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青(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
《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指导要点》)强调,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入学准备教育应当充分把握学前幼儿的阶段性心智发展规律,以符合幼儿兴趣、阶段性能力的方式来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积极跟进科学教育,帮助大班幼儿建立探究能力,让幼儿在满载趣味的科学探究中,获得好奇心,从而建立主动探究意识。因此,在文件精神指导下和对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中,我园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了深化改革,从幼儿立场出发,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加强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为幼儿在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虞永平教授曾经说过,“课程游戏化就是最有效的课程准备”。课程游戏化的实质是用游戏精神优化课程,让课程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做好每一项有质量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游戏化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幼儿打陀螺游戏中,我发现他们对于陀螺的转动产生了好奇。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好奇点,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制作和玩陀螺,了解陀螺的组成部分,知道转轴与转盘的位置关系和固定性,从而发现陀螺转动的秘密。同时,在操作探索中培养幼儿细心观察比较、大胆交流,体验探索陀螺旋转的乐趣。当然,在整个陀螺探索的活动中,为保持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兴趣,获得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灵活的思维模式,我尝试通过“三变”陀螺游戏来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有效开展科学活动,助力幼小衔接。
《指导要点》中关于“学习准备”的目标第一条是“好奇好问”,第三条是“学习兴趣”。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好问,支持他们的学习,就需要在活动中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变教师主导为幼儿主导,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主动性。
教师应当选择符合大班幼儿兴趣和阶段性探究能力的游戏活动主题,并且依据合理的教育引导策略,让大班幼儿能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让与幼儿探究能力相关的幼小衔接真正为幼儿所推动。值得注意的是,“旋转的陀螺”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刚开始幼儿制作的兴致比较高,但在后续活动“制作持久转动的陀螺”中,幼儿的兴致大大降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前期的陀螺秘密探究过程中,探究的过程大多是以教师预设和主导的,幼儿主要是跟着教师的节奏,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陀螺,而又在教师预设的不同的点的探究中,明白陀螺要转起来需要将转轴置于转盘的中心洞,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提示还了解了需要固定住转轴与转盘,才能使陀螺转得久。而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他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问题,如果教师把活动预设得过满,教师的主导性较强的话,往往会降低幼儿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并且使活动缺乏多元化。如何有效指导成了首要思考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真正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对于科学探究活动而言,大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探究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地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操作活动,要能够让自身的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将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教师调整了活动指导策略,变教师主导为幼儿主导,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时间,鼓励并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如幼儿发现陀螺转不起来的时候,教师并不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而是在一旁观察幼儿,让幼儿尝试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去观察别的同伴的转起来和自己没转起来的原因在哪。当幼儿确实解决不了问题时,教师再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隐性的指导。如在活动中有些幼儿怎么尝试都不能使陀螺转起来时,教师没有以命令者、指导者的身份教他怎么做,相反,教师也扮演起探究者角色,帮助幼儿,提升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活动的效果也更加明显。这样,能够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的幼小衔接提供更为充分的动力。
总之,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探究意识的幼小衔接教育,教师应当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合理进行自身定位,将自身确定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更多地辅助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游戏活动。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应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特征、学习方式及学习潜能,再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度介入幼儿的探究和思考问题,要多给幼儿一点时间,相信幼儿。只有当幼儿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才适时介入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进一步的展开探究,引发积极的思考,获得探究成功、发现秘密的喜悦和快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谓探究能力,就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科学探究能力本身作为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内容,应当被重视,而要让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就应当积极跟进对活动材料的投放。这是因为,活动材料无疑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载体,多元化、符合科学探究需要的材料投放,能够真正为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建立素材,也能够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幼小衔接拉开空间。例如在“旋转的陀螺”活动中,起先教师准备的活动材料是比较单一的,而陀螺的制作除了圆片之外,还可以有很多的材料,例如插塑积木、光盘、木片、钉子、萝卜、木棒等等。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投放了多种形式和不同数量的操作材料,在固定转盘与转轴的材料中,还提供胶带、绳子、纸片、皮筋等,这种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能引发幼儿多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探索,便于幼儿进行多元性的尝试、观察、比较和一定的创新性实践。
幼儿在制作陀螺时还发现,陀螺旋转的快慢不仅与转轴和转盘之间的关系有关,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因素,如转轴的轻重、转盘的大小等。因此,在陀螺探秘活动中,教师尝试从制作材料、提示性材料这两方面入手,投放不同的可以供制作成不同造型的陀螺的工具材料,如塑料模具、橡皮泥、纸片、胶水、尺子、剪刀等,同时投放水彩笔、丝带等的装饰性的材料,让幼儿在制作陀螺的同时装饰陀螺,使得陀螺更加美观和好玩,也使得幼儿更加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还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能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陀螺造型,在模仿的制作过程中,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究。由于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有限,幼儿提出的问题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解决,因此,活动后科学区的进一步探究就尤为重要,它能够充分满足幼儿自由、自主的探索,发现更多关于陀螺的秘密。
由此可见,材料是幼儿展开自主探究的重要载体,基于材料的多元化,幼儿才能更好地在操作中获得新经验,提高科学探究的丰富性,也能够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幼小衔接建立更多的条件。
打陀螺游戏往往是幼儿一个人玩,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感受的过程是缺失的。大班幼儿相比于小班和中班幼儿而言,他们更具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交流的窗口,避免活动过于成人化而不适合幼儿的探索、发现。探究活动要更加符合幼儿实际的接受水平和探究过程,符合其目前的认知水平。因为在科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思维的训练,相比于幼儿对于现象的认识往往更加重要。而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同伴是其最好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以及加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大大提升科学探究的互动性。
幼儿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敢于向一切新事物挑战,善于对各种问题主动探究和思考,乐于与不同的对象交往与合作,同时,合作本身就是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成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幼小衔接,应积极跟进对于幼儿的引导,促进幼儿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展开相关的游戏环节。有时候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相比于教师的手把手指导,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而教师,可以在旁边作为一个组织者与支持者,通过观察幼儿产生问题的自然事物,抓住探究契机,引导幼儿与该事物产生积极的互动。例如,在活动中,有些幼儿想用超轻黏土进行转盘与转轴之间的衔接黏合,有些幼儿想用其他材料去探究,这就出现了班级幼儿以团队的形式共同组建的探秘小组,去探究一定的科学小问题和有趣的现象,在同伴的互相帮助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又如,有些幼儿的应变能力较差,但是心思比较细腻,观察能力较强,而另一个幼儿行事比较果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两个人进行合作,可以互助互补。
此外,在“旋转的陀螺”探究活动的后期,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评价此次活动中自己的表现和同伴的表现,也让他们对活动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如,让陀螺转得更久的问题,让幼儿讨论应如何解决。让幼儿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思路和学习一些新的制作方法,以促进下一次更好地进行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改变策略,通过兴趣激发、支持探究、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多种学习方式,支持他们在个人探究与团队探究中倾听与表达,通过获取信息、亲手操作等来解决问题。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尝试转变观念,为幼儿的学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长此以往,幼儿才能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掌握基础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小学后,能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