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霖
从地铁口出来,沿着新旧房子混杂的老街,我径直走向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的抗英斗争纪念馆。青砖黛瓦、鳌鱼宝珠,门前炉鼎镶刻“乾坤正气”的三元古庙,以及屋外的那四尊铸铁大炮,试图将1841年夏天的那个历史真相告诉好奇的造访者。
在一百八十年前的三元里,103乡的农民约15000人组成平英团,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裳,手上拿着长矛大刀,情绪激昂地高举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师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的场景,让我心灵触动,浮想联翩。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屈辱史、抗争史,也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保家卫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场战斗。
南宋高祖以来,诸姓先祖在三元里村这块土地上拓荒垒屋,繁衍生息,近几千年,这里有着可歌可泣的历史,也洒下滴滴英雄的热血;演绎着多少感人的故事,也创造出多少动人的佳话。回眸百年前的硝烟弥漫,定格眼前的社会和谐,三元里坚守本色,宠辱不惊,已成为誉满中外的“民族英雄之乡”。走进麻石铺就的抗英大街,我读出了浩然正气与壮怀激烈,读出了多彩风姿与勃勃生机。
在三元里街党工委肖逍杰副书记的带领下,我跟随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的采风团走进三元里研讨创作。在纪念馆听完解说员的叙述后,我们随即前往附近的抗英大街进行采风,实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这条大街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名声在外,在我的脑海里已烙下深深的印记。陌生的是我来广州十数年,竟未涉及这片热土,如同街上熙熙攘攘的路人,鲜有任何招呼和表情。
抗英大街这个名字,包含的信息有方向、环境和气质,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隐喻,其魅力在于它可能是我们直奔话题的一条红色通道,通向那个改写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光辉的一页。一百多年来,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谭平山等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足迹。
第一次走进抗英大街会对眼前的一切感到迷茫,不足十米宽的大街两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看不出有与历史相关的任何痕迹。突如其来的匆匆行人、外卖小哥、广告牌、便利店、饮食店、东北饺子馆、美容美发屋、吉善堂药房、新华书店、来穗人员党群服务站,一下子弄乱了我的思维,脑中的影像被眼前的场景篡改得模糊不清。我东张西望试图搜索解说员的身影,整洁的路面上,一辆由蓝色、黑色、绿色、黄色串联成的垃圾分类小火车叮叮当当在我面前驶过,工作人员提醒行人:别看手机,注意看路。
真正的故事就藏在这条大街的小巷里。几乎不够两米宽的素波巷、吉祥港、仁信巷、馀庆里、三丫外街……不要说巷名的含义,里面的神秘反衬出我的孤独和无助。我好奇地打量着里面的住户,他们什么都不在意,湍急的人流中,似乎证明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他们拒绝我的思想肆意涂抹。一百多年来,在岁月的沿袭下,房屋、住户、城垣、战争、爱恨情仇都混迹其中。这些因素像肥料一样滋补着这条街、这座城市,使它变得深沉、丰盈、强壮、有力。一座城市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它必须有一些轰轰烈烈的故事演绎,否则,它的存在资格将受到质疑。基于这条大街的名声,没有一个历史人物敢对这座城市流露出轻蔑的态度——广州是一座有着反帝反封建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三元里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第一个支部成立的地方。这是一座永恒之城,所有的劫难,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它的坚定;所有的流血,在渗入土地之后,都将开成灿烂的花朵,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盛放。
随着人流穿街走巷,寻觅人文古迹的行动在巷子里悄然展开。辗转三元里大街103号,青砖黛瓦的“碧山李公祠”凸显在我眼前。据李氏族谱记载,三元里的建村始祖是唐朝大将李晟的第十二代传人李长卿。南宋末年李长卿为避战乱,带领族人迁至三元里村。之后,身为南宋水军教头的李长卿在新会崖门与元军的激战中战死,被明朝追封为“忠义公”。
我们继续在逼仄只能供二人并行的小巷穿行,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一座小巧别致的历史建筑民居闪耀登场。麻石的地面,青砖的墙,还有墙上的水迹和苔藓,证明它有了一定年纪,成为古建筑了。楼的建筑面积不大,分为二层半,但经过巧妙设计,每一个地方都利用到极致,像一楼的书籍和红灯笼布局、二楼书画室挥毫的女子,已经风雅和婉约了。这座建筑属于时间,隐匿市井,被众多的楼群围绕着,构成岁月中的坚硬部分。时光荏苒,风貌依旧,它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温暖,一种感动,也算得上三元里的一张名片了,且已成为广州现存坊巷格局的老屋,成为“清末民初建筑博物馆”。
一路闲庭信步,走到榕荫园,身边一片恬静,葱茏翠滴。放眼望去,休憩的游人,热闹的公路,生机勃勃的街景,都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停滞,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家园和创造幸福的生活。
今天,抗英大街开始蝶变,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们行色匆匆穿梭于这片繁华的商业地带,这里的一切有体温、有灵魂、有方向,一幅和谐发展的宏伟蓝图正缓缓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三元里,一定会再一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告诉后人这些曾经的辉煌,以及那些风起云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