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旨在总结并梳理纪念性军事建筑群规划制定的指导原则。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一支跨学科团队制定了韦斯卡蒙松城堡总体规划。规划涉及城堡的保护与修复、城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堡所在的土地问题、现存的要素、潜在的利用及管理等内容。
文章指出,总体规划的制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整合前人的研究,为第二阶段“制定行动计划”奠定基础。这种整合信息的方法可以记录城市、法律的变迁,以及遗产整体的保护状况、每个独特要素的保护需求等描述性特征,从而加快认定遗产需要外界保护的紧急程度,同时确定其在常规干预中的优先顺序。总体规划旨在汇编任何有助于深入了解遗产及其构成要素的必要信息。要素包括修复、保护、提升改造过程中的有形和无形部分。在制定总体规划的每个阶段,社会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便最大限度地将社会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进行整合并纳入。
韦斯卡蒙松城堡的年代历史复杂,反映了阿拉贡区域的社会政治变迁。蒙松城堡植根于疑似前罗马阵营的遗址之上,或与前罗马城市托卢斯有关。1143年,蒙松城堡被捐赠给圣殿骑士团,成为阿拉贡王国境内圣殿骑士团传教的主要阵地,这被视作是该城堡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5世纪,蒙松城堡被王室控制。而改造城堡的工程则贯穿了整个19世纪,都是对军营的小规模增加、修复和改进工程。1949年,它成为国家级的遗产地。
这座纪念性建筑群在结构和形态上呈现出复杂的不规则性。依托大量野外工作所恢复的信息,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用于记录可靠数据的图形介质。专家完成了19项研究成果,包括:225份包含丰富图形信息的A0表,约4000页不同档案、研究报告等书面文献;60个建筑材料分析样本;240份艺术和建筑元素档案;识别并绘制了1100多个采石场标记,以及120份不同的描述性材料和建筑技术档案;确定了47种石材加工类型;发现了45种材料病理;观察和分类了30多种涂鸦。
在此背景下,总体规划聚焦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整合提升,以此鼓励城堡建筑群区域内实现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举办旅游和文化活动。鉴于此,总体规划建议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管理城堡,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的行动计划。
在总结新材料汇编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正式确定了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并将所有结果和建议融入进五个实践领域:保护和修复方法(建筑学)、巩固地形和海岬(地质学)、记录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和实践(考古学)、改善影响文化遗产的环境(管理学)以及实施城市和环境装饰(景观和城市规划)。
建筑策略:建筑群的保护。包括制定详尽计划,对城堡及其防御空间等原始建筑进行评估(结构和材料的加固、修复和维护),既是为了保护表面(有大量的花纹和地层图像),也是为了纠正多年来不恰当的干预行为。目前拟定的干预措施旨在不使用破坏性技术的前提下,为研究城堡的不同结构附加价值。
地质学:城堡的海岬。北坡的地面状况优于南坡,南坡的地面更干燥,破坏更严重;受当地气候的影响,稀疏的植被显著加速了土地的水力侵蚀和退化。地质行动旨在缓解并控制这些潜在威胁,阻止病害,减缓土壤的退化。
考古学研究:发掘和研究活动。总体规划的措施聚焦考古活动(调查和发掘),此举是扩展城堡历史及其起源信息的必要工作。为了将考古发现遗存融入进纪念性建筑群之中,总体规划还涉及增添路标指引、改善参观环境、加强日常清洁和维护等指导原则。
使用与管理:城堡与旅游业。参观城堡的有利条件在于该历史悠久的建筑群极具吸引力。尽管交通不便,但城堡的参观行程和设施保障了正常的游览。总体规划的重点是改善周围自然和文化资源,以解除其对旅游业的限制。此外,基于旅游业发展所需的沟通、推广和商业化行动大多无效,因为一直以来,该地区提供的旅游活动十分有限。
景观与规划:城市及其周围环境。蒙松城堡不应被视为与周围环境对立的独立实体。该建筑群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不仅是物理上的道路网,而且应该延伸到视觉和象征意义层面。城市干预计划的特点在于采取行动来改善周边环境和交通设施,建立其与历史城镇中心的联系。
文章的结尾指出,在伊比利亚半岛,蒙松城堡建筑群可能是最有趣的“城堡防御艺术百科全书”之一。目前需要对建筑群进行重新评估,改善交通状况,利用文献记载增添这里所特有的西班牙历史事件的描述。这组历经不同时代的建筑群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材料,融合了多种建造技术、元素和形态。
总体规划界定了目前参与遗产管理的有关各方,但需要一个独立的实体机构来整合并统筹各方的努力成果。首先,目前成立的委员会负责保护、管理该历史建筑群,以确保现行的准则和建议符合总体规划。此外,在制定管理模式时,要覆盖所有类别的参与者,同时强调并关注各方行动效率和合理化问题。尽管如此,市政府和地方委员会还要强烈支持此类高质量的战略管理模式。
文章线上发表于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2021年11月,作者:Camilla Mileto, Fernando Vegas & Valentina Cristini,编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国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与会各方就脱碳计划展开协商。对于处于气候危机影响下的人群来说,该计划面临着艰巨地挑战。环境压力导致灾害、冲突频繁发生,导致世界上多个地区的人们流离失所、难以为继,文化支离破碎。科技对于找到清洁能源来说至关重要,文化知识则通过连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来补充现有的科学数据,从而帮助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进而有能力应对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各类突发状况。
多国希望到2050年实现“零碳”的目标。当然并非所有的碳排放都可以减少到零,而是碳排放可以减少或中和。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C 范围内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道德和文化驱动力层面。
近日,由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ESCO和ICOMOS联合赞助的网络国际会议召开,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知识传递者和实践者共同商讨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交互关系。
这是一次汇集文化与自然遗产与气候关联知识的会议,同时展示关于人类共同遗产所面临的风险、变化和挑战的各方观点。此次会议探索了遗产如何参与构建更有韧性的未来。ICOMOS长期致力于将文化、遗产融入气候科学研究范畴和IPCC的实际工作之中,会议的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将“人-自然-文化”作为有效管理遗产地的核心
2021版本的“人-自然-文化”课程(PNC21)邀请来自亚洲、欧洲和非洲18个国家的21位学员参加,他们分别来自遗址管理团队、保护区、公共机构和行政部门、NGO、宗教社区和地区组织。此次课程旨在讨论管理遗产的有效方式,以及在管理遗产地的进程中,公众、权力拥有者、利益相关者各自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1年12月,位于泰国曼谷的UNESCO亚太地区办公室公布2021年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选结果。共有9个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项目获得遗产专家团的认可。针对历史上的印度新德里尼桑木丁贫民社区的整体城市振兴项目荣获卓越项目奖,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来自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的大伯公街福德祠 获得优秀奖。
评审团赞扬尼桑木丁贫民社区项目“在将遗产置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指出“通过创新的人民-公共-私人合作模式,该项目克服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挑战,为健康、教育和福祉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妇女和青年而言”。
评审团进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举措先于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对聚集在14世纪受人尊敬的苏菲派圣人Hazrat Nizamuddin Auliya的陵墓周围的20多个历史遗迹进行细致的修复。从保护古迹到振兴当地手工艺,再到改善城市环境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该项目真正地振兴了鲜活的历史城市景观。”
专家评审团认为大伯公街福德祠 :“在技术保护层面,高质量的修缮可被视为是显著的成果,有助于补充并延伸世界遗产地乔治城所通行的既定高标准。寺庙委员会发起了修缮工程,并得到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在修缮的过程中,巧妙地处理了严重的崩塌问题以及前期不合理的修复工作。同时认真求证历史依据,使用传统建筑工艺并从中国福建省邀请来大师级工匠参与修缮,确保寺庙的真实性……”。
文化紧急援助、和平和恢复联盟是ICCROM的串联能力发展项目,该项目得到了保护冲突地区遗产的国际联盟(ALIPH)的支持。项目主要针对那些遭受武装冲突,极端危害事件和流行病影响的社区,提升其降低风险、准备、响应及复原的能力。项目聚焦中东、北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上述地区常年成为冲突的交汇地带,在面临极端事件和健康危机时极为脆弱。该项目的线下工作坊近日在约旦的阿曼举办。
2021年12月2日至3日,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政府间委员会举行第16次大会,会议通过了一项声明,敦促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应采取必要手段和防范措施,以预防文化遗产地、档案馆和博物馆遭到破坏,同时确保阿富汗境内多元的文化及文献遗产可以被保存下来。
此次会议也为《海牙公约》缔约国代表搭建了一个交流优秀案例、强调保护文化财产所面临的挑战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共有60个国家递交了关于《海牙公约》的实施报告,相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会议期间还强调了建立针对文化财产的有效监控机制的重要性。
国际资讯主要源于UNESCO、ICOMOS官方网站,翻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