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全俞坤 许铁军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内环)工程项目经理部经理,2022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月27日,中铁十一局襄阳环线提速改造(内环)项目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现场,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人,在117米高的桥塔横梁爬上爬下,忙个不停。他并不是现场施工人员,而是项目经理部经理曾理飞。
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内环)工程项目中,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重量齿轮齿轨式转体桥施工项目。面对涉铁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情况,曾理飞坚持以提高施工组织效率为重点,“指挥”项目组以施工方案为核心,精益求精,紧紧围绕安全、质量、技术、信誉平稳推进,项目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勤奋务实,开拓创新,是曾理飞在道路交通工程里摸爬滚打20多年一直坚守的信条。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引领着项目的安全方向、效益方向和创新方向。
2019年11月29日上午9点42分,从汉口火车站开来的G6817次高铁顺利抵达湖北省第二大高铁站——襄阳东站,标志着素有“七省通衢”之称的襄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曾理飞和他的团队已在此奋斗了1000多个日夜。
2018年6月至12月,项目进入高度集中的施工阶段,高峰时期工地作业面施工人员近5000人。那段时间曾理飞吃住都在工地上,劳务组织、设备调配、现场巡查、隐患排查、工作部署、施工总结……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项都得及时跟进协调。对讲机24小时不离身,每天仅能休息两三个小时。累了困了,他就靠在车座上休息一会儿,可只要对讲机一响,就立刻又投入工作中。
虽然大家夜以继日地连轴转,但工期实在太紧,10月底,襄阳东站地下工程主体结构5块顶板距离封顶节点要求还有些滞后。为了抢时间,曾理飞锚定在施工现场指导协调,吃饭、休息都在顶板作业面上,直到5块顶板均按时浇筑后才回项目驻地,如同“铁人”一般坚守了两天一夜。
2018年11月15日,襄阳东站地下配套工程国铁区域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按时交付。同时,项目创下22天完成底板到顶板的施工记录,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襄阳东站综合枢纽工程获评湖北省“结构优质工程奖”。
“鏖战”刚结束,2019年,曾理飞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新团队参与到襄阳市另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襄阳内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建设中。
改造工程中的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施工和技术难度大,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进程。如何完成转体施工,让项目部陷入沉思。曾理飞调侃道:“这座桥可以说是‘三无’产品,无经验、无标准、无参考对象,称得上是技术荒地。”
他迎难而上,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科技攻关。一边积极联合设计、业主、科研高校和制造厂家成立科研小组,在施工现场建造1∶10比例的缩尺转体模型,对29种工况进行验证,获取大量重要科研参数;一边与技术人员结合实验数据,夜以继日攻关转体施工技术,全方位指导现场作业。最终不仅顺利完成大桥施工任务,还研究出“齿轮齿轨转体技术”“磁悬浮式多点支撑转体装置”等一系列科技成果。
曾理飞想实现的不仅是攻克技术难点,还有“能抠的地方绝不浪费一针一线”。他在工程管理中,对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施组、钢栈桥、钢板桩、高压旋喷桩等进行多次优化,为项目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推进方案变更,节约施工成本200万元;加强物资日节超核算与断面方计量,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损耗与填料损耗。
曾理飞不仅是项目经理,还是员工口中的“严厉教官”。沈书威是在襄阳东站项目与曾理飞结识的,那时他是一名工程部长。2021年春节复工的前一天,曾理飞带着沈书威他们走遍了所有工点,连路途中的小配电箱都逐一检查,不放过一处细节。虽天寒地冻,但他们出了一身的汗。“现在我也带了团队,每当队里年轻人懈怠抱怨时,我都会给他们讲讲这段故事。”沈书威说,和曾理飞共事的日子,获益匪浅。
守规矩,才能成方圆,是曾理飞一直信奉的工作准则。他以打造“专业突出、团队稳定”的优秀项目集体为目标,带头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大家一起学习业主文件、公司制度,研究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每次项目职工大会宣讲结束后,他会挨个部门询问,遇到负责人答不上来或者回答不到位的,再针对性进行讲解,并让大家记录,形成工作清单,下次培训时再提问,循环往复。通过“严格训练”,曾理飞共培养项目部长以上人员7名,外输优秀人才3名。
他也是员工嘴里“多管闲事”的老大哥。食堂伙食被人吐槽两句,他就开展食堂调研,不断完善食堂菜品、服务、环境卫生,提升就餐满意度。工地回来的员工抱怨两句工作无聊,他就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阅读等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还不忘组织集体生日,打造员工幸福之家。用员工的话说:“曾经理不仅是施工技术、成本的专家,还是我们项目团队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