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分析

2022-10-23 19:41:46甘羡花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趣味性知识点数学

甘羡花

一、 引言

在传统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趣味性的注入,出现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情况,加上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二、 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最直接意义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了解彼此,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为后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通过合理的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之中,并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学生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加乐意学习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充分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

(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提升课堂的趣味性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效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教师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一旦具有抽象性就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进一步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学生无法满足利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要求,教师也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记忆,可以通过知识点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任务的走向,使教学任务不会偏离重点内容,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趣味性教学内容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给学生证明自己的机会,摆脱了以往只有教师引导才能有效学习的错误习惯,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障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兴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会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实践部分。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教学任务,配合具体的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体系,从不同角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严厉的,学生会对老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师有效沟通,使得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源头上阻碍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第二,部分教师坚持“自己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小组的重要性,学生的课堂学习缺乏交流讨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部分教师以课本内容为主,忽视生活元素的引入,当学生存在不理解的领域时,很难跟上课程进度;第四,部分教师为节约上课时间忽视课堂情境的设置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地融入课堂之中,阻碍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第五,传统教学模式下面对新知识点时,教师会直接讲授给学生,忽视数学问题的设置,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第六,部分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忽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引进。为了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四、 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时期对教师和学生均存在较大的考验,学生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教师充分信任和服从。因此,为了从源头上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教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每个教师的基础工作之一。

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尚未成熟,很难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为依据为后续提升数学课堂趣味性做指导;另外,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往往会采取措施做简单的惩罚,这很容易影响师生关系,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尽量避免批评的话语,使用和蔼的话语,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小学阶段,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当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尽量避免否定的评价。例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背《乘法口诀表》时,某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好,学生回答结束时,教师可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同学背诵得不是很熟练,但老师发现你在课下很努力,再加把劲,你一定可以的!”这样,通过在全班同学给予肯定评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在学生心中和蔼的形象,融洽了师生关系。

(二)加强小组学习的模式

小组互动教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益的,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沉浸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增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加强小组学习模式,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讲授新知识点时,要求学习小组积极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但在分组时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要求每组中既要有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数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充分发挥前者的优势,并通过前者出色的表现带动后者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互补和课堂趣味性的提升。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部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置几道相关的题目,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小木棒、棋子等教学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在正式开始时,教师首先要求小组成员各自进行题目的计算;然后,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计算结果,并确定出题目的答案;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公布最终的答案。

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小组学习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安排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即使数学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有利于正确数学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为了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应充分重视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

(三)积极融入生活的元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此时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的元素,由于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计划开始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必须十分明确,谙熟于心,对本节数学课的具体教学方向以及教学方式精心设计选择,使生活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实现生活化教学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生活事件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充分的了解,教师首先需要充分讲解长度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向学生讲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在课堂上统一发放教学道具让学生练习测量;最后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密切联系生活,测量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长度。在检测家庭作业成果时,要求学生以个人发言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一旦学生的测量结果出现严重偏差,教师可以通过测量相同大小物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测量错误,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

通过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实践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也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

(四)设置有趣的数学情境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趣的数学情境有助于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同时,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设置有趣的数学情境。

由于小学数学中的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情景设置:首先,利用PPT动画将圆形均等分成几份,取出其中一部分看占总体的多少,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然后,由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表示形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最后,教师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进一步烘托教学情境。课堂实践活动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教师发放橡皮泥、塑料刀等教学道具,要求学习小组将橡皮泥做成指定的形状,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数,要求学习小组从分割好的橡皮泥中取出相应的部分,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一一检查,对结果正确的小组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对结果有误的小组,由教师指导小组实践,直到得出正确结果为止。

通过上述方式,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实践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分数这一概念的印象,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轻松、娱乐式的实践活动有效地营造了有趣的数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五)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

教学是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主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往往会从疑问开始,因此,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阶段,为了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包含许多有趣的话题,同时,教师也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设置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连加、连减》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设置如下问题:“我们班一共25名同学,学校计划给每名同学分玩具,但玩具只有20个,于是学校又给我们班增加了8个玩具,那我们分完以后还剩下几个玩具呢?”提出问题以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小组列出具体的算式。讨论结束后,教师检查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得出正确算式的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具体含义;未得出正确算式的小组给予及时地鼓励。最后由教师总结小组结论,并将正确的算式列于黑板之上,向学生解释每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有效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上述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并不只是枯燥的加减乘除,还可以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相关联。教师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六)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为了更直接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要求教师充分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一,运用信息化设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抓住机遇,积极地将信息化设备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进行某一部分的教学时,利用PPT、投影仪等设备结合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动画、图片等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第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竞赛。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出现了各类竞赛,参加这些竞赛可以很好地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普及参加竞赛的益处以及对以后学习发展的影响。当学到某一知识点时,重点强调该知识点是参赛内容之一,这样,学生在竞争心理的作用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该知识点。

第三,积极引进课堂实践活动。为了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引进课堂活动,以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娱乐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程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课堂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趣味性的提升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小组学习的模式、积极融入生活的元素、设置有趣的数学情境、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以及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六项措施,有效地实现了趣味性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趣味性知识点数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30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