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本期聚焦的作家是钱钟书和张楚。
钱钟书既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也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作家。他的《谈艺录》《管锥编》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备受推崇的代表性著作。他发表于1947年的长篇小说《围城》,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塑造了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群像,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热度颇高的经典。钱钟书聚焦自己最熟悉的知识界、教育界,书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众生相和浮世绘,上海洋场商埠的时政积弊、内地农村的闭塞落后、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穷形尽相都尽收笔端。小说还将“围城”上升为一种具有永恒性的人生境遇的隐喻,使得小说得以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认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经典性。可以说,《围城》既是现实批判与文化批判的统一,又是叙事与哲思的统一。小说笔力深厚,往往寥寥数笔,人物神采尽出,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李梅亭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又个性各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塑造了方鸿渐这个深具中国文学特色的“多余人”形象,为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一个独特的典型形象。《围城》的艺术魅力还得之于那异彩纷呈、俯拾皆是的譬喻。钱钟书凭借过人的才华通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错位、断裂和拼贴创造了妙趣横生的戏谑、反讽效果,形成了一种辨析度极高的钱氏比喻。当然,所谓物极必反,对于自身才智的过分依赖,使钱钟书总是不自觉地站在裁决者位置上,似乎万物莫不可戏谑讥讽,这使《围城》既因讽刺而深刻,也因讽刺而刻薄。
本期还有青年评论家贺嘉钰对小说家张楚的评论。贺嘉钰认为“雪”在现代小说中几乎拥有了一种最高形式,她选择从“雪”是怎样落下的角度进入张楚,为读者理解张楚提供了特别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