分别为30、20、20 个课时,纳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高校招生选拔和毕业的必要条件。

此外,学校合理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一是制定“常熟市中学‘志愿者+’品格提升行动评价量表”(见表2),对6 个项目和16 个具体的志愿者活动内容,做出具体的描述,按月度统计频次和学分,进行“志愿者之星”星级评定,年度表彰。二是颁发“常熟市中学‘志愿者+’品格成长护照”,在规范志愿服务记录的基础上,记录身份认证、服务时长、服务经历,进行服务项目盖章确认。

表2 常熟市中学“志愿者+”品格提升行动评价量表

学校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突出以下“三个主体”:学校主体,让学校成为志愿者的摇篮;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志愿者的明星;教师主体,让教师成为志愿者的榜样。逐步达到了“四全”的目标:一是全员,覆盖全部师生;二是全程,覆盖全部教育过程;三是全时,覆盖全部教育时间;四是全域,覆盖全部教育空间。“志愿者+项目”为青年学生的品格成长构建了独特的支持系统,培育了一批“大爱、担当”的有志青年,构建了家校社一体化的“大爱”德性场域,强化了道德理解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品格小城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小城大爱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被志愿”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冬季暖男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