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斯鸿
男婚女嫁,历来就被中国的家庭看作是头等大事。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只要从双方家庭订立媒约的那一刻起,婚礼便成了两个家庭各自要忙碌的事情,直到所有的过程走完,司仪宣布礼成,这一见证两个人最幸福时刻的典礼才落下帷幕,一个新的家庭生活从此开启。
于4月16日在湖南卫视开播的首档婚礼纪实节目《中国婚礼——我的女儿出嫁了》,将婚姻关系与婚礼形制相结合,从新娘父亲的视角讲述一对新人的幸福婚恋故事,探讨中国婚嫁的当下意义。
“伏羲制嫁娶,女娲制媒约”,中国人的婚礼形制早在上古时代便已经形成。古人对于婚礼的讲究程度也十分复杂,在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同时,还有着传统的“六礼之规”,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六个环节。这些繁复的礼仪流程在中国古代流传了几千年之久,成为古代中国人重视男女婚姻的体现。
时代的日新月异,让男女婚姻摆脱了那些形式上烦琐的礼节束缚。一张照片、两个户口本、9块钱的工本费,便可以在民政局领取到一张结婚证,成为合法夫妻。自由的恋爱,幸福的结合,早已成为这个时代人们迈入婚姻家庭的必然过程。结婚似乎变得顺理成章而又简单幸福了。即便如此,人们对于婚礼这个见证一对新人幸福时刻的仪式却并未轻视,在不同的地域与风俗传统之上,丰富多样的婚礼形制反映出时下人们对于一段婚姻所寄予的美好期待。
婚礼意味着两个家庭的融合与认同。一段婚姻开启的不仅是两个人的关系,还有翁婿关系、婆媳关系等,如何处理这样的敏感关系也影响两个人婚姻家庭的和谐。
而在婚姻关系中,女性往往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在古代,婚姻对于女性而言无疑是一场豪赌,赌对了便是得遇良人琴瑟和鸣,赌错了则是掉落深渊痛苦一生。时至今日,一些传统的观念仍在婚姻关系中对女性有所束缚,因而,作为女儿的父亲往往对于女婿的考量十分细致。在节目里,我们能看到每当父亲提到女儿要出嫁时,内心都是五味杂陈,眼里也是饱含泪水。
为此,节目里还特别设置了让岳父与女婿共同生活三天的环节,让一个父亲去对这个即将托付女儿终生的男人做一番认真的考察,探讨当下翁婿关系中的处理方式。人的很多习惯都隐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不同的生活方式所养成的习惯,往往在他人眼里也存在着差异。
得到两个家庭的认可之后,婚礼便是两个家庭都要忙碌的事情了。尽管没有了“六礼”的繁复流程,作为两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结婚都有着某些标配的东西。从20世纪70年代的“三转一响”到80年代的“冰箱、电视、洗衣机”到90年代的组合家具配彩电、音响、影碟机,再到近年的房子、车子和存款,且不说那些“天价彩礼”,就连结婚的标配也在水涨船高。这也让一些年轻人在面对结婚所需的高昂花费时望而却步,也是时下中国结婚率屡降新低的部分原因。
在节目里,“幸福无限工作室”为施康和石慧在湘西准备了一场惊喜连连的苗族婚礼,特殊的民族服饰配上精心打造的苗族银饰,衬托着湘西那美丽的山水,一幅宛若仙境的画卷开启了这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婚礼序幕。对山歌,拦门酒,长桌宴,在喜庆相伴的同时,我们看到了石慧父母眼里那满满的不舍的泪光。
任何时代,父母都是女儿人生幸福路上的倚仗,父母也对女儿的婚姻与未来有着更为强烈的寄望。《中国婚礼——我的女儿出嫁了》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让我们从那一对对新人喜结良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婚嫁的当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