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yàn)。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这一天,人们不生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因为担心凉食伤身,所以,这一天,古人会参加一些活动,如荡秋千、蹴(cù)鞠(jū)、放风筝、踏青游玩,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既有扫墓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