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苏轼撰诗并书的遣兴诗作,表达了作者当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作品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寒食节。墨迹素笺本。行书。长卷,横34.2厘米,纵18.9厘米。17行,129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观典赏析】《寒食帖》有“苏书第一”之称,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有感而发,将诗句中苍凉惆怅的心境,寓于点画线条变化之中,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正锋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结字奇特,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黄庭坚题跋说:“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有人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分别体现了作者或愉悦、或悲愤、或寂寞苦闷的心绪,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可对比欣赏。
【作品概况】《罗池庙碑》又称《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罗池铭辞》《荔子丹碑》等,以苏轼书唐韩愈文的真迹刻石而成。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楷书。10行,行16字,字大4寸。立在广西罗池庙。罗池庙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庙。
【观典赏析】《罗池庙碑》丰厚清雅,得颜鲁公《东方画赞碑》壮丽之美而更为遒逸,肥而不肿,厚而不软,为苏轼大字之冠。此碑笔力扛鼎,遒劲古雅。用笔温厚中出险辣,得气得势,刻工极佳,神气实足。“戈”法不取钩,一泻而下;“事”“兮”等字末尾均以铦利之锋芒挟裹而出。结字率性而作,如“鹅”字特大,且用行书,众多“兮”字,随手妙变。明王世贞说:“东坡书《罗池铭辞》遒劲古雅,为其书中第一。”侯镜昶认为,此碑“与唐碑各家迥然相异。东坡善于发展变化,融势入碑,开宋书特有之风。苏碑又以帖的布白,融入碑中。自东坡倡导,宋代碑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