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东平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四川 乐山 614000)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其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是促进消费、扩大投资、加速出口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关键领域。乐山市市中区始终将加快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作为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全社会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抓手。乐山市市中区现有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企业290 家、物流运输企业134 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近三年年均增加值达15.6 亿元,年均增速达5.9%。截至2021 年底,乐山市市中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2.1 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 ∶30.1 ∶61.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1%;全区公路总里程1001 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39566 万人公里、增长56%,公路货运周转量392824 万吨公里、增长11.2%。
乐山市市中区围绕建设四川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打造以综合性商圈为引领、特色街区为支撑的城市消费走廊,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服务业强县。一是城市商圈布局优化。苏稽新区特色商圈、嘉州古城商圈等持续发展,以世豪广场、万达广场、伊藤洋华堂等大型购物中心为基础的青江核心商圈持续繁荣,以重百商场、王府井购物中心等为主的传统商圈焕发新活力,商贸业态持续提档升级。二是特色街区持续升级。聚焦城市文化底蕴和“乐山味道”美食品牌,深度挖掘独有的“山水佛城”自然资源,持续推动张公桥美食街区、上中顺特色街区、苏稽特色美食街区等提档升级,不断延伸城市消费走廊。三是消费业态不断丰富。重视夜间经济和水上经济消费业态培育,深入实施“景城一体”发展思路,持续提升夜游三江、烟火嘉州城品质,大力打造“夜游+演艺”“夜景+餐饮”等消费业态,游客停留天数由原来的1.7 天提升至2.1 天,“烟火嘉州城”跻身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和快捷畅达的通勤圈,全力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一是次级枢纽地位凸显。市中区地处乐山市打造“增长极、次枢纽、南中心、目的地”的中心,全市以“两航、四铁、八高速”为重点的“千亿交通工程”线路均在区境内交汇,拥有乐山港和500 吨大件码头,成乐高速公路直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绵乐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目前,乐山市市中区已形成通达市域内各县(市、区)的“半小时核心圈”“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可通达重庆市和周边市州,4 小时通达西南其他省会城市的交通网络。二是物流产业不断壮大。区境内有10 家大型快递企业和30 余家零担企业,已建成沿森物流中心、蓝燕物流中心等综合性物流园区,大力推进嘉州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打造乐山·京东快递物流中心等项目,高质量物流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目前,乐山市市中区物流业年销售收入近13 亿元,年贡献税收约0.8亿元。三是冷链物流能力不断增强。位于乐井路与绕城高速全福出口交汇处的西部冷链物流园区项目正加快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投运,二期工程项目正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乐山、眉山、雅安甚至攀西地区,打通农产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快速通道,有效填补乐山综合性冷链物流产业空白,形成辐射成都平原和川南的农产品产业平台和流转枢纽。
乐山市市中区以打造“一核一中心四商圈”为抓手,统筹布局物流产业功能区,科学规划城市商圈。一是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以嘉州商贸物流园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岷东商贸物流中心;推动老城区传统商圈核心区、四大商圈建设提档升级,初步构建以商圈为引领、物流园区为支撑的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二是健全县域商贸体系。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三级商品流通服务体系,促进交通、邮政、商贸、供销、快递等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快捷通道,县域内“产销直达”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电商企业持续发展。积极打造线上乐山特产馆、特产店,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等电商集聚区,集聚各类电商企业40 余家,集聚示范作用显著增强,2021 年网络交易额突破30 亿元。
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推进,商贸能级、物流成效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枢纽、通道、产业链的剧烈代际更替,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在国家层面,2021 年8 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指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畅通高效、协同共享、标准规范、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商贸物流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在省级层面,2021 年10 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乐山等城市建设具有国际物流集散、分拨、存储、转运等功能的区域级物流枢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宜宾、乐山、绵阳等区域物流枢纽;将乐山作为四川省物流空间布局中的西南联动翼,建设联动成都都市圈与川南、川西北、攀西物流发展区的核心纽带。在市区层面,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345”工作思路和乐山市人民政府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将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中区将深入贯彻中共乐山市委和乐山市人民政府重要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特色餐饮三大特色产业,奋力建设“乐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未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仍是影响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最大变量因素,一些人力密集型商贸流通企业营业额下降明显,部分企业出现用工短缺、空转运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等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因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面临着比较严峻的风险考验。二是吸引消费能力有待提升。在吸引外地游客消费、提升消费规模层级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商圈知名度、特色化、辐射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流通能力存在短板。当前市中区物流业仍以公路运输为主,占比达到78%,多式联运发展较为滞后;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服务发展较慢,自营物流、自行配送等传统物流业态占比较高;企业空间布局呈现零星分散和多点分割的状态,集群化发展程度不足。四是信息化水平不高。缺少高质量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大数据化程度不足,链条式运营管理能力和功能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升。
1.加快市场主体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持续推动服务业“三百工程”,推进沿森物流、天牛汽车集团等企业扩大经营、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家家乐、纯正等本土连锁超市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知名商贸物流企业总部落户市中区,在乐山设立总部基地、营运中心和区域分拨中心,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围绕重点行业,瞄准有增资意向企业、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到2025 年培育引进A 级以上物流企业10 家以上。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设苏稽建材批发、全福农产品交易、棉竹花卉交易等专业市场,促进专业市场关联的纺织服装、皮革皮具、农产品、茶叶、化妆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商业化发展。策划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市场,争取到2025 年基本形成专业市场集群模式,创建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三是帮助企业升规入统。实施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中小微企业发掘细分市场需求,做精做专做新商贸物流服务。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到2025 年末,限上(规上)商贸物流企业达200 家以上。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嘉州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培育食品精深加工、汽车会展、数字物流三大产业,争取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力争建成西南片区最大的商贸物流园区。以西部冷链物流中心为核心,推进冷链贸易、加工、物流全链条式发展,最终建成与产业规模配套、装备先进的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为乐山特色食品外销赋能。二是规划打造乐山·京东快递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占地约310 亩,总投资约10 亿元,通过整合主城区快递企业,建设形成具备快递分拨、智能云库、电商孵化、物流大数据等一体化功能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000 余户商家入住,年快递分拨投递及收件总量超过3 亿件,年交易额超70 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0 个。三是规划建设乐山汽车贸易产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约600 亩(分期实施),总投资约20 亿元,通过整合棉竹片区现有的300 余家汽车商贸经营主体,推动行业一体化、集聚化、园区化发展,打造集会展、交易、维修、美容、租赁、检测等功能于一体化的汽贸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汽车年交易额超200 亿元,带动约10000 人就业。
3.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一是推动多式联运协同发展。促进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协调发展,加快批发、餐饮、零售、电商等商贸服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合作,优化业务流程、渠道管理,支持发展零担货源分流、云仓等物流业态;加快网络化、标准化技术应用,提升仓储—配套—生产的“一站式”“全天候”保障能力。二是健全城乡配送体系。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布局,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在乡镇布局,推进城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建设。科学规划县域配送网点,聚焦城市“最后一公里”,推动实体商贸配送仓库、电商与快递仓库建设,全力打造城市智慧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做优生产性物流。加快成昆铁路扩能改造、成贵铁路动车存车场等生产交通基础建设,打造区域级生产性物流枢纽与产业供应链枢纽。依托中心城区交通优势,主动服务“中国绿色硅谷”建设,促进区域内多晶硅上下游产业物流服务就近配套。四是推进产业数字赋能。推动商贸物流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化建设,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综合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增强采购、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推动批发业转型发展,推动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打造集产品交易、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专业批发市场。
1.聚焦消费能级提升。一是聚焦商圈提质升级。合理规划布局新兴商圈,以吸引游客消费为目标,谋划打造极具嘉州特色的新型商圈。采取整体氛围提升、景观环境改造、交通系统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等措施,推动嘉州古城、青江新区、王府井等新兴和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加快上中顺街、乌尤凌云等旅游商圈建设,加快服务、配套、环境的同步更新与提升。二是推动特色街区升级打造。实施特色街区提质计划,按照“一街一品”“一街一特色”原则,以嘉州历史、文化休闲、风味美食等为主题,推动上中顺街、张公桥街等4 条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新空间。三是培育高附加值产品。重点扶持汽车、烟草、石油、化工、医药等产业,大力培养服装、美妆、珠宝、箱包等传统高附加值时尚产业,打造相关专业市场展示、交易平台。加快重点品牌培育,积极引进盒马鲜生等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特色经济”“国潮经济”,打造一批管理先进、服务精良、消费者认可的服务品牌,如家家乐、沿森等。鼓励行业协会、权威机构发布重点商业品牌、优质服务商店等各类榜单,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优质服务企业名录库”。
2.培育新兴消费业态。一是大力举办消费活动。鼓励企业参加进博会、西博会等国际、国内重要展会;继续举办好嘉州美食文化节等会展活动;组织商场、超市、酒店、餐饮等企业,利用互联网多频次开展线上促销活动;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促销活动,继续扩大家电、汽车、家居、建材等大宗商品下乡,计划每年举办各类会展促销活动100 场以上。二是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市场主体推广夜间延时服务,开发夜间旅游、演艺等产品,不断创新和丰富夜间消费活动,完善夜游业态。支持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打造夜间消费场景,激发夜间消费活动。加快打造岷江夜间经济走廊,重点提升大佛乌尤凌云、上中顺街、张公桥街、世豪广场等重点夜间经济带,形成独具乐山特色的精致型、亲水型、现代化商旅产业集群。三是深挖美食经济。深挖饮食文化内涵,将美食与新场景有机结合,不断丰富美食+休闲、美食+演出等业态,进一步提升和差异化打造张公桥美食街、嘉兴路、嘉州长卷、鼓楼街等饮食街区,集中展示乐山市市中区名特优小食,打造城市美食地标。
3.推动平台消费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实施电商赋能融合工程,引进培育直播平台、网红创业园区、供应链系统等,规范发展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流量经济,支持实体商业通过直播购物、社交营销等发展“云逛街”“云购物”等新模式,抓住“宅经济”消费新风口。二是加快培育线上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应用平台、云计算服务平台、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平台经济品牌企业,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发展线上线下新型体验服务,引导市场主体探索完善住宿、餐饮、文旅、物流、康养等行业的服务共享模式。
1.加大稳企助企力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全面落实保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加快出台区级市场主体培育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建立援企联系帮扶机制,通过走访、热线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消费关键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应用示范项目。
2.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物资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绿色通道”政策,优化疫情通行管控措施,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加强保障重要交通干线及关键物流枢纽正常运行,对执行紧急运输任务的运力给予优先保障、优先通行,确保商贸流通高效通畅。
3.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聚焦商贸物流领域人力资源保障,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发展各类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培育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贸流通行业协会。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行业沟通协作交流,总结和推广商贸物流领域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和谐的发展氛围。