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伟 何小芳 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
为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定位在拓展队员视野和提供队员发展空间上,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坚持在“润”文化理念的引导下,以少先队员综合素养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借助重庆市第七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课题引领+项目带动”的方式,设计与开发了少先队“润玉”活动课程。在此基础上,以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建构为突破口,聚焦活动体验,探寻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新路径,促进活动课程的深度实践。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课程类型,但因长期受学科课程影响,导致活动课程难以有效实施,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课程目标未落地落实。《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旨在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但往往会因任课教师未认真解读与细化课程目标,导致培养目标难以落地落实。其二,课程内容零散无序。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因学校管理者缺乏系统的课程理念,相关任课教师“照本宣科”,导致课程内容零散无序。其三,课程实施浅层低效。少先队活动课程注重活动的设计、体验等,关注队员亲历活动过程体验,实现活动育人价值。但因目前活动课程教学仍停留在活动表面,缺少有效实践途径,导致课程实施浅层低效。基于此,学校决定将少先队活动课程置于“项目化学习”理论视域下,以项目化学习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实践,充分发挥活动课程育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立足需求,构建分阶段培养目标体系 活动初期,学校向师生下发《新学期,我是这样想的……》的调查问卷,充分了解队员发展需求、能力现状;通过课后访谈—“我给学校少先队提建议”活动,鼓励队员说出自己对少先队活动阵地、中队辅导员、活动课程开设等建议;同时,针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设和课程体系的建构,学校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会、“我最喜爱的少先队活动”网络评选等活动,全面且深入地了解队员们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内容和形式。基于以上调研,学校再结合《纲要》提出“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总目标,并围绕《纲要》中“组织意识、道德养成、政治启蒙、成长取向”的四大教育内容,将课程目标纵向分解到各个年龄段,形成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的细化,为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指明了方向,这是有效实施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重要前提。
优化学习空间,促进基地建设常态化 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优化学习空间是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物质载体。为此,学校将整合的理念拓展至“三空间活力课堂”,以项目化学习理念统筹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个空间,融通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整体建构“三空间活力课堂”(如图1),推进学校学习空间的优化。具体实践中,学校通过红色大道、习语长廊等阵地建设,整合教室、校园、社会育人时空,促进学校文化、课程内容、学习及其评价与学习空间的有效融合;通过利用好场域文化资源,建设“润心农场”“职业初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少先队活动基地,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整体化学习。
图1 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整体框架
聚焦活动,构建序列化内容体系 活动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注重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操作技能,以实现课程育人的实践价值。因此,学校聚焦活动设计,但并不意味着活动设计毫无知识结构、仅凭教师随意无序的设计操作,其实活动设计流程本身具有课程价值,很多课程知识是活动设计流程操作的背景基础,如模拟法庭涉及的背景知识就有原告、被告、公诉等内容;防灾逃生涉及认识消防救护各类器械等安全知识。基于此,学校整体开发了纵向紧密衔接,横向逻辑一致的序列化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体系,力图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实现知识结构与活动设计流程的内在统一。例如,四年级上册活动课程内容—“传统文化故事多,粽叶飘香话端午”,中队辅导员以丰富的活动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其中,学程设计包括四个板块,一是端午说由来,二是端午话习俗,三是端午赛诗会,四是端午包粽子。通过制定各板块课时、活动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内容,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手册。
凝练形成“1+2+3”的创新实施模式 因项目化学习步骤相对固定,学校能根据各年段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将项目化学习模式进行了创造性实践,形成了“1+2+3”的创新实施模式。
“1”,即:一个基本模式 结合校情,学校尝试并践行了一批项目化学习基本模式,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修改等,最终确定了一个符合校情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包括六个环节:一是选择项目,二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三是团队协作探究,四是生成项目产品,五是成果交流,六是评价修改,该模式各环节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2”,即:两个典型样式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要求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实践方式。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学校现已确定了两种典型样式。一是基于课堂教学的项目化学习。该样式必须要满足五大过程环节:激活学习动机—关联真实情境与认知经验的关系—制定活动方案—参与实践,体验学习过程—自我反思。例如,学校“阅读润心”课程坚持以“全学科”阅读为核心,提倡教师采用“1+X”主题阅读方式,以一篇带多篇进行拓展阅读。其中“1”是指教师根据阅读活动主题,精讲此类阅读文本,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X”指教师提供同类或相关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通过完成“读书卡”或定期开展阅读评比活动,旨在“以赛代检”检测学生阅读情况,指导阅读指导的时效性。二是基于课外实践的项目化学习。首先教师鼓励学生注重发现问题,主动将生活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以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大胆猜想;其次是分析问题,提出初步看法;再次是求证猜想,以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过程性资料;从次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交流探究成果,促进自我反思与改进。如,少先队员曾在学校屋顶“润心农场”开展过“绿豆种子发芽实验”,队员们先通过请教别人,或到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怎样做种子发芽实验;然后大胆猜想,预设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再根据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好实验计划;随后求证猜想,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和水三个条件,选择其中的一个条件进行试验,做好实验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最后交流实验成果。
“3”,即:三种推进方式 为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学校通过创新实施三大举措。一是以“研”筑行,瞄准问题增共识,形成了理论研讨成果,并践行实施了一批评价范式,如“基于CIPP模式构建了‘润劳’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行”促实,课程建设明路径,学校取得了六大实践性成果,三是以“评”增效,提升课程品质,学校形成了两大活动课程评价成果。
实践证明,“1+2+3”项目化学习实施模式,有利于少先队活动课程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与实施。其中,一个基本模式是“母体”,概括总结了全项目的实施途径和实践过程;两种样式是“子体”,对应了两种典型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三种推进方式是“脐带”,具体指导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化学习过程。
项目化学习是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项目化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基于项目化学习开展活动课程,有利于更新教师观念,同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其优势有三。一是以“项目化学习”理念细化培养目标。项目化学习以终为始,将课程目标置于活动的开始。学校基于《纲要》“政治启蒙、组织意识、道德养成、成长取向”四大教育内容和学生发展阶段,将其分解细化为纵向衔接的课程年段目标,现已初步构建起1-6 年级的分阶培养目标,有效指导课程开发与教师实践操作。二是以项目化学习的思路开发学校序列化课程。学校以“12 岁以前应该要做的24 件事情”为目标,用项目化学习进阶思路整体构建与进阶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三是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活动课程,项目化学习所倡导的整合、探究、实践等教学理念与少先队活动课程高度一致。
活动优化设计是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首要前提 学校聚焦活动优化设计,提高了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参与率从原来的73%上升到了现在的100%。例如,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以系列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渠道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实现了全员参与。比如,少先队组织学生在学校屋顶“润心农场”开垦、种植、收割蔬菜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少先队组织“红领巾跳蚤市场”实践活动,师生通过购买和交换的方式,得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或生活、学习用品,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少先队每学期开展整理衣服、叠被子等劳动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劳动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每年的“小小厨神”争霸赛,提高学生烹饪技巧,凸显出劳动教育的实用性。
亲历活动体验是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环节 学校坚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注重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校通过采取“菜单式”“招标式”“志愿式”的体验方式,推进活动有效开展。
一是“菜单式”体验。学校通过“菜单共商—自主选择—实践体验”的流程推进活动,引导全员参与。如,学校四年级中队活动主题是“我把幸福告诉你”,四年级各中队成员共商活动形式并自主选择,各中队可采取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看一看家乡发展新面貌,讲一讲家乡发展新变化;观看关于祖国发展的视频、图片,分享收集的相关资料;观看“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动漫片等视频,队员自己动手举办“美丽中国梦”展览等形式,引导队员感知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感知幸福生活,从小树立理想;感知祖国发展成就,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二是“招标式”体验。学校通过“公告招标—中队投标—集体评标”的流程推进,发挥队员自主性。活动之初,各中队辅导员在队会课上以“活动方案撰写”“活动组织策划”为主题进行全员的集中培训,然后大队委根据活动安排,出示活动公告并全校招标。各中队共商活动方案并上交辅导员,完成投标。辅导员组织大队委进行评标。“中标”后,再由提出活动方案的中队具体负责实施。
三是“志愿式”体验。学校通过“活动公告—自愿申报—共同策划—实践体验”的流程推进,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如,学校大队委组织重阳节“敬老、爱老”志愿活动,首先由大队委在活动开展前一周张贴活动公告,招募爱心志愿者;随后各队员自愿报名参加;然后召开策划会议,落实人员安排。其中,选拔主持人、展示集体节目、制作爱心卡等活动细节,都由志愿队员集体协商确定,共同完成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