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黄腾
“大行工匠”王涛
“大行工匠”王涛1983年进入银行工作,在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前身,下文简称“杭院”)成立之初来到学院,成为最早的工行人。作为工行教育培训系统第一批从事电化教育的人员,可以说他是和工行的远程教育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在成为“大行工匠”的路上,没有“速成”,没有“快捷键”,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匠精神”。有时看着新闻中杰出人物的事迹,我们常觉得遥远而不可及,但将目光转向近处,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用一生的行动诠释着勤恳坚守,用平凡的点滴燃烧着生命之光。让我们一起走近“大行工匠”“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涛,聆听发生在他身上最真实、最打动人心的故事。
“其实我没有那么多事迹可以分享”,不论是聊天还是采访,王涛总是这样谦逊地说。而在同事们的眼里,王涛是一个言语不多却做到极致的“拼命三郎”,是“做就做到最好”的杭院气质的“最佳代言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至1983年。彼时,作为初入社会的毕业生,身上充满一股蛮劲的王涛,机缘巧合之下进入银行系统,做起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学的专业不是教育技术和广播电视,但王涛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9年。
作为工行最早的一批“电教人”之一,王涛没有师傅,但靠着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突破,他参与了工行第一部电视教学片的制作,独立完成了杭院第一个全Flash 动画课件、第一批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这也是最令他骄傲的事情。
1992年,工总行企业文化部(时称“教育部”)和国际业务部要到青海拍摄工行第一部电视教育片《银行外汇保函》,王涛领到了拍摄制作任务。当时杭州到西宁还没有直达航班,需要到上海坐飞机,王涛和同事带着满满三大箱的灯光、灯架、三脚架、监视器、大型摄影相机等器材坐火车从杭州赶往上海,到了上海还要换车去往机场,在这过程中他们几度精疲力竭,“当时真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们就坐在马路边看着身边的箱子叹气,恨不得丢下箱子走。”到了西宁后,他们顾不上调整高原带来的不适,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开拍前,从场地、布景、灯光、收音,到道具、场记、机位等各个细节,王涛都一一检查到位,同时和业务专家探讨画面,和拍摄演员沟通动作;拍摄时,王涛也对每个镜头精益求精,只要不符合要求就坚决重拍,绝不将就。当时,摄影组一位青海分行的领导对王涛说:“你平时看上去像个小孩,但只要一开机,立马就像换了一个人,非常专注、专业。”也正是这部片子,让王涛在总行“打出名头”,后来大量电视教育片拍摄制作中都有王涛的身影。
到了2006年,王涛已经是从业23年的“老人”,也是大家眼中的前辈。那年春节前夕,一次意外让王涛右腿膝盖骨折,在家休养期间,王涛不满足于原有的课件制作技术,进阶学习Flash 代码编写、特效制作等等,他边学边实践,把所学技术用到了自己所主持的《银行职业英语——生活篇》课件的制作中。当王涛拄着双拐在杭院激动不已地向评审老师和同行专家演示课件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踏实肯学的劲头惊到了,也感动到了。而这个课件也在2008年获得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金融技术委员会第二届课件评比单项奖。
时光飞逝,在工行的38年里,王涛不是没有过其他选择,也不止一次地站在过职业道路的分叉口,他说:“我不知道如果当初选了别的路我会怎样,但我坚持在这个别人觉得枯燥、觉得没有前途的岗位上很满足,很有乐趣。”
如果我们说会为什么而感动,那一定有王涛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深耕。
从工行远程教育最早采用的录像形式到网页课件、Flash 课件形式再到现在的微课形式,王涛老师是工行教育技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的需求不断涌现,行内对于网络学习素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王涛凭着长期从事课件开发工作的职业敏感性,敏锐发现了培训行业业内兴起的小型化、模块化的“微课”课件形式的适用性。如何把微课引入工行,为工行的移动学习服务,是王涛当时一直思考的问题。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这要求王涛不仅自己掌握微课制作技术,更要推广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王涛沉淀整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工作经验与思路,开发了《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在2016年工行首届内训师授课比赛中首次推出。课程得到了各分行的肯定和好评,授课邀请应接不暇。虽然已经是网络课件开发的技术专家,但内训师的角色对于王涛来说最初是陌生的,每次上课前,王涛都会向主办方了解学员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调整;而每次课后他也征询学员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王涛的授课效果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微课也不断被认可、接纳、欢迎。2017年全行对微课培训的需求激增,为了不影响在杭院的本职工作,王涛每次都在授课结束当晚赶回杭州,第二天照常上班。一直到现在,微课培训仍在全行如火如荼地开展,截止到2022年8月,王涛共为分行微课开发工作坊授课102期,在全行培训微课开发导师、微课制作人员5000 余人,学员遍地开花。
现在,王涛不仅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褪去初上讲台的生涩,也成为了培训专家。熟悉王涛老师的人可能都注意到,王涛老师有一个百宝箱,每次外出授课,它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打开百宝箱,突然就明白了,王涛老师的精益求精体现在每个细节。百宝箱里装着的是各式各样的转换接口、u 盘、充电器、翻页笔和小教具,凭借这个百宝箱,王涛老师在任何教室环境下都能顺利开展课程,给学员最好的听课体验。
如果我们说会为什么而感动,那一定有王涛“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和情怀。
王涛与培训学员
王涛在中国企业学习技术应用论坛作分享
初干电教的王涛没有师傅,但在他之后,杭院的“电教人”就有了师傅。2018年,“王涛工作室”挂牌成立,走进工作室,满墙的荣誉无声地告诉了所有人这是一支怎样专业的团队;再翻开工作室密密麻麻的台账,每年千余部的课件制作量又告诉了所有人这是一支怎样能战斗的团队。
在“徒弟们”的眼中,王涛是多面的。
他是最严厉的“涛哥”。“涛哥太可怕了,提到涛哥我就想起加班”有人这样说。加班是王涛的常态,也是王涛工作室的常态。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祥和的节日氛围,王涛工作室接到了总行紧急下达的防疫课件制作任务,大年初一,全员响应,大家从节日中抽身出来,纷纷在家中搭建起了专属工作区,火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责任重大,刻不容缓,他们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人。在随后的几天中,12个小时的工作是“正餐”,偶尔的通宵是“点心”。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防疫期间网点安全营业系列微课”及“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小课堂”共15 门课件成功交付总行,为全行防疫知识普及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机。“这次的课件又被涛哥退回了”这也是大家挂在嘴边的话。大到框架结构、形式内容,小到色彩搭配、元素风格,每个点都是“涛哥”重点审查的点,大家也都以一次通过“涛哥”审核为荣。在王涛的带领下,“追求完美,做到极致”是王涛工作室的一直以来的风格。“我很欣慰,他们的通过率越来越高了”,王涛笑着说。
他也是最亲切的“老头儿”。“老头儿从没忘过我生日,他每次都会买蛋糕”,这是王涛工作室一名成员在某次过生日时说的话,其余人都在点头。“老头儿”是大家对王涛的亲切称呼,因为更多时候王涛不像是一个领导,而像是一位长辈,殷切盼望着年轻人能更好。他常对大家说:“触角向外,才知道世界的广阔;拥抱时代,才不会被世界淘汰。我一直在踏出我的舒适圈,学习新的东西,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说会为什么而感动,那一定有王涛“希望你们越来越好”的真诚和祝福。
从“工”到“匠”的路很长,新思想、新政策、新产品,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刷新,像王涛一样的“大行工匠”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我们为什么而感动?就像那首歌中唱的“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感动并不总是惊天动地,这些朝夕相处、看似平凡的同事,给我们的感动更为真实深刻。无论是风华正茂,还是两鬓飞霜,热爱拼搏的精神不老,培训育人的情怀常新,王涛用39年如一日的坚守奋斗让我们感动,更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知道未来的路应该通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