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斐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0)
为更好地分析杭州、宁波及江苏省前五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所在城市的跨境电商综合发展水平,主要设立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及相关支撑产业方面;二级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商品总值、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常住人口、人均GDP、发明申请授权量、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邮政局所数、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以上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官网,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统计局、商务厅官网,杭州海关官网,南京海关官网,《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及新闻资料整理所得。
之所以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主要是因为该分析方法不但利用降维技术,化繁为简,将繁琐的多变量精简为少量典型性综合指标,还对典型性综合指标进行合理赋值权重,最后将这些权重指标作为决策分析的最终依据。此外,抽取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进行权重赋值,可以建立函数进而作为评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竞争力的依据。但主成分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选用指标的数量多少会影响方差贡献率,数量越多,主成分权重越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利用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对12个城市(江苏省内五批获批跨境综试区的城市共计10个及杭州、宁波)进行综合排名,评定各地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测评过程及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建立指标
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数据的信度为0.712,信度较高。数据的KMO值为0.621,大于0.6,sig.值为0.000,两个结果显示这份数据可以做主成分分析。从共同度分析可知,从每个原始变量中提取的信息基本损失较少,主成分基本包含各个原始变量较高的信息。从总方差解释部分可以看出,共保留了2个主成分,并且2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变量累计80.64%的信息,因此主成分提取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在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得分上,苏州综合得分最高,在主成分1(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等指标)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主成分2(支撑指标中的邮局数量)上需要进一步努力。杭州、南京、宁波的各项指标发展都较为稳定且有一定优势,无锡和南通在主成分1上发展较好,徐州、盐城、淮安、宿迁在主成分2上发展一般,主成分1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常州、连云港在两个成分中的指标与其他城市均存在差距,常州综合得分相对靠后,但在物流服务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针对常州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对策(表2)。
表2 各城市得分
常州位于长三角交通中轴,毗邻上海,是智能装备制造业之城,有40,000家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同时,常州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人均GDP及生活消费支出居全国前列。常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前期已发掘引进了一批生态圈企业,涵盖报关货代、物流承运、电商平台和企业及相关贸易服务商,共计51家。阿里巴巴国际站、嗨购、四海商舟、羸享汇一大批平台公司及电商企业逐渐形成产业汇集,江苏舜天、嗨购科技、沁瑞商贸等已在其他城市开展业务且拥有流量的企业,有意进一步在常州设立区域分拨集货中心,完善整体布局。
(1)电商专业人才缺乏。与常州市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不匹配的是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复合型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外贸、外语、电子商务、物流、美工等专业知识。常州的三所本科院校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中,只有江苏理工于2018年成立跨境电商行业学院,并于2021年成功审批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填补了江苏本科层次专门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空白。而常州的6所高职院校中,没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仅在原有国际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中开设跨境电商方向课程,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的需求,不具备可以随时根据行业企业要求进行改革和调整的实力,对热门专业难以快速进入。
(2)企业品牌影响力弱。常州在制造业基础上成长出来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品牌影响力,产品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此外,受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影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受到大企业的价格打压,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5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意见。自2015 年杭州成为中国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到2020年江苏省紧随其后共计10个城市加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队伍中。
常州是第五批国家跨境电商试验综合区之一,2022年市级政府颁布若干项政策意见引导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壮大,如《关于进一步加快常州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常州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成为常州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有力保障。
(2)全球跨境市场潜能巨大。研究数据表明,全球跨境B2C2015—2020年均增速达到27%。2019年,我国零售市场规模达7324亿美元,电商零售额一跃成为世界之首,是第二名美国的1.43倍,是第三名日本的8.2倍。我国电商市场日益成熟,中小商户的电商运营经验愈加丰富,充分利用KOL互动、社交内容精准投放等手段进行营销推广。
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价格优势。在我国占据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份额越来越大的同时,常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1)电商贸易竞争加剧。就经济体量而言,2016—2020年虽然常州生产总值在增长,但发展速度不如从前,与省内无锡、苏州等其他城市相比,后劲不足。跨境电商产业包括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物流服务、通关服务、网络营销、调研咨询等方面,产业链较长,而常州在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等地。此外,常州市传统优势轻工业如纺织服装、箱包鞋类等,受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转向菲律宾、越南等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生产,这些国家的跨境电商产业一旦形成,就会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2)服务保障不足。跨境电商产业涉及通关、物流、支付等业务环节,其产业链较长。在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进出口商品的过程中,传统的进出口环节、销售环节等被重新整合,导致海关、工商、卫生、食药等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权限和边界日益模糊。常州市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的管理部门涉及超过两位数以上的部委办局。在职能管理上,跨境电商的主导主管部门几经变换,先后经历了电信委、发展改革部门、商务部门主管阶段。在职能履行上,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往往从本部门职责出发进行管理,缺乏高效畅通的协同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主客观原因,依然存在信息共享不充分、效率不高的问题,影响了协同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常州市亟需探索适合本地区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在积极培育细分领域市场、鼓励企业利用成本和价格优势、专注垂直细分品类、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合力推进。加快推进常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智慧化、贸易便利化和服务优质化,聚焦国际贸易新渠道、新主体、新品牌、新队伍、新空间,制定跨境电商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及各部门配套方案,把跨境电商打造成常州市参与双循环的新动力。
建议成立跨境电商综试区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海关、商务、发改、财政、统计、交通、税务、外管、公安、市场监管、邮政及各辖市区等部门单位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政策,协调有关问题。打造标准化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跨境电商的营商环境和业务流程,推进相关部门协同体系建设,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建议按照“先复制、后创新”的思路:第一,确保对现有通关、税收、收付汇等方面已形成的改革举措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第二,在发展中结合常州地区的实际,探索常州模式的创新扶持政策。
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各类电商贷款业务;研究并试行出口信保新模式,明确保障机制与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构建融资平台,降低投资风险,助推常州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转型升级,推动规模电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协会的集群、引领和规范作用,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康竞争的良好市场机制。确立龙头企业带动电商环境发展的理念,利用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提质增效,带动相关附属跨境产业链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外国知名品牌、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
利用政策倾斜优势,引进具有经验、资质和客户资源的高层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以满足电商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组建培训、教育、宣传的科技平台,建立一批科普基地,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宣传和科普活动,树立一批跨境电商应用典型,推广一批电商平台和产品,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全民跨境电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